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如你所愿将计就计
说归说,毌丘俭当然没忘记要把「诸葛亮」的亲笔信件交到魏帝曹睿的手里。曹睿面不改色地看起「诸葛亮」的亲笔信件,先问:“你瞧见那个诸葛亮了?他的情况如何?”
毌丘俭道:“气色尚佳,看不出来像在生病。”
曹睿:“……”
曹睿再道:“蜀国将领们呢?——可有动摇没有?”
“也没。”
头也不抬地,曹睿后道:“方才,你提到的是何人?”
毌丘俭顿了一顿,便从怀里取出另一封信,放在案几上,低声道:“有空便请陛下过目。”
曹睿百忙之中,瞥了一眼那封信,便见信封写道:「徐元直」这三个大字……
嗯?!
眯了眯眼,曹睿吃惊的同时,又快速地把「诸葛亮」的来信看了一遍,轻微地冷笑,笑道:“果不其然啊!蜀军既不会投降,也不会辙兵。”
听罢,毌丘俭低头不语。
虽觉不高兴,曹睿却并没发怒。原因无它:蜀国和魏国一向敌对,又怎会被自己的三言两语给恫吓?——真要那样,魏国早就统一全国了!更别提当前统帅蜀军之人,乃是诸葛亮……诸葛亮此人,常言都道,有经天纬地之才,扭转乾坤之能,鬼神不测之计,包藏天地之志。如此之人,怎能无故退兵呢?
他的存在,可比蜀帝刘禅重要多了,乃是蜀国最为举足轻重的人,没有之一……
等一下!
曹睿皱了皱眉,贼心又起:什么手段,才能让蜀人怀疑诸葛亮呢?——只要蜀人质疑诸葛亮,那对蜀国的毁灭性不言而喻啊!
奈何以前,魏国也不是没有起过这种念头,奈何都不管用!
许是诸葛亮的名声和地位高于蜀国本身,又或是蜀帝刘禅心宽,极度容忍诸葛亮的影响,是以无论魏国如何诋毁诸葛亮,蜀人乃至蜀帝,也依旧信赖诸葛亮!
让人佩服,又让人忌惮,以及少许的羡慕。
如今,忽见「徐元直」的亲笔信,又使曹睿蠢蠢欲动。
冷不丁地,曹睿放下「诸葛亮」的来信,转而再看「徐元直」的。
果不其然,徐元直……徐庶这厮没死,而是诈死!
现今徐庶不幸被蜀军俘虏,迫不得已才降于蜀国。然而,魏军又来夺回陇西郡,徐庶便起了心思,想要逃回魏军那里,重回魏国的怀抱。
玩味地,曹睿把徐庶的信封看了一遍又一遍,不禁地冷笑,哼道:“好个徐庶,好个徐福,这些年来,把朕瞒得团团转儿!你当真以为,只要你一句话、一封信就能让朕同意你回来?——想得太美了!”
心下一动,曹睿忽然道:“仲恭,你觉得徐庶该不该回来呢?”
眸光转向毌丘俭,曹睿眼里满是狐疑。
毌丘俭只觉头皮发麻:此时,陛下八成认定自己会替徐庶说情了……这会子必须摘除自个儿,否则陛下发不发怒尚是小事,若是认定自身与徐庶有所勾结,没被视作叛徒,算是幸运,但其仕途会止步于此罢?
思及此处,毌丘俭恭敬道:“陛下,我与徐庶并不熟悉!原是徐庶主动地找上我,让我送个信儿!当时我也没有多想,便应了对方……此事是俭做得不对,请陛下责罚!”
言下之意:陛下你看着办!此事与我无关!我只是一个递信的!
定定地看着毌丘俭良久,曹睿道:“这事不怪你,仲恭不必自责。只是,朕也迷惑,不知该不该同意对方的请求呢?——不止徐庶一人,连陇西郡守游楚也表示想回来!可是,当时那两人却转投于蜀国,现在却……”
曹睿冷笑一声,似觉不快。
毌丘俭表示了解:依照这位陛下的性情,徐庶和游楚应在陇西郡失陷之后,应是自杀,或是退逃,逃往武威才是,怎能叛投蜀军呢?
哪怕只是苟且,曹睿也没法容忍!
更兼这位致仕且病故的徐庶回到魏国,似乎也没多大用处罢?——那么,留徐庶在魏国,或在蜀国,又有甚么区别呢?
轻微地侧目,毌丘俭悟住陛下的心思:真想重回故国,是不是该表示甚么?
——曹睿想要徐庶的进身之阶。
换句话说:曹睿想让徐庶在蜀军内做些甚么,让蜀军遭受损失,方才愿意重纳徐庶的到来……但这话,曹睿作为一国之君,怎能说出口来?
也不怕寒了人心!
因此,这话……只能由外人提出。
叹了叹气,毌丘俭便道:“陛下,这有何难?您回一封信,只需安抚之语,再隐晦地表明当前魏军总被蜀军所阻,对于收拢陇西一事,略有困难,如果徐庶先生愿意帮助魏军,魏军便能尽快地收复陇西……相信徐老先生能看得懂罢?”
曹睿颔首,抚掌道:“爱卿不愧是朕的左膀右臂,合该如此。”
所以,曹睿面临的难题是:如何掌控一个程度,才能让徐庶完成任务——倘若让徐庶带着诸葛亮的脑袋回来,那也不现实啊!提笔蘸墨,曹睿思量片刻,亦给徐庶写了一封回信,并让毌丘俭带去。
毌丘俭全程保持鞠躬姿势,看也不看曹睿所写的内容,兀自地把信件收好,再向曹睿告退——曹睿歪了歪头,难得打趣道:
“仲恭不好奇么?”
毌丘俭目不斜视道:“好奇,但俭能克制。”
眼里划过一丝笑意,曹睿摆了摆手,宣布道:“你且出发罢。”
“——喏!”毌丘俭行礼,告退。
之后,毌丘俭出城,快马加鞭,赶往指定的树林。
毌丘俭与徐庶成功地会面。
乍一瞧见毌丘俭,徐庶格外惊喜,真没料到毌丘俭行动迅速,只才一晚,就有回复。先朝毌丘俭行个礼儿,徐庶再示意毌丘俭潜入林里,避人耳目。
于是,徐庶和毌丘俭一前一后,钻进林中,找到一处僻静的角落里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