第133章救卢象升 - 明末搅局者 - 沧海有尽时丶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明末搅局者 >

第133章救卢象升

随着张扬部队地展开,杜度的清军再也不能向东西方向转移,清军放弃攻城,以抢掠乡镇为目标。

但乡镇中的百姓又大多躲进了县城,或是地主家的坞堡中。

崇祯十二年一月初二,杜度军被驱逐到了北京以北的顺义,准备回东西,而多尔衮已经抢掠了足够的东西,已经在回去的路上。

清军想逃跑,张扬并不能阻止。在北京附近的张扬驻扎下来,等着高起潜军的到来。

张扬要在高起潜把卢象升押送到北京前,把卢象升截下来。

初三,杜度看到没有追击的张扬,从容的开始撤退,而高起潜率领的关宁军和三府总部也来到了北京城下。

北京永定门外三里处,张扬的六万人马在等着高起潜的到来。

高起潜率领的军队也来到永定门,两军只相距500步,看着列阵的张扬军,剑拔弩张。

不知道张扬要干什么的高起潜派斥候在中间大声质问着张扬要干嘛。

张扬也派出人,让高起潜交出卢象升。

高起潜又以此乃皇命,拒绝交出卢象升。随即摆出阵型,和张扬对峙起来。

城外的动静很快传到了崇祯耳朵里。本就因清军入寇而戒严的北京城,城墙上有着大批部队。

看到外面两只军队剑拔弩张,守城士兵急忙向上汇报。

最近好消息不断的崇祯心情很好,不仅这么快就驱逐了鞑子,而且流贼们也被扫荡的差不多了,就连和张扬议和后,张扬也听话的跑来打鞑子。

当崇祯听到张扬和高起潜在永定门对峙时,吓了一跳,带着随从直奔永定门,并让大臣们赶紧过来。

鞑子还没有彻底离去,高起潜手上的士兵又都是关宁军、宣府、大同、山西这种边防重镇,不能有失。

来到永定门上的崇祯,看到城外黑压压的人,随时都可能打起来,赶忙派出兵部尚书熊文灿调停。

熊文灿先是来到张扬军中,询问具体情况,张扬便提出把卢象升交给自己,并威胁着要炮轰高起潜。

熊文灿吓了一跳,赶紧安抚着张扬,让他不要乱来,等自己去皇帝那里汇报。

知道事情起因的他知道高起潜不会把卢象升交出来的,那是崇祯下达的命令。

明白将军对峙的他,没有再去高起潜军中询问,直接回到了永定门上。

“启禀陛下,登莱巡抚张扬要高公公放了卢象升,高公公不从,所以两军对峙了起来!”回到永定门上的熊文灿赶紧汇报着。

“真是岂有此理,卢象升畏敌南逃,已是死罪,他张扬竟然在京城下拦截,真是无法无天!”崇祯大声吼道!

“当时是谁…”崇祯刚要说是谁主张和张扬议和的,突然想到好像是自己提出来的,赶紧收口。“那如今该怎么办?”

“陛下,张扬敢于在京城城下拦截,那他肯定做好了万全准备。高公公麾下可都是朝廷精锐,不能有失呀!”刚到永定门一会的首辅薛国观说道。

“陛下,不过一个卢象升而已,保全关宁军等才是最重要的呀,而且鞑子还未全退完,还需要张扬顶在前面呀!”薛国观看着崇祯犹豫,继续说道。

薛国观的话,让到来的十几名大臣都附和着。

崇祯想了想,确实如此。尤其是关宁军要是损伤了,那就没有兵马去抵挡鞑子了,山海关外的土地会全部丢失。

虽然张扬的举动令崇祯十分气愤,但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崇祯叹了口气:“熊爱卿,你去传朕口谕,让高起潜把卢象升交给张扬,并让张扬赶紧把鞑子全部赶出去!”

熊文灿赶忙又出城,穿过张扬阵地,来到高起潜营中宣旨。

高起潜听到皇帝的口谕,也是松了口气。高起潜敢于和张扬对峙,也是打定皇帝会帮他。而且他也不认为张扬会为了卢象升一个人,放弃好不容易和朝廷达成的议和,毕竟张扬几个月前就不停的送议和信到朝廷。

随着高起潜的命令,熊文灿随着押解着卢象升的牢车,缓缓的向着张扬阵中行去。

等熊文灿来到张扬阵前说道:“张巡抚,卢象升以带到,还望张巡抚快些去打鞑子!”

熊文灿说完,也不离开,在阵前等着张扬离去。

“张某说话算话,大牛,传令全军,向着顺义方向出发!”

随着赵大牛传令,张扬急忙来到卢象升的牢车前,抽出佩刀就把铁链砍开。

“卢先生受苦了!”看着憔悴的卢象升,张扬上前把他接出来。

“唉!想我卢某光明磊落,为父服丧期间,来为朝廷效死命,竟然落了此等下场!”卢象升唉声叹气的下了牢车。

“先生不必哀伤,不如此战结束后,到张某的黄岛散散心。”张扬赶紧套近乎着。

自己的文官三人组一人看管一个地方,急需引进人才呀!而卢象升就是个既会治理地方,又知兵的人才。

下了马车的卢象升抱拳一拜:“劳烦张大人相救,卢某感激不尽!”

“先生哪里的话,卢先生高才,张某钦佩不已,还请先生到黄岛,好向先生请教请教!”张扬不等卢象升回话,直接对身后的亲兵喊道:“把本抚的马牵来!”

“先生上马!”张扬在卢象升的拒绝中,还是亲自扶着卢象升上了马。

张扬骑着亲兵牵过来来的另一匹马,和卢象升并肩而行,随着军队向顺义而去。

随着张扬的撤离,高起潜带着兵马来到城下,参拜崇祯。

崇祯看过军容齐整的张扬军队,此时再看着这些朝廷精锐,不由觉得这些精锐差了张扬军一个档次。

崇祯差人告诉高起潜,继续率军去收腹失地,便回宫了。

回去的崇祯,脑海里一直在比较着张扬军和关宁军。从阵型队列,关宁军不如张扬军,从战力,张扬军能撵着鞑子跑,而关宁军被鞑子撵着跑。

崇祯思来想去,觉得是张扬火器众多,才导致他的战力那么强。

想到火器,崇祯不由得想起来,熊文灿当时从黄岛回来说张扬愿意给一万支火枪的。便让身边太监宣熊文灿进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