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拍胸脯 - 带着网咖回1950 - 一斤小鳄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三百八十九章 拍胸脯

389

曾培洪来找赫鲁晓夫自然是为了做生意。

虽然说现在的赫鲁晓夫已经离开了权力的中心,莫罗托夫大概率也不会让他回到权力的中心之中。

但是赫鲁晓夫的影响力还是在的。他当年培养的乌克兰派系,也没有全部死绝。

这些没死的乌克兰派,想要让他们雪中送炭,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让他们锦上添花,他们还是可以做的。

尤其是在有利益的事情上面。所谓的见困难就让,见利益就上,算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了。

所以在曾培洪和赫鲁晓夫简单的问候新年好之后,曾培洪也很快就进入了正题。

只是赫鲁晓夫疑惑:“曾同志,我现在已经不在苏共中央工作了,甚至不在商贸部做事。曾经和我一起共事的很多同事都已经调离了”

“你现在要我做什么,其实我也做不了什么啊。”赫鲁晓夫双手一摊,显得自己好像无可奈何的样子。

不过曾培洪却是不着急:“其实吧,需要赫鲁晓夫同志你帮忙的事情不多。您还记得这个吗?”

曾培洪把早就准备好的奶茶拿了出来。

当前两天李锐找到自己,说出他的奶茶计划的时候,曾培洪一开始是觉得李锐在异想天开。因为李锐说未来十年,这个小小的饮料将蕴含着十亿美元的广阔市场。也将成为中国制糖产业最重要的对外扩张武器。

不过曾培洪转念一想,李锐这人多少次了,每一次都没看走眼。

就像是他当年的小甜水换汇计划,当时很多人没看好的。结果被他做成了,进而成为了李锐快速提升的坚实可靠的政治资本。

现在李锐说这个小小的一杯奶茶,是一个能在未来撬动十亿美元十亿卢布巨大市场的撬棍,曾培洪选择了相信。

李锐的构想太宏伟了,包含了未来十年里,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大产糖国的宏伟目标。

曾培洪可是个汽水饮料爱好者,重度爱好的那种。负责他健康的医生规定了,他三天才能喝一喝瓶可乐或者是类似的饮料,不然他很有可能糖摄入超标。

而喝了奶茶之后,曾培洪就更加相信李锐的观点了。

现在曾培洪给赫鲁晓夫拿出来的奶茶,并不是张福搞的简装版。

而是进行了一些升级。听说张福昨天大年三十被李锐拉去当了一天苦力,赶在团圆饭之前才放人走。

就是让张福去食品所搞椰果、珍珠什么的。这些奶茶里面的小料,全都有现成的材料,制作一下就好了。

还有什么芒果味的奶冻、草莓味的奶冻、葡萄味的奶冻等等。

还有西米,这种东西市面上虽然不太好买,但是使劲找找在北京还是能找到的。

于是乎,呈现在赫鲁晓夫面前的就是一堆无限接近于后世奶茶的饮品。

一杯一杯的,看起来颇为壮观。

“这是你们新出的饮品?我喝了,却是好喝。热热的,又香又甜,还带着水果的香味。真的很神奇,奶味、茶味、水果味能融合的那么自然。”赫鲁晓夫也爱吃甜。

不过他话锋一转道:“你们想要把这些东西卖去苏联,那么你们可能需要和现任的苏联贸易部长打招呼。我是无能为力的。这和我当年帮你们卖可乐汽水的时代不同了。”

说道这里,赫鲁晓夫显得有些唏嘘。

而曾培洪却笑着说道:“赫鲁晓夫同志,您太过于谦虚了。我们先不说做生意不做生意的事情。”

“您觉得这个奶茶好喝吗?”

“这个叫奶茶吗?嗯,好喝。”赫鲁晓夫点点头:“我可以说,这东西在冬天的俄罗斯一定好卖。谁能拒绝在寒冷的冬季,来上一杯热乎乎甜蜜蜜的奶茶呢?”

“是的,不仅仅是冬天喝热的。其实夏天还可以喝冰的。”曾培洪道:“在夏季最热的时候,来上一杯冰饮,那也是极大的享受。还能解暑呢。”

“是啊,可是这有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能负责吃吃喝喝罢了。”赫鲁晓夫想到了什么,他耸耸肩。作为苏联的净坛使者,他的职责就剩下吃吃喝喝了。

“不不不,您难道忘记了您还有个艰巨的任务吗?”曾培洪笑着闻到。

赫鲁晓夫一呆:“什么任务?”

“中国那么多在苏联的建筑队,您不是也挂着一个总设计师的名头嘛。”曾培洪双眼眯着。

“是的,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我又不能帮你们卖货。”

“不不不,赫鲁晓夫同志,您理解错了。奶茶这个东西,和瓶装饮料是不一样的。它不是生产出来之后可以放两年不坏的那种东西。”

“它需要新鲜现做的方式来保证口感。所以这意味着它需要一个现场生产制作它的门店。就像是你们苏联的咖啡馆一样。”

曾培洪这么说,赫鲁晓夫慢慢有了一个概念,他试探的问道:“那你们的意思是……”

“你既然挂职了那么多中国建筑队帮助苏联建设新城项目的职位,那么您帮帮忙,让我们在新城规划中拥有一些合适的店面,当然,该付多少钱,我们还是要付多少钱的。”

“这一方面你不用为难。这样一来,不就是你帮帮我,我帮帮你嘛。”

听到这里,赫鲁晓夫完全是懂了。

中国人的奶茶是另一种形式的咖啡厅。所以他们需要一些合适的店面。而这是自己为数不多的权力。

但是一个咖啡厅能赚多少钱?赫鲁晓夫又不是没喝过咖啡,就算咖啡厅生意好也就是那个样子罢了。

在赫鲁晓夫看来,这种现做饮品的利润和市场远远比不上罐装饮料。中国人这么上心,还派遣曾培洪这样的领导来说事。肯定是看出了自己现在落魄了。用这种方式安慰自己呢。

哎,还是中国领导疼人呐。自己这个中国老朋友的名号也不能白叫,赫鲁晓夫当即拍胸脯保证:“不就是店面嘛,我帮你们搞定了!”

赫鲁晓夫觉得奶茶和咖啡厅一样,但是他却忽略了一点,一般人一天最多喝一两杯咖啡。而且有一些人根本无法接受咖啡的味道。同时孕妇不能喝、小孩不能喝、生理期的女性不能喝等等。

这就注定了咖啡的点单率和翻台率不会太高。

但是奶茶不一样,这玩意儿只要喝习惯了,开始接收了。一天一杯乃至一天两三杯的大有人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