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北境危机 - 渡红尘,从华妃开始 - 甜酥酥小土豆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67章北境危机

此时书房内,皇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安国公,你如何看待北境大将的人选问题?”

年羹尧坐在下首,沉思片刻后回答:“皇上,臣以为齐威勇猛有余,但缺乏统领全局的意识,作为先锋将绰绰有余,但作为三军将领...”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皇帝自然明了其中的含义,齐威乃是隆科多的心腹,他的升迁之路背后有着太多的政治考量,更重要的是,隆科多竟然试图干预朝中官员的任命,甚至觊觎三军将领的位置,这才是让皇帝真正忌惮之处。

“你可知何为‘佟选’!”皇皇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严厉,同时也在审视着年羹尧。

年羹尧心中一紧,他知道自己若是回答不当,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连忙跪下请罪:“皇上恕罪!微臣,微臣确实有所耳闻...”

“哦?”皇帝脸上的笑意不达眼底,“说说看?”

年羹尧斟酌着措辞:“所谓‘佟选’,指的是官员任命未经过您的允许,而是由某些大臣私下决定,这样的做法被称为‘佟选’。”

(隆科多全名佟佳·隆科多,这也是佟选名字的由来。)

“微臣有罪,微臣前些年骄傲自大,也做过这等大逆之事,还望皇上恕罪,只是当时也是迫不得已为之。”

“怎么?朕给你们的权利还不够大吗?荣宠还不够多吗?”

年羹尧连连告罪,哭诉道:“隆科多已经将人安插到了三军之中,微臣作为领兵将领,甚至连手下的小将都指挥不动,如何能够指挥三军?因此,臣不得不将这些人替换掉,但由于此事本身就不光彩,臣也未曾上报,恳请皇上饶恕!”

“你的意思是,隆科多已经将手伸到了军队之中?”皇帝的眉头紧锁,眼中射出锐利的光芒。

年羹尧冷汗淋漓,“是的,不仅如此,微臣还遭遇了刺杀,如果不是提前有所准备,恐怕早已命丧黄泉。微臣远在边境,若是有任何不测,只要有人能够控制住底下的将领,哪怕宣称臣是战死沙场,也无人能够揭穿真相。”

说起往事,年羹尧甚至老泪纵横,也顾不得自己犯的罪了,反正皇帝既然叫自己过来,而不是隆科多就说明了问题。

妹妹的话语在他耳边回响:哥哥,你要承认错误,哪怕是小小的错误,大的错误要么是隆科多所为,要么是被他所迫,然后尽可能表现得越凄惨越好...

果不其然,皇帝龙颜大怒,

“混账!”

“你立刻将这些事情写成奏折呈上来,朕会派人彻查。同时,你将那些年轻的将领召集起来,指导他们用兵之道,先解决北境的危机再说。”

“是,”年羹尧满脸真诚,“臣定不负圣望。”

年羹尧离开后,书房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皇帝有些疲惫地揉了揉额头。

“召夏刈。”

“是。”苏培盛识趣地退下,将空间留给了皇帝。

他眉头紧锁,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不易察觉的寒光,隆科多的野心已经触及皇权的红线,皇帝也起了杀心。

只是隆科多的党羽遍布朝野,势力根深蒂固,还有从龙之功,不能轻易动手。

皇帝的手指紧紧握住奏章,仿佛要将那纸张捏成碎片,释放心中的愤怒。但他清楚,现在还不是清算的时候。

不久夏刈悄然而至,两人的密谈持续了许久,随后夏刈又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离去,不留一丝痕迹。

可是年羹尧知晓,这朝局怕是要大变了。

思及此,年羹尧周身的气息变得凌厉起来,之前的憨厚模样不过是他在书房中的一场戏,此刻的他,才是真正的自己。

北境的战事令他忧心忡忡,妹妹曾告诉他,会有神秘人物与他详谈,这让年羹尧不禁好奇,究竟是何方神圣,能让妹妹如此推崇?

夜幕降临,年羹尧准时来到了约定的地点,没想到,出现在他面前的竟是那位曾经的十四爷,如今的国师允禵。

“国师深夜造访,不知有何贵干?”年羹尧警惕地望着来人,语气中带着几分戒备。

允禵却是满脸笑意,自顾自地倒了一杯茶,淡然回应:“安国公何必明知故问?”

年羹尧心中一惊,他确实有所猜测,但亲耳听到允禵的话语,仍让他感到一阵心悸。

“国师所求为何?”

“妹妹单纯,还请国师日后与她保持距离,若有事,联系臣就是了。”

年羹尧直言不讳,毕竟,宠妃和王爷,确实不宜过于密切。

允禵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容,她还单纯?年羹尧难道忘了自己来此的目的?是谁在幕后出谋划策,统筹全局?

“安国公无需多虑,本王自有分寸。”允禵收敛情绪,转回正题,“北境的安危关乎国家存亡,安国公应当明白其中的利害。”

年羹尧也收起了其他的念头,神色严肃起来,“大清的疆土,绝不容失!”

同是领军将领,自然都明白边境的重要性。

夜幕下,允禵不再赘言,直截了当地展开了北境边防的布控图,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穿梭,为年羹尧详细解说着每一个战略要点的安排。

年羹尧逐渐被允禵精心策划的战术所吸引,二人一问一答,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当天边泛起第一缕晨曦,允禵的声音戛然而止。

年羹尧抬头望向窗外,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他凝重地看着允禵,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北境失去你,是大清的损失。”

话音刚落,他又猛地拍了一下允禵的肩膀,豪情万丈地说道:“但你放心!若我有幸前往北境,定不会让你失望!”

允禵闻言,脸上浮现出一丝淡淡的微笑,“愿安国公牢记今日之言,善待每一位兵将。”

随着天光大亮,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猜疑,二人悄然离开了密谈之地,各自回到了应有的位置。

这一切的背后,自然是沈长歌巧妙地操纵着局势,她在暗中推动着这一切,只为了让哥哥年羹尧得到皇帝的信任,如今皇帝最好的安排就是哥哥,只要他能暂时的放下疑心,可是这恰恰是最难的地方。

与此同时,皇帝也是夙夜难寐,边境战场不容有失,虽然他派出了几名有潜力的将领,但是仍然心有疑虑。

至于原本镇守北境的允禵,举朝上下,竟无一人提及,似乎都默认了他的出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