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我能给的,只有这一个孩子 - 渡红尘,从华妃开始 - 甜酥酥小土豆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53章我能给的,只有这一个孩子

清凉殿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尽显皇家气派。

此时,阳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洒在了铺设着锦缎的地面上,映出了一片温暖的光晕。沈长歌端坐在镶嵌着宝石的红木椅上,她的姿态雍容华贵,一如她平日里的威严与傲气。

敬妃坐在对面,她的举止温文尔雅,与华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人中间摆放着一张精致的小圆桌,桌上是一套精美的青花瓷茶具,茶叶的香气在空气中缓缓升腾,弥漫开来。

"敬贵妃,尝尝这新进的贡茶,听说产自江南,清香四溢,非同凡响。"沈长歌轻启朱唇,声音中带着几分慵懒和得意。

敬贵妃微笑着点头,她的目光柔和,仿佛能洞察人心:

"华贵妃果然眼光独到,这茶的香气,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她轻轻吹了吹茶面,然后小口品尝,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不过如今,这茶再好,想必现下也不是品茶的好时候。”

敬贵妃饶有深意的望着沈长歌,“如今皇后频频针对,贵妃娘娘难道要坐以待毙?”

沈长歌的手指轻拈着茶杯,动作优雅至极,丝毫没有被敬贵妃的话所影响,“清者自清,本宫自然不会参与到皇嗣之争,本宫也劝你,莫要插手。”

敬贵妃重重的放下茶杯,“莞嫔有孕,前朝却又参她父亲贪污,恐怕心情必会有所影响,就看皇上如何处理了。”

“我膝下只有温宜公主,自然也不会做那有损阴德之事,只不过,今日皇后提起梅太医,再加上前朝的事,我担心皇后的真正目标是你才是。”

沈长歌站起身来,不以为意道,“皇后何时不针对于我,不过梅太医太过高调,反而让我觉得有诈,你想,你若是莞嫔,会不会提前警惕梅太医,那么他下手的时机就没有了,梅太医这步棋更像是故布疑阵。”

“你是说,皇后还有后招?”

沈长歌嗤笑一声,“你难道忘了,莞嫔是因何受宠,单单是因为她的才情吗,这后宫的女子,哪个不是才情四溢?”

“是了,”敬贵妃回味过来,“是那张酷似纯元皇后的脸才是。”

“这一局,怕是难解......”

沈长歌突然想起原剧情中,皇后就是用一件纯元皇后的旧衣让莞嫔心伤不已,但是如今,莞嫔怕是对皇帝没有那么深的感情才是,那么这一世她还会自请离宫吗?

“是,不过你不要小看了莞嫔,她是能成大局者。”沈长歌提醒道,

敬贵妃没想到她竟然给莞嫔这么高的评价,却也上了心,“是,我来这时间也不短了,这就回去了,你多注意就是。”

说着就要起身,沈长歌却灵机一动,喊住了敬贵妃,“敬贵妃稍等,本宫突然想起有个事还是你去做比较好,本宫目标太大。”

“何事?”敬贵妃心想,若是不过分,她义不容辞。

沈长歌让其附耳过来,轻轻耳语几声,只见敬贵妃微微睁大了双眼,似乎很是震惊,好在最终平复下来,想来不是什么让她为难之事。

只是临走时,敬贵妃一言难尽的望着沈长歌,要论狠,还得是华贵妃!她心暗道,以后还是不能与她做对手啊。

幸亏算计的不是她,不过,她突然有些期待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了...

勤政殿内,气氛沉闷,皇帝重重的将奏章狠狠地砸在了甄远道的脸上

皇帝的声音,如同冰冷的刀刃,穿透了他的心房:“甄远道,你好大的胆子!”

原来鄂敏早已查到当年能证明和绵绵身份的证人,如今证据确凿,容不得甄远道辩驳,只一条,甄远道身为大理寺卿,知法犯法,就足以抄家灭族!

御书房内,甄远道如同木雕泥塑,任凭额角的鲜血悄然滑落,他声音微弱而颤抖:

“皇上,臣自知罪孽深重,但那些大逆不道之语,实乃他人恶意构陷。恳请皇上明察秋毫,还臣一个清白。此外,莞嫔娘娘如今身怀有孕,她与此事绝无半点干系,恳请皇上念及龙裔,莫要牵连无辜……”

甄远道的声音渐渐低沉,伴随着阵阵磕头声,在空旷的御书房内回荡。

他心中明白,只要莞嫔还在,甄家还能有东山再起之日!

时间来到三日前,

果郡王自早朝之后就隐隐担忧,背后之日不会如此善罢甘休,当时初听浣碧言说之时,他也大为震惊,可若是,若是甄远道获罪,那么身为罪臣之女的浣碧自然难逃干系。

浣碧对果郡王是有真心的,那日,果郡王的话音刚落,她如同被霜打的秋叶,颤抖着跪在府门之外,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哀求:

“王爷,浣碧此生能陪伴在王爷身侧这些日子,已经心满意足,如今甄家有难,我不能坐视不理,还请王爷上书,休了我吧...”

果郡王望着她,眼中满是复杂之色。他自然知道,若是简单地将浣碧休弃,或许能暂时平息外界的质疑,但是如今皇帝已对甄家疑心,他必须得拿出态度来,既要保住浣碧,还要保住那个人。

时至今日,果郡王方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人早已在他心中根深蒂固,占据了一个无法替代的重要位置。

当甄家陷入风波之时,他的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念头竟是她是否会因此受到波及。

想到这里,他的手指不自觉地紧握成拳,仿佛在无声中做出了某种坚定的抉择。紧接着,他毫不犹豫地将浣碧扶起,温柔地拥入了自己的怀抱。

望着这张与她有几分相似的脸庞,果郡王罕见的露出了怜惜之色,他轻声道:“鄂敏仍在暗中查探,我们必须面对最坏的打算。若想在这风波中保全你,如今,唯有这一法可用了。”

“但是,浣碧...”果郡王心中苦涩,“我能给你的只有这一个孩子,你要知晓...”

说着他抱起浣碧向身后的大床走去,浣碧自然明白了他的意思,心下感激之际,她紧紧的抱住果郡王的腰身,泪眼朦胧,“浣碧明白,多谢王爷垂怜。”

其实,浣碧心中明镜一般,果郡王并不爱她,自从那夜之后,便再也没有碰过她,他的眼神,总是透过她,寻觅着另一个身影。

爱一个人怎么会看不懂他眼中的情意,但是那又如何,她清楚,那人与果郡王之间,仿佛有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绝无可能,而她,即便只是那人的影子,即便只是果郡王心中的一个替身,只要能得到他的些许温存,便已心满意足。

果不其然三日后,皇帝震怒,判甄远道及其亲眷秋后流放宁古塔,浣碧本也在流放之列,不想果郡王求情,浣碧或已身怀有孕,求皇帝开恩,躲过一劫。

而此时,甄嬛在宫人们的窃窃私语中,无意间听闻了母家即将遭受流放的噩耗。她的心急如焚,却也明白在这样的时刻,保持冷静、不自乱阵脚至关重要。她深谙,若她贸然前往皇上面前大闹一番,无疑是自投罗网,正中了那些暗中窥伺者的圈套。

就在这时,流朱匆匆赶来禀报,内务府送来了华贵的吉服,传达了皇后的一份“善意”——皇后为了安抚甄嬛的情绪,特别奏请皇上,晋升甄嬛为妃,以此表达对甄嬛腹中龙胎的重视。

甄嬛与贴身侍女槿汐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此时的晋封,更像是刀尖上的恩赐,这是皇帝的警告,也是试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