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对的声音
474
房子带着自己的同伴们远走他乡。这一次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必然是辛苦的。
国际共运这件事不好做。
但是该做也还是要做的。国家也支持这些年轻人走出去看看。和房子一起出走的这批年轻人中,是有一批组织上看好的,有潜力的年轻人。虽然有一定的危险,但是也不能让年轻人一直活在安全的地方,他们也需要去见识一下外面的天高海阔。
而在不断的转换交通工具之后,这批年轻人从中国到了苏联,又到了东德,在通过渠道转到西德。最后转到法国。
之所以这样走是为了让这些年轻人也见识一下资本主义国家是什么样子的。
拥有热情是好事,对资本主义国家有所批判也是好事。但是要知道我们的批判是为何而来的。要如何坚定自己的信念。
李锐在元时空之中可是见过不少看似信念坚定的年轻人,改革开放之后见到西方国家就立马滑跪了。而且是跪下之后站不起来的那种。说到底,宣传工作和对年轻人的心里建设没有做好。
人类是慕强的。元时空之中,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还挺穷的。而之前很长时间内的宣传,尤其是对国外的宣传都是只挑选不好的宣传。比如说美国爆发的人种问题矛盾,还有欧洲爆发的学生运动,如此等等。只看到对方的坏处,没有看到对方的长处。所以才有那句梗:国外都是水生火热。这种宣传模式是有问题的。有的年轻人被这种宣传给蒙蔽了他们的思想,原本他们本该是有能力去分辨是非的,因为主席的辩证法又不是白教的。可是有人却要自废武功,既不信辩证法,也不信共产主义发展。把资本主义国家的先发优势和工业优势简单的归咎于制度优势。认为全面拥抱资本主义就可以和他们一样了。这和一百多年前清朝末期的那批人一样。根本就没有变过,一直强调制度说、人种优势说。反正简单归咎成了一句:我混的不好,怪的是整个世界,和我无关。
这种人一多,会直接带坏整个社会的风气。所以在本时空之中,在对外的宣传上,李锐一直不忌讳国外的长处。你越藏着,等到某天老百姓自己发现的时候,反弹的就越发的厉害。还不如自己控制着慢慢的放开给老百姓一点点看,一点点增强他们的心里建设能力。
不要等到某天他们突然看到了纽约的高楼大厦大和车水马龙之后,就恐惧的直接下跪,然后就在也站不起来了。要让他们知道,这些高楼大厦,那些街上跑的的汽车到底是怎么来的。在整个世界经济运行规律之中,强国是如何剥削弱国,资本家是如何剥削无产阶级。每一美元都是带着血,这种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如果连这些都不讲,只会一个劲的藏躲,到时候不过是走老路,最后中国开始全面对外交流之后,必然又会又一批年轻人彻底跪下的。
而房子这批年轻人现在就是在李锐这种新式宣传和教育下长大的人。在大学里上经济和政治课的时候,教学影片是直接放了欧美大城市的繁华的。
不客气的说,不用说现在繁华的纽约、芝加哥这种超现代化城市(六十年代),现在的法国巴黎对比北京的城市建设,都是远超的。街上的道路和车辆都很多。比北京强多了。
如果没有给这些年轻人做心里建设,说不定就会有人信仰动摇。因为搞共产主义是为了让人民过好日子。而单纯的比物质生活,巴黎的老百姓显然是要比同时期的北京老百姓好太多了。要是用物质对比的话,那么共产主义不要搞了。搞个毛啊。
“同志们,组织上安排我们出来,是让我们看看世界的。从莫斯科,到华沙,到柏林,再到巴黎。同志们有什么感触吗?”
在这一路上,重信房子隐约已经成为了这批年轻人的领头人了。因为这个女生真的是行动力超强的。在华沙的时候,他们的队伍出现了小小的意外。甚至遭受到了一批黑帮的冲击。重信房子不仅主动和对方谈判拖延了时间,还主动掏枪崩了几个人,脑瓜子都打开花了,她眼睛都不眨一下。心理素质比同辈的很多人高太多了。
自从那之后,重信房子就成为了这批人中的领头人。
而现在大家听到重信房子的问话,有人主动开口道:“要我说,这一路上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先发工业国家的巨大优势。”
队伍里面,一名叫做王德的年轻人举手开口道:“工业化的积累就像是滚雪球一样,只要滚起来,那么就会形成巨大的优势。看看柏林就知道了。德国在二战之后明明有那么多的赔款,还被剥夺了很多东西。”
“但是他们有工业基础,最重要的是工业人口和教育人口。即便是战后,在东西对峙的情况下,苏联给一定的资源,他们也能快速发展起来。”
王德的话音刚落,队伍里另一个年轻人,名叫薛国庆的说道:“是的,这些东西很重要。对于后发国家来说,最难的就是工业化积累的第一桶金。如果没有办法积累出工业化的第一桶金,那么几乎是无法进入工业化的。”“而工业化是大资本大投入,并且在现在这个时代见效收益慢的产业。欧美老牌国家,要么是通过大航海时代的掠夺,要么是通过对外的战争,来攫取了这第一桶金的财富。”“我们在路上也看到了波兰的情况,波兰就是一个反面的例子。原本依托于苏联,他们是可以进入工业化社会的。但是他们现在既不被东方接受,也不受西方欢迎。整个国家几乎在向着农业时代倒退。”
“说到底,我们国家现在的发展也是难以复制的。不过我们或许可以尝试帮助其他国家试试。”这群年轻人现在落脚的地方是中方帮他们找的。毕竟现在中国和法国有贸易往来。就在众人聊着关于这一路见闻的时候,突然外面传来一阵闹哄哄的声音。
“反对中国抹黑以色列!”
“反对中国抹黑犹太人!”
“下映《西嘉尔》!”
“中国人滚出去!”PS: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