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时节已到
中国这样不给美国面子,算不算威胁美国呢?
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吧。不过准确上来说,这不能够叫做威胁,这只能算是一种利益交换。
国际政治上不就是这样利益交换一下,你换我、我换你最后换到平衡嘛。
但是美国到现在依旧是不习惯别人和他对等的说话,尤其是黄种人和他们对等的说话。
毕竟在亚洲作威作福习惯了。黄种人低人一等的想法早就根深蒂固的植根在他们脑海里面改变不了了。
现在突然之间中国人居然要和他们谈条件。而且还是在没有和他们打仗,并且没有打赢他们的情况下就要谈条件。件
这未免有些太离谱了。
“你们的要求太过于离谱了。联合国有韩国和日本的正式代表……”
“我要提醒一下美方代表。现在所谓的流亡政府根本就无法代表数千万朝鲜人民和数千万日本人民的利益诉求。你留着这些所谓的流亡政府完全就是一个笑话。他们代表不了任何人。”
在会议上,中国和美国的代表展开了激烈友好的交谈。
会议气氛极其的热烈,立即融洽。
经过一天的深入交流,双方充分的交换意见。并且约定好明日继续再谈。因为谈的太好了,不多谈几天实在是不合适。
当然美国代表回去之后疯狂骂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基辛格先生。中国对签订核不扩散条约和战略导弹安全条约看上去毫无诚意。他们完全没有做好准备。他们往图以这个作为要挟的条件。想要逼迫我们就犯,可以说他们毫无诚意。”
在给白宫的电话里。美国的代表声音都有些变形了。可以说是声嘶力竭。看得出来,他在和中国交流的时候非常的用心,非常的卖力气。
中国人不惯着他们,这可是让他很难受。
白宫那边也难受。中国威胁论是一回事,但中国真的威胁了,他们又很难受了。
还是那句话,当美国佬说你有威胁的时候,你最好能把他威胁的狠狠的。
现在新中国外交就是这样,对美国的态度颇有一种浑身扎刺的感觉。
这样持续下去对美国来说也是不行的。尼克松政府必须要搞定这件事。
新中国进入联合国,要是还签不定核不扩散条约和战略导弹安全条约的话,他们的努力不就白做了嘛。
而且有一点是美国现在非常不想看见的。
“看起来中国已经摆脱了之前的自然灾害。他们今年的气候突然转好了。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到现在为止是风调雨顺。”
负责自然科学气象与战略气象的专家在白宫里给总统等人汇报。
“根据我们自己的推算,今年中国地区发生极端气候的概率不算大。当然,这个推算并不是那么的准确。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预测地球上的每一次变化,也许可能突然来个地震或者火山爆发什么的改变气候呢……”
负责气象学的专家看见领导们的脸色不太好,所以他赶忙捡好听的说。
这个【好听】的自然是指中国今年可能又要遭受大灾荒之类的。现在这些领导们就指望这个活着呢。
“我们在中国的间谍已经很少了。能够收集的情报也很少。现在所能收集到的情报显示,中国在去年开始即便是承受着较大的灾荒,但是依旧顶着灾荒进行开荒工作。”
基辛格拿着情报部门提供的资料说着:“他们在去年开垦的荒地,以及他们原有的土地加在一起,今年新中国的总耕地面积突破到了17.5亿亩。这个亩是中国的计量单位,换算成公顷的话,那就是大约一千一百七十万公顷。”
基辛格皱着眉头:“今年,中国的粮食可能会迎来他们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丰收。他们的粮食储备更足了,”
“这样一来,我们想要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就变得更难了。”
听到基辛格这么说,尼克松就更加难受了。
因为摆在美国明面上的筹码并不多。他们没什么能逼迫中国就范的东西。
他们也知道中国其实也想要签订这个和平协议。但是中国人在拖延在等。现在就是比拼战略定力的时候了。
美国人暂时压下了心中的急躁,开始耐心等待。
而他们不着急,中国就更加不着急了。
因为正如基辛格所掌握的数据一样,这几年国家都拨付了专门的款项,用来以工代赈。
这三年是最难熬的三年,李锐作为计划经济委员会的副主任,实际上就是实际的执行者。
他感觉自己就是个裱糊匠,拆了东墙补西墙的维持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
这三年,只要工业化程度不到退,对李锐来说就是胜利。而今年,就是李锐收获的时节到了。
这三年来,对李锐的质疑和攻讦一直没有停下过。
计划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这个位置不是那么好做的。他手上的权力可是让很多人眼馋。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全国人民吃不饱饭,各种质疑声就来了。
这其中的政治交手不知凡几。有李锐的对手被李锐搞下去了,也有所谓的曙光系被李锐的对手给搞下去了。
三年期间,都不知道腥风血雨多少次了。李锐都险些被搞下去。
这个副主任的位置就是个火坑。挺得过去就是百炼成金,挺不过去那就是玉石俱焚。
还好,现在一切都好了起来。
就在中美开始准备比拼战略定力的时候,1962年的第一个好消息传来。
这个好消息是真的让全国振奋,几乎所有人都开始欢呼了。
【中央广播电台,这里是中央广播电台,从今天开始全国夏粮开始进入到紧张的收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