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大员兵事 - 明末搅局者 - 沧海有尽时丶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明末搅局者 >

第101章大员兵事

具体还是以李新驻守台北地区,陈伟驻守台南地区,黄大宝驻守未来的台中地区。

张扬让这三人去军营,每人可以在军中挑选3名营长,9名连长、27名排长、81名班长和243名普通士兵。这些人就作为他们组建部队的干部了,每人都是官升一级,给予相应职位的半年俸禄,作为安家费,再给予每人100亩土地。

三人开心的去招人了,留下陈一讯和刘大海及三名团长。

张扬看着默不作声的五个人,安慰道:“你们也不要羡慕,大员条件还很艰苦,比不上黄岛。你们以后努力,等需要扩军的时候,自有你们升官的机会。”

五人听完也是释然,尤其是经历过台风的陈一讯,深有体会。

在台北地区还有三个团的高山族兵力,张扬打算让他们再招收些兵力整编成一个旅,以后遇到山地作战,可以派上用场。

不过这三个人,到底谁来当旅长,这倒是难倒了张扬。三人都没有立过大功,好像任命哪一个,另外两个也会不服。

在冷兵器的时代,倒是可以比拼武力,但自己的部队都进入了热兵器时代,比拼武力就说不过去了。

火器时代的指挥官,需要会制定战术,布置阵型就可以。

考虑到布阵,张扬准备以在平谷和清军交战时的例子,做成一个沙盘,来考一考三个人。

考虑完挑选高山族旅长的事情,张扬才想起来最重要的一件事还没做,那就是挑选马匹,组建骑兵。

养马场建立在热兰遮城一山之隔的林园。林园东面是宽阔的高屏溪,西侧是凤山,南面又是海,只在北侧和西侧的海岸边筑起了围栏。

从热兰遮城出发,沿着海岸,很快就到达了林园。

张扬来到林园,通过询问这三十多名养马人得知,这些马匹采用的是半散养的方式。白天放出去吃草,晚上赶回马厩。

最后和养马人商量后,决定在第一批的种马中挑选出200头,第一批两年的马仔挑选出200头。作为战马,是需要阉割的,成年马的力量大,还需要用蒙汗药把这些马蒙倒才行。

晚上回到热兰遮城,便派人通知吴家昊,收集蒙汗药送去马场,并雇佣一些给猪阉割的兽医过去。

400匹马,虽然不多,但先把骑兵组建起来,后续马匹多了,就能随时增加兵员。

既然马匹少,也不用那么在乎了,张扬便打算给团级以上的武将每人配一匹,把蒙古马换下来。团级以上的,加上刚任命的几人,和要替代高山部队的旅长的团长一位,再加上赵大牛,一共45人。文官里的老三位,再加上林峰和何斌,共5人,张扬自己再留一匹,400匹马就剩350匹了。

作为骑兵的先期部队,350匹作为训练,也足够了。

张扬又在台南府待了几天,又和吴家昊详谈了大员以后的发展问题,其中最让张扬开心的便是,吴家昊愿意留在大员,张扬也投桃报李,分给吴家昊200亩土地,和500银元作为奖励,并承诺把他的家人带过来。

十月中旬,张扬带着李新和他挑选出来的人员乘船来到台北,让李新着手招兵的事,而台南府陈伟已经开始了招兵。这次招兵不止是汉人,只要是会汉语的高山人都收。

至于台中的黄大宝,则要等台中人口充实了,才能进行招兵事宜,便派他跟随运武器装备的沈仲安回黄岛,把留下来的官兵们的家眷接过来。

张扬也没打算把官兵们的家眷留在黄岛,也不需要用他们胁迫留在大员都官兵们。张扬也故意设置了三个旅,再加上高山部队的一个旅,又驻扎在不同地方,不可能一起反叛的。而大员总管事吴家昊,只管民事,不管兵事,也翻不起大浪。

现在的大员,还是以种地为主,台北商业还不像台南发现的那么好,每年收上来的税收,还不够收购百姓手里粮食的,张扬每年都需要补贴这里。要不是有酒的高利润和盐铁专卖,一个大员就能把张扬给拖死。

来到台北,淡水河畔的台北城也建好了,和台南一样,也是20里的周长,不过台北不如台南的繁荣。

台南已经有很多百姓在山边养蚕,种茶叶了,而都是北方移民的台北地区,则还没出现。

何斌是福建人,对于养蚕和茶叶都很熟悉,张扬仅是点了一下,何斌便明白了怎么做。但不管是养蚕还是种茶叶,都不能占据平原,只能在山脚下或者山坡上等不平整的土地上。

交代完发展上的事情,张扬便把张忠等三人召集起来,宣布了要从他们三人中挑选一名旅长出来。

三个人听了都跃跃欲试,谁都不服谁的样子,都开始吹嘘自己的本事,要不是张扬在场,甚至能打起来。

看着三人的模样,张扬也是想笑,等他们三人明白考核的内容后,肯定大跌眼镜。

“好了,不要闹了,本次考核不是让你们比试肉搏,而是战术能力。”

张扬刚说完,张诚就问道:“大人,何为战术呀?”

“战术,就是两军开战,该如何布置兵力,如何达到战争的目标。”张扬解释着。

三人听完,都似懂非懂的摸着头。

“好了,你们先下去吧,不明白的可以去请教那些教书先生呀,或者何斌都可以,本官还要去制作沙盘呢,三天后,正式考核!”张扬说完,便让三人下去准备,自己开始制作起沙盘。

沙盘仿造着平谷地区的模样做的,河流、城池、山谷等都有。

三人都没有跟随过自己战斗过,行军布阵都是刚组建的时候教的,不知道他们还记得多少,又会不会应用。

如果聪明的话,那次张扬带他们去山中收编高山人时,应该能总结出一些经验。

给了他们三日时间,也不知道他们能想到多少。

。。。。。。

三天时间,简易的沙盘便做好了,时间也来到了十月二十日,三人都早早的被张扬喊来,准备考核。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