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火炕孵蛋
第69章火炕孵蛋
野鸭子是候鸟,它们会随着季节进行迁徙。这个季节,山里的野鸭子早就随队去温暖的地方越冬了,这些还没孵化的野鸭蛋就被遗弃在了这里。
南乔给背篓里垫了些芦花进去,把鸭蛋一个个捡起来放进去,然后便在芦苇荡中搜寻起来,果然没走多远就又发现一窝。
也不只有野鸭蛋,有时候也会发现一些不知名的鸟蛋,这片芦苇荡之前应该生活着不少鸟类。
“娘子!”晏和景转个头的工夫就不见了南乔,吓了一跳,唯恐人是不慎掉水里去了,赶紧出声喊人。
“我在这儿呢!”南乔从不远处的芦苇荡里冒出头来,满脸带笑:“你快来看!我捡到了好多野鸭蛋!”
晏和景走过去,看到南乔的背篓里已经铺了浅浅的一层野鸭蛋,正弯着腰打量隐蔽草丛里的一个鸟窝,里面是几枚带着斑点的小小鸟蛋。
“这片芦苇荡里好多鸟蛋啊!”南乔给晏和景看旁边的鸟窝:“不知道这什么鸟儿的蛋,亲鸟是不是已经迁徙了。”如果是候鸟的蛋,放这儿也没有亲鸟会来孵化了,捡回去没问题。如果是留鸟蛋,如非必要她是不会动的,免得鸟妈妈觅食回来找不到自己的蛋宝宝了。
晏和景看了一眼:“捡吧!这是鹌鹑蛋,鹌鹑冬天会去温暖一些的地方过冬,到明年暖和时候才会回来。”这蛋自然不可能留到那时候了,他们不捡要么放臭了,要么就是便宜了其他小动物。
原来是鹌鹑蛋!南乔恍然大悟,难怪她觉得有些眼熟,原来是曾经吃过!卤鹌鹑蛋和烤鹌鹑蛋可是上辈子大街小巷里经常看见的小吃呢!
两人干脆先不管芦花了,埋头捡起蛋来。一层芦花一层蛋的摆着,有柔软的芦花做保护,也不用担心蛋会碎掉。
他俩说话没有避开旁人,其他人自然也知道了芦苇荡里有好多野鸭蛋的事儿。
不要钱的鸭蛋!放在之前谁敢想啊!要知道外头还没乱起来前,一枚鸡蛋都得两文钱呢!乱起来后那就更没个数儿了,有钱都没人卖了。
这好东西哪能错过!于是一家只留一个薅芦花的,其他人纷纷钻进芦苇荡找鸭蛋去了,不是便听到有人欢喜的呼声:“这里有一窝!”
“我这儿也有!五六个呢!”
留守在家的老人们就有些纳闷儿,上午的时候那是一趟一趟的往家送东西啊,怎么到了下午没动静了呢?莫不是运气都在上午用光了,这一下午啥好东西都没遇到?
盼啊盼啊,几人快把脖子都给盼长了,可算是看到进山的人回来了。留守的还担心下午没收获,他们恐怕心情不愉,还想安慰两句——山洞里都快堆不开了,便是下午没收获那也足够了!
岂料那一个个的非但没有沮丧,反而兴奋不已,一张张脸都快笑烂了。
南乔还在跟晏和景说:“那片水塘既然能栖息那么多鸟儿,想来水中一定有鱼吧!改天编张渔网,去试试看能不能网到鱼。”
晏和景对娘子的多才多艺已经麻木了,哪天南乔要是说她能造出会飞的船来,他可能都不会觉得惊奇......这个程度大概还是会惊奇一下的。
“南乔还会织渔网呢?”刘氏闻言一脸惊叹道:“你怎么会那么多东西呢?也太多才多艺了吧?”
而且她上哪儿找了这么多愿意教手艺的师傅啊!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想学个手艺,那是要给师傅当学徒,鞍前马后伺候着的,就这还得看人家愿不愿意教你,会不会在关键地方留一手儿。
也没听说哪家师傅这么不拘一格,愿意收女徒弟的呀!
南乔但笑不语,感谢后世发达的网络视频,某音某手,多得是各种科普教学视频。甚至好多传统手艺都已经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了,你若真心想学,师傅巴不得呢,绝对的倾囊相授。
“蛋蛋!”邢安被大哥高高的举起来,看到篓子里一个个圆溜溜的青皮鸭蛋,顿时惊喜的叫起来:“有蛋蛋吃了!”
邢顺高声笑着,抱着妹妹转了一圈儿:“对!有蛋蛋吃了!晚上就给小安蒸蛋羹吃好不好?”
邢明急了,扒拉着大哥的裤腿不撒手:“还有我!我也要举高高!我也要吃蛋羹!”
老邢摸了摸小儿子圆溜溜的脑壳,顺手抱起来:“都有都有,爹娘今天捡到好多蛋呢,给你们还有祖父祖母都蒸一碗!”
邢安咬着手指:“爹娘大哥也一起吃!”
换来大哥一个额头贴贴:“还是我们家小安最贴心!”
南乔把鸭蛋一个一个挑出来,尽管已经格外小心了,但山路颠簸还是免不了有几个开裂的,便挑出来做了今夜的晚餐。
昨天刚吃了山药,今天便换成了板栗。回家路上晏和景逮了只山鸡,孟氏难得大方一回,收拾干净打算做个板栗烧鸡。山鸡味鲜但肉柴,得慢火细炖,炖足了火候才行。孟氏一边守着灶火,一边剥着板栗,剥出来的栗子壳儿就直接丢进火里当柴烧了。
这会儿天已经黑了,南乔点了根蜡烛,两根手指捏住鸭蛋,另一手蜷成筒放在鸭蛋上方,眼睛透过中间的空洞观察鸭蛋,若发现蛋里有不透光的黑点,便挑出来放到一旁。
这叫照蛋,是分辨种蛋的法子。
晏和景在一旁看着,听南乔告诉他其中窍门,停了一会儿就觉得这活儿简单:“烛火昏暗费眼睛,你歇会儿,让我来试试。”
南乔便让开地方让他来做,自己把挑出来的种蛋仔细收好:“可惜现在不是母鸡抱窝的时候,要不然直接把鸭蛋放母鸡窝里,可省心太多了!”
不过没有母鸡抱窝,他们家还有火炕呢!用火炕一样能孵出小鸭子来,就是需要人勤加注意着,不能太凉也不能太热。凉了达不到孵化的温度,热了就直接把蛋给烫熟了。
两人捡了有几十个野鸭蛋,从中挑出来十几个种蛋,南乔小心的收了起来,其他的便放进了厨房里,准备抽空儿腌成咸鸭蛋。正好如今天凉了,正是腌咸鸭蛋的好时候。
晚上这一道板栗烧鸡非常美味,鸡肉炖到酥烂离骨,醇厚的油被板栗吸走了,软糯鲜美,叫一家三口都吃撑了肚子。
次日一早南乔便把土炕上整理出一块儿空地儿,铺上几层干草、席子之类,最上面再铺一层麻布。按理说是该铺上几层被褥的,这样好保持温度,但他们家如今没那条件,只得将就一下了。
种蛋一个一个整齐的码放在麻布上,上面再盖上一层用于保温的兽皮——是晏和景打猎攒下来的兔子皮,孟氏前几天找出来打算给南乔做件袄子穿的,袄子还没做成,就先拿来给鸭蛋盖了。
之后便是重头戏,炕底生火,给鸭蛋提供足够的孵化温度,一般保持在三十七八度便好,这得有经验的人才能拿捏好分寸。然后还得时常给种蛋翻个面儿,让它们受热均匀,反正一句话,特别熬人。
“真奢侈啊!”孟氏看着南乔拿兔子皮给鸭蛋保温,啧啧摇头:“你那些鸭蛋就算孵出来了,全卖了都买不来这样一件兔毛袄子!”
能过冬御寒的东西一般都贵,比如说木绵,寻常百姓家能用来做被褥棉衣的就已经算是家境不错的了。而动物皮毛比起木绵来还要贵重得多,比如晏和景攒下来,给南乔下定礼时的狐皮,不是有钱人家根本买不起。
兔皮在各类皮子中算是最便宜的,但也不是普通百姓家穿得起的。没那个狩猎的本事,攒不下足够的皮子,偶尔撞大运的逮到个一只两只的,那点儿皮子够做什么的?
南乔在炕底添了把火,用手感受着炕面上的温度,闻言笑道:“只是盖一盖,等小鸭子孵出来了,那皮子又不会坏了。但是有了鸭子可就不一样了,以后咱们就不缺鸭蛋鸭肉吃了。”
孟氏就是顺口一说,本来也没有责怪t的意思,闻言欣慰道:“总算是有点正经过日子的样儿了,就该这样!大手大脚过不长久,精打细算才能过好日子呢!”
接下来的几天,只要天气尚好,几家人就会结队进山。越来越多的收获堆放在偌大的山洞里,都快放不下了,连他们日常活动的空间都被侵占了。
“不能再继续了!”南乔连忙阻止快走火入魔的各位:“再放我们自己都没地方住了!”
“可是山里还有好多好东西呢!”乔三娘不甘心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它们烂在山里,我感觉心都在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