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去青州抢人 - 明末搅局者 - 沧海有尽时丶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明末搅局者 >

第123章去青州抢人

把部队派去攻打青州,不仅可以招收士兵,士兵们的家人们也能搬来登莱,充实人口,还可以用青州威胁朝廷。

决定了出征青州招兵的决定,那库存才3万支05式火枪完全不够用,便通知武器厂放下11式,继续制造05式火枪和火炮。

七月十三,随着张扬的一声命令,除了王杰部在登州招兵外,其余六部人马全部杀向青州。

而在青州的部队,不仅仅是招兵,同时打开粮库放粮,又调遣布匹、盐过去发给百姓,以收买人心。

粮食是朝廷的,布匹价格便宜,盐自己产的,成本都很低,收买人心的同时,也利于招兵。

山东本就没有多少兵马,又被颜继祖全部调往了济南。部队没有遇到多少像样的抵抗,便轻松的攻陷了整个青州。

攻陷青州后,随着张扬的收买人心政策,在青州招兵进行的非常顺利。

百信们可不管什么朝廷、反贼的,他们只想着跟着谁有饭吃。

随着青州被攻陷,张扬又开始给颜继祖写信,言明自己是受害者,是朝廷先打了自己,自己也是被迫还手,而且左良玉根本不是好人。现在只要朝廷授予自己登莱青三府的统治权,自己就不再继续进军。

张扬送去议和信的同时,还让信使把之前左良玉写来的信一起带了过去。

济南城内的颜继祖,在听到张扬又出兵的时候,吓得不敢出城。一直到张扬议和信的送来,才放下心来。

颜继祖之前几次和张扬讨价还价,明白张扬对登莱势在必得,这次便没回信,直接派人把信件送往了北京。

。。。。。。

七月十六日,在为张扬的事情烦恼的崇祯,难得的陪大病初愈的田贵妃赏花。

田贵妃是崇祯最宠爱的妃子,她也知道崇祯在为张扬叛乱一事烦恼,不由得责怪起自己的父亲。

“爱妃,朕讨伐叛逆张扬,不仅仅是因为你父亲被劫一事,更是因为那张扬无法无天,藐视朝廷。”看着大病初愈的田贵妃自责的样子,崇祯心疼的安慰着。

此时一名太监拿着一封颜继祖的急件送到王承恩的手里,王承恩难得出来散心的崇祯皇帝,还是咬咬牙把信交给了崇祯。

常年在崇祯身边的王承恩更了解崇祯的性格,这种急件不能耽搁。

“陛下,山东巡抚颜继祖的急件。”王承恩恭敬的举着信。

崇祯接过信,只是草草的看了一下,便直接把信摔到地上,大骂着张扬。

看到发怒的崇祯,王承恩好忙跪下,捡起被仍在地上的信。

田贵妃也来到崇祯身边,抚摸着崇祯的后背,让崇祯消气。

对于如何解决张扬的问题,朝堂上一直没人愿意出主意,崇祯想到刚从剿匪前线回来的熊文灿,便对王承恩说道:“召兵部尚书熊文灿到上书房!”

崇祯说完,也不理田贵妃,便向着上书房而去。

过了一会,熊文灿便来到了上书房,看到批阅奏折的崇祯,赶忙下跪行礼。

“熊爱卿,这是山东巡抚颜继祖送来的张扬议和信,你看一下。”崇祯说完,便让王承恩把信递给熊文灿。

熊文灿看完张扬的议和信后,觉得正好和自己想到了一起。

以前熊文灿任福建巡抚的时候,就招降了大海盗郑芝龙,又在今年相继招降了张献忠等农民军。

可张扬的胃口太大了,直接索要登莱青三州,熊文灿虽然支持议和,但不敢答应这种条件。

崇祯看着熊文灿久久不说话,便问道:“熊爱卿是认为议和还是继续作战?”

“陛下,张扬军势大,又有火器之利,要想讨伐之,必要用火器克之。朝廷只要组建一支10万人的火器部队,臣有信心击败张扬!”熊文灿不敢直说议和,便先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崇祯听到十万的兵马,吓了一跳,不过想想左良玉的八万人马一战就败了,便也理解了。

“爱卿,组建十万的火器部队需要多少银两?”

“回禀陛下,十万的士兵按一人一月一两五钱算,每年需要银180万两,火器一支的成本二两,需要银二十万两,再辅以火炮及火药消耗,每年至少需要200万两。”

“200万两!?”崇祯吓了一跳,整个朝廷每年税收也不过500万两,怎么可能拿出来200万两。

“那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崇祯还是不死心的问道。

“陛下,须知对付火器最好的办法就是以火器克之。”熊文灿摇了摇头说道。

“朝廷竟然无法对付一个逆贼!朕愧对祖宗呀!”

看着崇祯懊恼的样子,熊文灿又说道:“陛下,既然短时间内无法对付张扬,那便议和试试?”

“议和?”崇祯也想过,毕竟张扬都送出好几次议和信了。“可是那张扬从索要登莱二府变成了登莱青三府,这可如何是好?”

“陛下,臣愿意亲自去黄岛和那张扬逆贼谈判!”毕竟刚上任兵部尚书,熊文灿必须要解决张扬这个难题。

“那有劳爱卿了!”崇祯也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寄希望于熊文灿了。如果不拖住张扬,他还是很可能继续向西进军,那时候可不仅是登莱青三府了。而且还会威胁到漕运,漕运可是整个北京的输血管道,可不能有失。

。。。。。。

张扬在青州的部队疯狂扩军,连武器都不够用了,张扬便把2000亲兵们的武器发给部队,给亲兵们配上了新出产的11式无烟火枪。

随着新兵们的家属陆续到来,张扬把他们都安排在即墨、胶州附近。

这些没有田地的百姓,唯一的经济来源便是士兵的俸禄。这两个地方距离黄岛和浮山很近,易于管理。但最重要的还是手下的工匠发明了纺纱机,可以蒸汽机驱动。到时候需要工人时,完全可以在这些家属里招聘。

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因为纺纱机和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等登莱归属彻底解决后,张扬就准备开设纺纱厂。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