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历史
前朝大秦末年,狼烟四起,诸侯割据。乱世中出现一位惊世豪杰,于动乱中脱颖而出,短短十数年间,打败各路高手,并创建了名噪一时的“真一门”。
此人无名无姓,不知其师承,不知其过往,不知其来历,就像一颗慧星,突然划过苍穹,照亮那个时代。
他就是真一经的创始人,也是大秦最后一位皇帝,秦献帝的堂叔;亦是秦灵帝同父异母的皇弟,嬴毅!
嬴毅是秦桓帝的第九个儿子,与当时的皇太子嬴敖是同胞兄弟,为皇后王氏所出嫡子。
桓帝在位时期,内有宦官弄权,外有豪杰起义,以致四海动荡不安,百姓民不聊生。
更何况,朝堂之上,还有皇储之争。太子嬴敖与三皇子嬴黍将百官势力一分为二,不思除奸平乱,整日争权夺利!
嬴毅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导致其无心国事,一心痴迷于武学,一度成为长安城最大的纨绔!
当年虽然乱象丛生,但作为一国都城的长安,依然繁华昌盛,无人胆敢造次。可你要听到有人当街行凶,与人打架斗殴,那必然是赢毅没跑了。
那时其人年少,却生得高大俊秀,桓帝十分喜爱,加上有太子的袒护,嬴毅可以说是当时长安一霸。
嬴毅虽顽劣,却从不以势压人。甚至曾放豪言,若有人能将他打败,自己就赏其黄金百两!
这话引得无数人趋之若鹜,不远万里也要来长安跟他较量较量。但只要有人胜他,他就会威逼利诱,要求对方把武功教给他。
除了在市井中厮混,嬴毅其他时间,几乎都在皇宫中的藏经阁内度过。秦太祖高皇帝以武立国,秦宫中不知收录了多少绝世武功,都被他学了个遍。
所以,嬴毅一生到底会多少种武功,谁也不知道,而他收录于武典中的各种绝技,也都是当年名震江湖的各教经典。
若就此发展,嬴毅日后或许可以成为一位戍守边关的威震八荒的猛将。
只可惜生不逢时,造化弄人。桓帝正值巅峰,突然驾崩,享年四十二岁。
桓帝一死,无人压制,太子和三皇子之间的矛盾全面爆发,一场血腥残酷的权利争夺拉开序幕。
桓帝死时,并无遗诏留下,按理说,应由皇太子嬴敖顺位继承大统。可三皇子嬴黍谎称有桓帝诏书,并污蔑嬴敖为了皇位毒杀桓帝。
此话在长安引起了剧烈的震动,甚至让多数人都相信了他的话,毕竟有医圣张叔景坐镇长安,说桓帝暴病而亡,实在可疑。
而且太子又是利益既得者,面对皇权的诱惑,别说是亲爹,祖宗十八代赶尽杀绝也在所不惜。
再加上,桓帝死后,张叔景就开始琢磨蚀骨,到死也没有再出医谷一步,怎不让后人联想。
经过一番唇枪舌战之后,两兄弟终是兵戎相见,各自率领半支御林军,在长安展开了一场浩大的厮杀。
由于太子嬴敖势大,嬴黍不敌,在心腹的建议下,给本就摇摇欲坠的大秦帝国写了一张催命符。
嬴黍下诏,让外臣领兵,进京勤王!并第一个联系了自己的娘舅,凉州刺史董袭。
早在桓帝时期的绿林军起义前,董袭就已经手握大权,帐下西凉铁骑数万。而在平叛时,桓帝又许各州刺史自领军事,就地募兵,不必上报朝廷,到桓帝驾崩,董袭已经拥有了精兵二十万!
在得到外甥的密信之后,星夜兼程赶往长安,与嬴黍里应外合,攻破城门,并杀入皇宫,朝太子一系举起了屠刀!
年方十七的嬴毅凭借一身高强的武功,杀出重围,有传闻说他不仅自身没有死在这场浩劫中,甚至还救走了太子嬴敖的幼子!
只不过从那以后,为了避免被嬴黍追杀,嬴毅改名换姓,深居简出,再没有被人发现过,至于他到底有没有救走太子的遗孤,很难说清楚。
在董袭的帮助下,嬴黍顺利坐上皇位,封董袭为大将军,统领帝国一切军事要务,并加封其太傅之职。
这一刻,董袭大权在握,不仅掌管了宫禁,百官的生死也在他一念之间,权力也让他滋生出滔天的野望!
董袭入住长安后,频繁更换皇宫侍卫,将兵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把皇室权力削弱至几乎不存在,使得自己实际上掌握了朝廷的实权。
他对政见不合的大臣直接诛杀,展现其生性凶残、心狠手辣的一面。此外,董袭还命令手下在掘开桓帝墓穴,盗走金银珠宝,把皇室尊严践踏于脚下。
董袭不仅对大臣和百姓残暴无度,甚至在对待降兵时也毫不手软。曾在宴会上命令手下将关押的叛军当场斩首,这种行为极其残忍,令人发指。
董袭还把皇宫当作了自己的寝宫,随意进出,甚至包括淫乱后宫。
最后更是直接废除了灵帝,改立灵帝幼子,年仅四岁的嬴协为帝,将其他皇室成员屠戮一空,自己为摄政王,大秦名存实亡!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手握实权的各州刺史,他们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讨董,乱世就此降临。
数年后,董袭遇刺身亡,而这名刺客便是当日逃脱的嬴毅!
也是这一年,嬴毅横空出世,他于多年间,取百家之所长,开创了真一经,并建立了真一门。
那年,嬴毅自己尚且不能自保,便将嬴敖的幼子交给了一位忠心耿耿的手下秘密抚养。
然而等他成为大宗师后,却再也找不到两人的踪迹,他建立真一门的初衷,不过是培养势力,寻找自己那位苦命的侄儿而已!
虽然当时的真一门凭借各家绝学,在江湖上打出赫赫威名,可嬴毅直到死也没有找到那人,他在临终之际,将此事托付给了自己的关门弟子,魏聂。
七星金刀便是那名手下的武器,那名手下也不是籍籍无名之辈,而是秦国专门处理武林争端的机构——赤狱的首领!
找一把七星金刀,成为真一门代代相传的任务。
其实,按照当时真一门的发展趋势,完全有盖压整个武林的实力,但一场变故葬送了这个强大的门派。
嬴毅在收徒之时,并没有传授他们完整的真一经,总领全法,沟通内外,最重要的一句口诀,他只教给了魏聂。
毕竟,若是所有徒弟都学会了武典,又如何分清主次高低?可他忽略了人性的贪婪,怎么也想不到,为了得到完整的真一经口诀,所有人都背叛了魏聂。
魏聂也是一位狠人,否则怎么能教出孤傲寒这种亦正亦邪的徒弟。
既然同门不可信,他就尽屠一众师兄弟,并立下门规,从此以后,武典代代单传!
可是,凭他一己之力,终究没法完成嬴毅的遗愿,寻找嬴敖后人的任务,自然又落到了孤傲寒身上。
孤傲寒出世时,魏武帝尚未称帝,但三足鼎立之势已成,他在魏国造下杀孽无数,无奈只能跑到了楚国,与魔教教主不打不相识,并成为了魔教客卿长老!
四十年前,由他教导的简雍横空出世,身负寻刀的重任,在楚国所向披靡。并在其他人的撺掇下,终是踏上了魏国的土地,会战天下英雄,欲争天下第一之名头,从而号令群雄,寻找七星金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