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离经叛道 - 生死判 - 酒酿鱼丸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生死判 >

第392章离经叛道

某些离经叛道的事情,楼烟雨都是亲自去做的,大多时候连最亲密的大弟子都瞒着。  可这不代表段纤云真的就被蒙在鼓里。

即便是楼烟雨,人后得意时也会无意识的流露出些情绪和信息,以段纤云的聪明才智,很快就可以拼凑出不少的情报。

“年初的时候,我曾见过师父和东夷人来往过,对方说是来经商的人,还有一整条商队,但看那人的气质,倒像是当兵的。”

江南一带丝绸多,外商的确都会来收购茶叶和丝绸,同时也会带来大量的黄金和白银。

这条商队在江南一带游走,并未引起多少注意,只是到了江陵府时,和楼烟雨见面后,才被段纤云察觉出不对劲。

常溪暮的脸色不是很好看,他想到了秦冷画曾经说过的事情。

对方失忆后,也随着商队四处出海,今年年初出海到东夷,因伤恢复记忆,听到有人要算计蓬莱派,才会匆匆回来,却中途耽搁了下,只来得及救下师父。

蓬莱派,东夷军队,东夷商人,楼烟雨,要说这其中没有关联,常溪暮是不会相信的。

不过,东夷军队可登岛,又和内贼郭旌旗有关,否则阵法一事无法解释。而郭旌旗当日在武林大会上指认自己,又和金盏阁脱不了干系。

那么,楼烟雨和幕后人之间是否有关系?

是巧合,还是狼子野心之人联手对决?

楼烟雨的目的是天下第一大门派,另外一人呢?单单只是为了秘籍和杀人灭口吗?

常溪暮不信,他觉,没准对方的目的和楼烟雨差不多,甚至更进一步,问鼎武林盟主。否则偌大江湖,还有什么目标可以满足对方的?

太平年代,第一大门派也好,武林盟主也好,都是虚名。而这些人为了虚名闹得整个江湖不得安宁,让他家破人亡,他又怎么会甘心?

“不止如此,”段纤云的神色间有些悲凉,“师父其实还西戎那边的人有过接触。”

西戎最擅长的是巫术,实则也和毒有关,而沉渊派的掌门木天涯以及一干弟子都是在西戎人手中中招了。

对方本来也会对无相派下手,不过当时罗子规等不见外人,弟子们很少下山,没让对方找到机会。

“言谈间,提及了无相派和沉渊派,只是如何做,我亦不知。”

“后来听闻木掌门出事,我心惊不已,曾就着此事试探过师父,师父举止无异,我只当是我多想了。”

常溪暮算是明白过来了,最初他以为是幕后人在捣鬼,故意搅乱江湖,再起风雨,实则这一切是另外一个人的私心。

无相派、沉渊派要是出事,扶摇派的名头怎会不水涨船高,让人趋之若鹜?

不过无相派避开了灾祸,沉渊派则是恰好遇见了常溪暮,得知巫术真相,至少挽回了局面。

如此算来,余下的只有南疆和北狄可选,前者在武林大会前后运大伤,最终的结局不就是北狄吗?

这么一算,蓬莱派的事情搞不好还真的只是巧合,只是可怜了蓬莱派。又或者楼烟雨和那人没谈妥,决定单干,直接借助邻国势力,这比那人更为愚蠢。

一大把年纪了,楼烟雨居然不懂引狼入室的道理。

“余下的就是北狄。”

段纤云叹了口气。

“我没见过师父和北狄人来往,只是她手中有几分北狄文字的信件,联想到之前的事情,我担心她会和北狄人联手。”

“为了一个虚名,师父已经犯过太多的错了。”

段纤云站起身来,朝着几人恭敬的作揖。

“我自私又懦弱,此去后再也不会入江湖。然,我依旧是大梁百姓,不愿意见生灵涂炭。”

“师父彼时还略有犹豫,只是怕寿宴之后,万事皆休,师父得不到秘籍,又无法抵抗大长老,真的会打北狄的主意,引狼入室,让大梁再次陷入战火之中。”

“恳请各位能够阻拦一二。”

常溪暮沉着声音,“你实话说,大长老和楼烟雨突然反目,是不是也很这件事有关?”

段纤云微怔,仔细想了想。

“我不清楚,但是大长老的确是在六月底的时候,突然对师父很不客气,甚至联手了其他长老,看架势是打算夺权。那段时间,恰好是我发现北狄信件的时候。”

“不过师父对我以及其他弟子的解释是,大长老狼子野心,觊觎掌门之位,才会发难。由是我们都极为不满,对师父肝脑涂地,决定狠狠的惩治大长老等人。”

常溪暮颔首,“看来你师父的确留了一手。”

“如果我说,我打算内部瓦解你师父的势力,你可乐意?”

段纤云再次愣住,随即明白过来对方的意思。

大长老等人为了扶摇派的名声,不曾借助外力,只是内部死斗,甚至都没法主动告知那些跟随楼烟雨的弟子,担心这件事泄露于江湖,扶摇派数百年的基业毁于一旦。

反之,楼烟雨亦是隐瞒弟子,利用他们。

可若是这些弟子知晓了这些,身后又有家族,怕是得思考一番,甚至会不再帮助楼烟雨。

楼烟雨无人可用,即便投靠北狄,又能如何?

“若是如此,传了出去”

段纤云即便打算离开扶摇派,对这个待了十几载的门派也极有感情。

“多虑,”常溪暮解释,“能够进入扶摇派的人,大多都有背景,身后家世不错,且多扎根于大梁,并无反抗之心。一旦他们劝阻,你的师妹们不会支持楼烟雨。而为了保全自己和家族的名声,既然你逼迫他们,他们也不会开口。”

段纤云沉思,随即笑了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我魔怔了,怕是大长老也没想到这一点,一直都捂着紧紧的。”

“是这个道理,”常溪暮颔首,“更何况,只要最后当上掌门的是大长老,随意以某个理由处置了楼烟雨,对方不再是掌门,又如何能够影响到扶摇派的名声呢?”

“这就好比史书永远都是由胜者来书写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