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进山收秋(下) - 小冰河时代求生日常 - 划水的月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8章进山收秋(下)

第68章进山收秋(下)

提到秋天的时令水果,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柿子。

入了秋,天凉了,柿子也开始由青转黄,再慢慢变红。等叶子都落尽了,枝头只剩下一串串红通通的柿子,就像过年时特地缠绕在树上的小灯笼。

野柿子还硬的时候是不能吃的,咬一口又麻又涩难以下咽,得用温水脱涩之后,才是人们常吃的甜柿子。

柿子同样被冰雹打掉了t不少,而且跟枣子、栗子不同,柿子掉在地上基本就摔坏了,能保持完好的没几个。

南乔想摘些硬柿子回去做柿饼,柿饼做好了可以存放很久,冬天里大雪封山闲来无事的时候拿出来吃,软糯香甜。而且做柿饼的时候还会产出另一种好东西——柿霜,就是柿饼外面那层白霜,有止咳、化痰、润肺的功效。

树上还是有不少完好的柿子的,晏和景没让娘子动弹,自己背上篓子上了树,专挑高处那些长得又大又好的摘,不一会儿就摘了满满一篓子。

刘氏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弟妹,你会做柿饼?能不能教教我啊?我也想做些柿饼给孩子吃。”

这是能赚钱的手艺,会的人家哪个不是藏着掖着的,唯恐别人学了去。刘氏说完脸都红了,怕南乔误会连忙道:“我学了只给自家做了吃,绝不叫手艺外传。”

南乔不以为意:“这有什么,谁还想学,我一并教了便是。”倒也不是她故作大方,主要大家都住在一块儿,她做柿饼晒柿饼的过程又没法瞒着人。既然注定要被人学了去,那还不如一开始便大方些,主动教人做了呢!

至于赚钱的手艺,没了柿饼,她还有别的。

能白学一门做柿饼的手艺,自然没人不乐意的。听南乔说做柿饼需要用无伤的硬柿子,于是纷纷爬到树上去摘柿子。

“我们也多摘一些吧!”邢顺提议道:“柿饼很好吃,邢明邢安肯定喜欢,而且软糯好咬,祖父祖母也能吃。今年肯定是没办法添置过年用的点心果子了,不过有柿饼的话也不错。”

光是柿子,又来回运了好几趟。留在家里的孟氏几人看着那么多柿子眼睛都发晕,怎么摘了这么多?这新鲜的果子不耐存放,这么多吃不完也是浪费了,难不成是打算切片晒干?

“二郎媳妇说要教大伙儿做柿子饼呢!”老邢乐呵呵道:“做成了能放好久的,大家当然要多摘一些,放到冬日里慢慢吃。”

“你家南乔还有这手艺呢!”邢老太一听,笑的皱纹都成了花:“难得还是个心善不藏私的,这样的手艺都愿意教给我们!要不我给你家一人做双鞋吧!不是我自吹,我做的鞋就是比别人做的穿起来舒坦!”

孟氏推拒不受,邢老太佯怒道:“你这是不信我,看不上我的手艺是不?”

如此孟氏才点了头:“那就有劳老姐姐了!你给他俩做便成,不用带上我!”

邢老太但笑不语,心里却想着哪有撇开长辈,只给小辈儿做的道理?多一双鞋而已,又不费事儿,她用不了几天便做成了,自家可是得了个能赚钱的手艺呢!

乔家跟邢老爹坐在边上剥板栗球,听到要做柿子饼:“等南乔回来了我可得提醒她一句,记得把那柿霜收集起来,那可是好东西!秋冬干燥咳嗽的时候,吃上一些舒坦着呢!”

邢老爹看着快被丰收的果实给堆满了的山洞,满足的笑着:“他们今天收获不小啊!这深山里面好东西可真多!”

可不是多嘛!继柿子之后,进山收秋的队伍又发现了野梨树、野山楂等等,还有成熟的菇娘果、一串串的山葡萄......秋季的大山像一位慷慨的主人,用自己富饶的物产热情招待着外来的客人。

“太多了!”乔三娘已经从一开始的惊喜雀跃变得麻木了,他们这才离开山谷多远啊,背篓已经装满又腾空,再装满,反复不知道多少次了,那出门放风的老牛怕是连腿都要走细了吧?

“多还不好啊?”乔母喜气洋洋道,手下不停的往背篓里面装果实:“先前我还犯愁呢,咱家来的匆忙没带粮食,到了冬日可怎么办?那时候南乔说到了秋日就好了,我还不信呢,可是你看!”

乔母想到昨天刚收获的一大堆野山药,今天又捡回去好些的板栗,这可都是能当饭吃的!而且这才是第一天收秋呢,都没走出多远去,就有这么多收获,后头要是多出来几回,采集加上狩猎,说不定就能攒够过冬的口粮了!

当然她也知道,几户邻居都是好人,他们家若是真的断粮了,另外几家肯定不会置之不理。可这不是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吗?他们自家多努努力,尽量少拖旁家的后腿,邻里之间才能相处的和睦。

众人沉迷收秋的乐趣,完全没有意识到时间匆匆而过,直到肚子开始咕噜噜叫唤,才意识到原来时间已经过晌,而他们还没吃饭。

晏和景寻了个开阔平坦的地方,清理出一块空地,其他人捡来了柴火,在这片空地上升起了火。

早上出门的时候各人都带了午饭,有的是煮熟的山药,有的是杂粮做的饼子。用树枝插着,放在火上烤一烤热一热便是一顿饭。

吃着饭,南乔跟其他人商量起来,下午究竟是继续收秋,还是去一趟芦苇荡,弄些芦花之类的回来填被褥衣裳。

“去芦苇荡吧!”乔三娘建议道:“我们家的衣裳太单薄了,急需御寒的东西。”

乔母认同的点头,山里那些果子短时间内坏不了,也没有别人来抢,放几天再来也没事儿。但再不弄些御寒的东西,他们家人冷天里就要不敢出门儿了。

刘氏也赞同,她家情况差不多,晏和安之前托晏和景往山里存了一批粮食,他们家吃饭上暂时不成问题,但是没有衣裳和被褥,棉衣就更别提了。他们家现在用的被褥还是从原来马车里拆出来的呢,原本是铺在车厢里做减震用的。

邢娘子也同意去采芦花,她家人口多,衣裳消耗上也大。多弄些芦花回去,给家人衣裳里多絮上几层,也能叫他们冬日里舒坦一些。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咱们下午就去采芦花!”南乔话刚说出口,就听“砰”的一声响,身旁火堆里有什么东西急射而出。

“什么东西?”邢娘子吓了一跳,那东西就擦着她的脸飞过去了,只差一点就打到她了。

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火堆里一阵噼噼啪啪的动静,接二连三有东西飞出来,慌得火堆边上的人连忙起身闪躲。

南乔捡到一颗“凶器”,竟是一颗黑乎乎,圆滚滚的板栗。

“是谁把栗子放到火堆里去了?”弄明白什么情况后,南乔顿时笑了:“栗子可不能这样直接烤,要先开口的,要不然就会像这样,到处蹦!”

邢娘子捡起根树枝就去打邢顺:“我不用想就知道这事儿定是你做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多大的人了还没个定性!”

邢顺一边跑一边辩解:“那是我不知道栗子要先开口,现在婶婶告诉我了,以后我就不会再犯了。”

“呸!”邢娘子气不打一处来:“你还想有以后?你就比晏二郎小几岁,你看人家多靠谱儿!你辈分上是个晚辈,就真把自己当小孩儿了?你看看你这两天闹出来的事儿!”

火堆里蹦出来的栗子多烫啊!还好是没打到人,这要是不慎砸到谁的脸,不得给人脸上烫出伤来啊!十几岁的人了,还跟家里人嫌狗憎的那两个一般淘!

老邢从地上捡了个烤栗子,捏开尝了尝。还行,吃起来又粉又面甜丝丝的:“使劲儿打!这混小子就是欠揍!”

被当成对照组的晏和景打量着南乔:“没受伤吧?”

“没事儿。”南乔拨了拨落到额前的头发,把大家想去芦花荡的事儿告诉晏和景。

晏和景点点头:“那地方离这儿不远,等会儿灭了火堆,我带你们过去。”

等大家都休息够了,老牛也吃饱了草,男人们把火堆给灭了,仔细检查没有火星残余了,又铲了些土盖上去,这才放心离开。

秋天的芦花荡是个很美的地方,远远望去一片雪白,风一吹,高低起伏如同白浪奔涌。七剑还夹杂着好些香蒲,长长的香蒲棒随风摇摆,忽然爆开一支,大片雪白的蒲绒便顺着风飞走了。

所有人都开始下手采集芦花,大把大把的摘下塞进麻袋里,快满了就用力往下压一压,袋子便又能腾出好大一块儿,可以继续往里装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