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冲击力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三百六十五章 冲击力

365

对于彭学武来说,他要经历一场新的解放战争。

他是在基层做排头兵。

而如高县长这样的,则是负责局部战役的总体规划。

打一场经济和文化的解放战争并不容易。即便是李锐开了这么多的挂,但是依旧需要下面的地区领导深刻执行才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高县长和彭学武算是在比较拔尖的地区领导了。

彭学武负责最基层的落实问题。

高县长也没有信口雌黄,他答应了彭学武。如果彭家村在生产建设上有什么问题,找他就行了。

高县长回去之后的第二天就帮彭家村把淮南化工厂生产的釉料给批下来了。之后彭家村要电线和水管之类的,高县长也没有推辞,都答应了下来。

只不过淮南化工厂的人拉货来彭家村的时候,看着彭家村烧窑的环境和规模,他们送货的司机还是忍不住撇撇嘴:“你们这个村子还打算烧瓷器啊?看着也不像是能干精细活的啊。”

面对司机的质疑,村里一些气大的年轻人想要吵两句,但是彭学武却是呵呵一笑给司机递烟。随后让村里的后生卸货。

彭学武知道,和一个送货的司机吵架有什么意思啊。人家看不上咱们村子就看不上呗。

这是用吵架能解决的问题吗?你不把东西给弄出来,谁能把你当一盘菜?

彭学武给村里的年轻人开会讲课就说过:“地里的红薯想要上大饭庄子的席面,那也要做成拔丝地瓜才行。没有蜜糖,哪有蝴蝶来我们这?”

所以吵架不解决问题,实打实的干,用行动给所有人一个证明,这才是最关键的。

而接下来,彭家村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生产建设。

彭学武真的去中专技校把那个会烧窑搭窑的老师请来了。请人家来村里手把手的教怎么搭建能烧彩色琉璃瓦的窑。

中专的老师都惊了,整个淮南现在也没专门生产彩色琉璃瓦的厂啊,淮南也就是有不大的陶瓷厂和搪瓷厂,你们一个小村子就想搞淮南市都没有的厂子?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彭学武在戏耍自己呢。怎么看都不都觉得这事是一个农村干部该有的魄力和觉悟。

但是彭学武拉着老师的手不让他走,并且当着他的面连干了三杯高度白酒:“老师,我们彭家村不是戏耍你。我们是真心实意的请您帮忙。您不要担心咱们农村人的决心。这事儿,干了,我就要干到底!”

看着彭学武这样表决心,这中专老师也答应了下来。他不是怕花力气,只是怕做了一半结果半途而废。

彭学武这样表态,自己帮这个忙又算什么呢。人家对自己也足够尊敬了,还好酒好饭的招待了。自己的学生也央求着自己。

这老师咬咬牙也就答应了下来。其实他也有一丝幻想,要是彭家村真的搞出淮南第一个彩色琉璃瓦厂会怎样。

彭家村也是敢想敢干,许大有他们的建筑队也不说别的,反正先干着。琉璃瓦厂修建烧窑要时间,建房子也要时间。

反正瓦片是最后铺设的,也不用担心影响盖房子的进度。

许大有他们最先接到的工程就是他们自己的房子。

在这里,彭学武先把规矩给立好了。

许大有他们先要去村里建筑队报备,村里走流程到建筑队,建房子报价该多少钱就多少钱。

然后许大有他们建房子该拿多少工资在拿多少工资。不能因为建设的是他们的房子,所以有什么特殊。更不能像是有的村民说的一样,直接把人工费免了就好了。

这些流程看上去像是脱了裤子放屁,但是流程正确却是一个企业深走下去的重要原因。

许大有他们开始给自己盖房子,几个从苏联回来的工人是骨干,再找了一些年轻后生当小工学徒。

许大有是建筑队队长,彭学武要求他严格按照他们在苏联的那一套管理建筑队和施工规范。

于是乎在淮南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一支农村拉起来的建筑队伍,似模像样的开始了他们的建造工程。

还真别说,许大有管的还挺严格的,在他的管理之下建筑队看着就精神。

不像农村那些帮人砌房子的游击队。这个建筑队里每个人分工明确,做的东西也有计划。今天要挖多少地基?要起几堵墙,要用多少砖块?要搬多少水泥。

他们都尽可能详细的做了计划。这就是在苏联工作了好几年之后,被耳提面命所养成的良好工作习惯。

所以彭家村的这个建筑队开始工作后就会吸引到周边的村民前来围观。

很多彭家村以及其他村子的小孩也会过来看他们起房子。毕竟修房子在农村来说已经是一等一的大事了。

而外村那些想要修房子的农民们也很关注。想要看看许大有他们到底能建成什么样。结果不看不要紧,这一看就感觉到许大有他们这个建筑队和农村那些游击队差距太大了。

农村游击队砌房子,经常是想到哪里做到哪里。老师傅虽然有经验,但是有时候统筹规划根本没有形成一个流程。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那些老师傅们只凭借经验,却没有把经验规划成一个详细的工作流程。所以即便他们经验丰富,但也经常会出现丢三落四做一半忘一半,然后事后找补的情况。

别说这个年代的农村建房队了。就原时空后室的装修队伍。丢三落四,做一半忘一半的事情还少吗。倒霉的都是那一些消费者。

真的能把规划流程记下来,计划一个做成一个核销一个,这已经胜过世间太多太多的建筑队了。

彭家村七栋三层半小楼一起修建,忙而不乱。每天修建的变化都是肉眼可见。

一个月的时间,主体框架和墙面基本上就已经搭建出来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后,二楼墙面也砌墙好。

而与此同时,彭家村的第一窑彩色瓦片也正式烧制成功。明晃晃的橘红色瓦片显得极其的喜庆。

在半个月后,七栋三层半小高层主题基本完工。接下来又是半个月的时间,外立面粉刷,内部粉刷。

接下来就是铺设瓦顶。房间内部早就按照规划预留了一部分插电口和水管口。

按照彭学武的说法,现在农村没有自来水,也没那么多电。但是以后要是有呢?总不能到时候把房子扒开重新弄吧。

至少预留下一些,以后方便使用。

等到再把窗户安装好,瓦片全部铺设好,门在安装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