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这就是阳谋
什么叫做打脸啊?什么叫做反复打脸啊?诺,现在就是了。中国拍摄的《碧潼战俘营1》通过苏联的传播,开始在欧洲流传。
最开始的画面也很简单,就是之前联合国军大溃败,包括美军在内的众多军队对志愿军成群投降的场景。
先开场就是给大家一个雷击。然后伴随着变调《茉莉花》的音乐,这群战俘们被安排进入战俘营。
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以及一个温和的男性解说:“来自全世界十七个不同国家的人们,现在放下了武器,需要在战俘营开启他们一段全新的生活。”
战俘们的新生活开始了。
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营房拥挤的问题。
一个标定住十二人的营房,现在要拥挤下十八个人。所有人都在睡上下铺。
这个时候电视里那个解说的男声说到:“营房的拥挤是令人想不到的。因为一开始志愿军并没有准备那么多的床位来迎接这么多战俘。”
这话说得,让很多看记录片的欧洲人直接破防。
当然,美国人看了更破防。瞧瞧,瞧瞧人家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不就是说之前中国人都没考虑到过能抓这么多俘虏嘛。
也对啊,第二次战役,一口气抓了两万多将近三万名美军俘虏。
再加上击毙击溃的美军和其他联合国军士兵,加在一起足足有三万多人了。
而志愿军做到这一切,仅仅只花了不到一个星期。要是把三万头猪丢在朝鲜的山里,让志愿军三十万军队去抓猪,一个星期也抓不完啊。
伴随着画面的推进和轻柔音乐的渐响。
画面里不断的有联合国军的士兵走过。
“这迎面走来的是英国皇家来复枪团。”“这是美军第二十四师。”
“这是来法国的法国营(一千二百人规模的营)。”伴随着解说,这些战俘们的来历开始不断被介绍。
而在介绍大方面的战俘之外,搞真人秀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有一些拍摄的主要对象。
因为李锐要搞的是一个很长期的真人秀。
所以真人秀的主要对象视角,或者说真人秀的主角是不断变换的。的每过几期可能就要换人。
或者是前一个主视角的战俘在最近没有什么值得剪辑的表现,也会进行替换。
至于主演战俘嘛,当然是根据这段时间以来在战俘营里有剪辑价值,有节目效果的方向去剪。
这工作量很大,虽然最近一年基地已经培养了不少摄影干事。
但是每个星期从上百个镜头里截取需要的素材,然后剪辑成一个真人秀。
这后面需要动用的是几十名受过专业训练的摄影干事,在基地利用跨时代的电脑剪辑手段将他们拼接在一起。
再加上字幕、特效等等。实际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后期处理,其实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如果没有李锐带来的专业软件,和算力强悍的电脑。
光是每个星期几百上千小时的各种素材里剪辑出两个小时的内容,这个工作量丢给现在的电影工作者用剪胶片的方式来做的话,可以让他们忙上几个月。
而现在几十名后期工作者在基地里疯狂干七天,就能剪辑出来。加上后期配音,配乐等等。
还真别说,大家搞得兴致非常高。因为李锐主任说得很清楚了,剪辑这个可不仅仅是搞一件文化娱乐产品出来。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场诛心之战。朝鲜半岛,彭德怀负责杀人,李锐负责诛心。
现在就是诛心的开始。这第一期的战俘营,截取了十二名主视角的战俘。
其中有英国士兵威廉,有皇家来复枪团的旅长布罗迪耶。有法国战士皮耶尔,有美国中校团长邓肯等等。
就像是后世的真人秀一样,他们上来第一件事就是住宿问题。不过和后世明星真人秀,那些明星知道自己会被拍。
所以看见住宿环境后无论好坏都会有所收敛不同。
这群战俘可不知道自己会被拍,所以他们的表现才是真正的原生态,不加掩饰。
而且在营房内,偷拍的摄像机是可以收到音的。威廉是军队的职务一名排长,但经常干副连长的活儿。
他被分配到十八人居住的营房后,上下打量后说到:“比想象的好,至少不是糟糕透顶的上中下三层床,而且营房的高度也够。伙计们按照管教的要求收拾一下。保持营房的整洁。”
这年头,战俘营真的不能奢求。
很多国家的战俘营为了省事,都是直接搞个人字顶和帐篷一样的建筑。
这种建筑不仅里面很矮,而且非常不透气。同时里面都是三层甚至是四层的床,人躺进去之后根本不能动弹,就像是躺在棺材里一样。
志愿军修建的营房,都是正经的木屋,层高有两点五米。放下正规的双层床完全没问题。
上下铺都有足够坐直身体的空间。床也没有想象中的窄小。这让威廉很高兴。
而观看这部真人秀的许多民众也发现了这点,这年头很多欧洲老百姓当年都参过军,打过纳粹。
所以他们对于军队里的那套东西很了解。
相比较而言,志愿军提供的住宿条件甚至比一些军队的还要好了。
而法国士兵皮耶尔和战友们分配进入营房后,他兴奋的拍手道:“哈!我以为要住那种很糟糕的如同猪圈一样的地方呢,这地儿看着不错。”
主视角下的其他战俘士兵都表现出对住宿环境满意的表现。
虽然确实很挤,房间放满床后仅仅只有一条过道可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