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早朝发难
温暖的阳光透过斑驳的云层,洒在了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上,这场暴雨终于迎来了曙光。
早朝的时刻已至,群臣齐聚乾清宫,气氛肃穆而紧张。
皇帝端坐龙椅,目光如炬,苏培盛甩着拂尘,高声尖叫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时工部辅助赈灾的李大人上前一步,
“启禀皇上,臣有本奏,赈灾已接近尾声,可是微臣发现容城、西城以及环江城,发下的赈灾粮食药品十不存一,
不得已,臣与十四爷商议过后,只得在米粮之内掺沙,以确保真正的灾民能有食物果腹,望皇上明察,查贪官,治污吏!”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哗然。
甄远道面色铁青,想当初皇上可是委派他监察赈灾事宜,却不想贪官污吏自己却没有查出来。
“微臣有罪,未曾查明,还请皇上给微臣一点时间。”
果郡王暗道不好,这甄远道当真是糊涂,必定是见皇上不待见十四哥,这才懈怠了本想给皇上留个好印象,却在这最基本的问题上犯了大错!
皇帝眉头紧锁,目光如电,扫视着甄远道的神情。
他沉声问道:“朕让你监察,你监察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发赈灾粮的官员都发现了,你这个大理寺卿却一无所知?”
“臣有罪!”甄远道只得下跪认罪。不想,这才只是开始。
这时鄂敏步履坚定地走上前来。
他的脸色凝重,声音沉稳而有力:“启禀皇上,臣有事奏报。
甄远道,此人表面忠诚,实则暗藏祸心。臣近日得到密报,指称其涉嫌谋逆大不敬之罪,更兼滥用职权,欺压百姓,罪行昭然若揭。”
听到此,皇帝震怒,“你继续说。”
鄂敏补充道:“密报提出甄远道收藏钱明世的诗集,此为大逆之罪;
另果郡王侍妾浣碧,其实是甄远道与罪臣之女和绵绵所生的亲生女儿,和绵绵的父亲也曾牵扯到文字案当中,此为二罪;
最后就是李大人所提,此为三罪!”
甄远道闻言,脸色骤变,急忙跪地辩解:“皇上明鉴,鄂敏所言,纯属诬陷。臣一生忠心耿耿,岂敢有丝毫叛逆之心?臣愿以性命担保,绝无此事。”
皇帝皱眉,目光锐利:“鄂敏,你所言可有实据?”
鄂敏抬头,语气坚定:“皇上,臣有证人证物,足以证明甄远道之罪行。”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之时,一名宫女悄然走到皇帝身边,低语几句。
皇帝听后,脸色微变,目光在甄远道和鄂敏之间来回移动,最终沉声说道,
“鄂敏,朕准你展开调查,务必公正严明,不得有任何偏颇。甄远道,在调查期间,你暂停一切职务,待真相大白后再做处理。”
甄远道心中虽然不甘,但也只能低头领旨:“臣遵旨。”
与此同时,雨停了之后,皇后就迫不及待的召开早会,并介绍了新人,瓜尔佳氏文鸳,此人正是鄂敏之女,被封为祺贵人。
沈长歌自然就得知了早朝的情况,用脚指头猜,也知道是皇后在背后推波助澜,就看甄嬛如何破这一局了。
至于祺贵人,她至今还对剧情中“臣妾要告发熹贵妃私通”这句台词,记忆犹新,也不知因为她的到来,这一世的甄嬛还会不会走上原来的道路?
这一世,沈长歌对甄嬛谈不上恨,所以一直未对她直接发难,毕竟如今有孕的她是皇后的眼中钉,肉中刺,待到二人斗个差不多,沈长歌渔翁得利才好,却不想,她不找麻烦,麻烦却找到了她。
“华贵妃,华贵妃?”一声呼唤打破了沈长歌的思绪。
沈长歌佯装回神,笑道,“怎么了,敬贵妃,本宫有些失神了。”
敬贵妃提到,“莞嫔那里,温太医已随着十四爷去往容城赈灾,龙胎无人看护,且太医署的太医基本都外派出去了,目前只余梅太医尚得空闲...”
敬贵妃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皇后也假装大度的询问道:“华贵妃此时身子也已大好,不如就先派梅太医照料莞嫔的龙胎,所幸清凉殿与碧桐书院所离不远,太医两头跑,也是极为方便的。华贵妃以为如何?”
虽是询问,皇后的嘴角却挂着淡淡的笑意,
沈长歌冷笑一声,“梅太医是皇上指派给臣妾的,臣妾自然先要告知皇上再做定夺。”
不过相比之下皇上肯定是同意的,沈长歌无奈,只得补充道:
“皇上准允后,臣妾自会放人,只不过众位姐妹也看到了,如今不是本宫要着急照料莞嫔的龙胎,别到时候莞嫔有了什么情况,从梅太医那顺藤摸瓜,再引到本宫身上来才好!”
皇后按下心中的成算,大度道:“自然,有太医照料,莞嫔自然无事。”
早会结束,沈眉庄焦急的往太后宫里赶去,自从她失宠以来,一直得太后庇佑,若说这宫内有谁会全力保住莞嫔的龙胎,那么太后算是头一份的。
沈眉庄也不是空手去的,去的时候还带上了最新抄写的佛经。
而敬贵妃望着前面华贵妃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思索一番,还是跟了上去。
“华贵妃,等一等,近日温宜有些积食,还请梅太医给开几副消食的方子才好。”
沈长歌转过身来,点了点头,“自然可以。”
繁英阁内,安陵容坐在昏暗的房间里,手中把玩着一个精致的香炉,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光芒。
曾经的她是那么的单纯,对于宫中的尔虞我诈毫无防备,但如今,她的心已经如同这香炉中的香灰一般,冷硬而细腻。
"甄嬛,你曾经是我的姐妹,我们一起笑过,哭过,可是现在..."
安陵容的内心深处涌起一股酸楚,她的手指不由自主地用力,几乎要将香炉捏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