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熊文灿到来 - 明末搅局者 - 沧海有尽时丶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明末搅局者 >

第124章熊文灿到来

从皇宫回去的熊文灿,觉得自己莫名其妙的接下了和谈任务。

虽然自己心中支持和谈,但自己毫不了解张扬。

熊文灿在启程去找张扬和谈,并没有直接去黄岛,而是隐藏身份,去了青州、莱州、登州三府的各个县。

熊文灿在青州府时,看到张扬的士兵在分发粮食、布匹、盐给百姓,明白张扬这是在收买人心,是有大志向,不同于流贼。

当到达莱州府和登州府各县时,看到张扬的各种政策,建设着自己从没见过的路。不由感叹着张扬已把登莱作为自己的地盘发展了,和谈根本收复不了这两府。

一直到八月,四处调查后的熊文灿才来到黄岛。

看到朝廷终于派人来和谈,张扬放下手中土空调的安装,热情款待了熊文灿。

在黄岛的家正厅中,张扬让厨师上了烤肉、各种海鲜等三十多道菜,熊文灿见到这么豪华的菜品。

酒过三巡,熊文灿也没有说和谈之事,搞得张扬有些着急。

登莱之事一日不定,张扬便不能开着那八十米长的浮山号去找郑芝龙装13,而且因为战争的影响,来黄岛的难民都少了。

还有一个多月,台风季就结束了,澎湖之事也拖了好几年,是该拿到手里了。

熊文灿吃完饭和张扬客套了几下,便借故回了旅馆。

一直没等到熊文灿提和谈之事的张扬明白,这是熊文灿故意试探自己的。

自己要是先提和谈之事,肯定会被熊文灿要走更多的东西,就会落了下风。

既然熊文灿不提和谈之事,张扬也只能在家继续安装自己的土空调。

这土空调制作办法,还是张扬在后世无意中看到的。

用可乐瓶,从中间切开,把带有瓶口的那端插入木板里,再安装到窗户上,利用空气流动,就能够使屋内降低2到5摄氏度。

因为木板会遮挡阳光,又没有可乐瓶,张扬便直接在玻璃厂定做了一套完整的土空调。

一整块玻璃上,做出一排排规则的出气孔,然后再以漏斗形状的玻璃插入其中固定,一个土空调就制作出来了。

虽然安装在窗户上不美观,但家里的几个小孩,尤其是两个不满一周岁的儿子,经常因为天气热而哭。

有了这种土空调,就不用担心大中午的时候,两个孩子会因为天气热而睡不着哭闹了。

看过登莱青三府的熊文灿在黄岛查看时,才明白张扬的富裕。以前也不过就是个卫所加上周边的小渔村,现如今比北京城还繁华,更加确定张扬是有大志向的人。

在黄岛又待了三天,熊文灿见张扬丝毫不急于谈判,想到自己已经耽搁了这么长时间,便决定找张扬具体谈一谈。

熊文灿来到张扬府里,被陈福安排在大厅中,张扬也放下手中的活计,换了身干净衣服,便来到大厅中。

“熊大人,欢迎欢迎!不知所来何事呀?”张扬拱手笑着说道。

“张大人,明人不说暗话,此次本官奉陛下之命,商讨招安之事!”熊文灿也站起来拱手施礼。

“哦,招安之事呀。熊大人,本都督上奏的书信不知你看过没?只要朝廷任命本都督为登莱青三府巡抚,本都督就愿意接受招安。”

“本官自是看过,只是本朝从没有把封地封给外臣的先例,不过可以把胶州、即墨两县给张大人管理。”熊文灿试探着说到。

“呵呵,熊大人说笑了,本都督可是要的登莱青三府,不过朝廷派出了熊大人过来,本都督也给熊大人个面子,只要登莱二府加上诸城县安丘县,如何?”熊文灿压价,张扬也想到了,而且本来就没打算要青州。

“张大人须知贪多嚼不烂!张大人在登莱倒行逆施,已经有很多登莱士绅要求朝廷继续出兵了。虽然张大人麾下士兵作战勇猛,但朝廷也会一直攻打。”熊文灿威胁到。

“攻打?熊大人是在说笑吗?朝廷要是有能力攻打本都督,早就派兵来了,也不会派出熊大人来谈招安之事了。”张扬当场拆穿了熊文灿的威胁。

熊文灿脸不红心不跳地继续说:“张大人也是有大志向的人,只是朝廷从未有封土的先例,张大人要是再做些让步,本官可像陛下求求情。”

“熊大人可没有多少诚意呀,本官也不和你谈了,本官的底线就是登莱二府加上诸城和安丘,如果朝廷不同意,本官可继续派兵西进,攻打济南府,说不定还会打到北京呢。”张扬现在占据主动,直接威胁着。

“那就是没得谈咯?”熊文灿继续问着。

“这是本官的底线,如果朝廷答应,Uu看书本都督这里还有一万支火枪,也可以送予朝廷镇压叛乱。对了,具本都督线报,鞑子会在下个月入关,如果朝廷同意把这些地方给本都督,本都督也愿意出兵攻打鞑子!”张扬说完,让陈福送客,便直接回去了。

熊文灿只得灰头土脸的回去,但对于张扬说的鞑子入关,只当成了张扬对朝廷的烟雾弹,想要尽快促成谈判说的。

熊文灿回到旅馆,见张扬没有继续谈下去的意思,便收拾行李回北京。想到自己至少把青州要了回来,也能交差了。

送走了熊文灿,张扬开始在登莱青三府招收教师,想要获得人才,必须要靠自己来培养。

张扬准备开设语文、数学、科学三个科目。

因为现在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比较少,只能把这些科目放在一起。语文科目里也要包括中国历史、世界历史。

张扬准备开设小学、中学和大学三个阶段。小学主要学习语文、数学和简单的科学,中学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大学就进行专科方面的学习。在大学里设立科研所,研究各种知识等。

小学和中学要在每个镇都开设,实行免费教育,强制孩子们入学,大学只在浮山城设立一所。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技术,而没有系统性的归纳出来。科学方面,可以雇佣西方人传授。把招聘的教师们聚集起来,让西方人用一年的时间培训科学方面的知识,再总结出合适地教材。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正好可以盖学校。

随着张扬忙碌着学校的事,熊文灿也回到了北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