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五月五日
据说那禁地之下有个地宫,地宫里有暗河,常年存在有食物,都是不易损坏的,定期会有人进去替换。里边也存有一些衣物,男女款式都有。 当然,地宫内最为醒目的是船只,大大小小有不少,足以坐上整个门派的人。
最初清虚道人的说法是,如若发生海啸等,可进入地宫躲避一二,或是顺着暗河乘船离去。
后来,常溪暮才知,蓬莱岛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根本不会发生海啸,那么,地宫的存在与其说是避难,不如说是清虚道人早年预见了什么,在早早的做准备。
不过,只有极少人知晓地宫的存在,就连和蓬莱派有合作关系的郭老和郭家小儿,对禁地也是一知半解,只知那儿很重要。
郭老:“我和小儿赶到禁地外的时候,就看到清虚道人正在已一人之力抵抗那群东夷人,不过他受伤了,身中数箭,我第一次见到清虚道人那般狼狈。”
郭老抹了抹眼泪,“其他弟子则是不见踪影,我怀疑是逃到禁地里去了,否则清虚道人不会守在那。”
“然后呢?”
常溪暮心急,“师父怎么样呢?那群东夷人为何要来伤害我们门派?他们是怎么上岛的?”
郭老面露灰败之色,“只有蓬莱派的人,才知道阵法的秘密。”
换而言之,有内贼,如今看来,内贼十分明显了,就是那个郭旌旗,他与金盏阁狼狈为奸,为的就是掌门令,以及抹黑自己。
如果门派弟子都死于这场灾难,那么,拥有掌门令的人完全可以打折蓬莱派的名号招揽弟子,成立一个新的门派,却要借用清虚道人的名声,无耻至极。
可金盏阁为何会和东夷人混在一起?
他亦想到了南疆,说起来,金盏阁和南疆的关系也不清不白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金盏阁的目标不仅仅是秘籍,还有整个大梁吗?
那他可就怀疑金盏阁的幕后人到底是不是大梁人了。总之,那个被推出来的方辞年怎么也没有阁主的做派。
“东夷人为何会来,我猜,小公子你也该猜到了。”
郭老大口喘气,“早年清虚道人退隐的时候,我就与之结识了。诚然道人有着与世无争的心思,可这一切是和朝廷有关,蓬莱派的隐退,是为守护大梁,目的是成为东夷进攻的一道防线。”
“不过奇怪的是,蓬莱派出事后,东夷人并未立马进攻,是以,大梁的水军也未能察觉出蹊跷,松懈至极。”
“若是哪日东夷趁着从东海等入内陆,便是大梁的危机时刻啊!”
这一点,常溪暮也参透了。他并不奇怪当年当权者的威胁,也不奇怪师父的选择。
可是,愿意守护大梁和被灭派,并不冲突,这其中还有其他人的手笔,否则蓬莱派在那儿守护了十几年,怎么就会在今年出事呢?
“至于清虚道人,”郭老面露愧疚之色,他是不知如何回答,才将这个问题留在最后,“我和小儿太过力弱,靠近时,只看到东夷人在攻击清虚道人,就被发现了。”
“清虚道人帮我们解决了几个人,我们俩才能往外逃。当时道人大喊着,让我们来找你。可逃至一半时,又被东夷人追上,小儿他被.”
郭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滋味并不好受。
“为了让我安全上船,小儿去引开了那批人。待我将船只开出一定的距离后,就见漫天大火席卷了整座岛屿。”
五月五日,东海突起大火,燃烧三天三夜才止。
官府的人无论如何都没法靠近岛屿,此事不了了之,东夷人的阴谋也埋葬在火海当中,不得而知。
因郭老先一步离岛,他也不知这大火是谁放的,岛屿上的人如何了,东夷人是不是顺利离开了,清虚道人呢?
常溪暮:“阵法既已被破坏,官府的人怎么会无法靠近呢?”
郭老摇头,“官府应该没撒谎。”
“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我便在岛伤漂了三天三夜,待火熄灭后,我打算上岛,结果被阵法关在了外边,是新的阵法,我无法破解。”
“小公子啊,”郭老突然跪下来,吓了常溪暮一跳,赶紧将他扶起来,“是我对不起你们,当年清虚道人于我一家有救命之恩,可我枉顾了他的拜托,没去找你。”
“实在是,实在是,小儿过世后,夫人也病榻缠身,我又倒下了,担子都累在了儿媳身上,实在没法.”
“郭老,您别这么说,”常溪暮反而给郭老跪下了,“是溪暮要谢您和郭大哥当日上岛相助一事,如今若非您,我都不会知晓真相。”
两人唏嘘不已,聊至深夜。
郭老知晓常溪暮肯定会上岛一看,可他在短短两个月内,就年老体衰,连撑船的力气都没有了,实在没法相助。
常溪暮并不介意,在五月初五的事情后,他就打算自己撑船上岛了。
如若阵法被换,说不定当日岛屿上还发生了不为人知的事情。能够替换阵法,按理来说只有清虚道人。说不定师父没死,又或者,当日师父为困住那群东夷人,选择了同归于尽,放火烧岛。亦或是,那火是东夷人放的,目的是毁尸灭迹。
可那群人到底在逼迫师父交出什么?
秘籍吗?还是当年朝廷留下了甚么?
他想要知道,就必须去一趟蓬莱派,同时找到郭旌旗。
郭旌旗完好无损,又有掌门令,还在武林大会上污蔑自己,势必对当日一事有所了解。如果幕后人想要利用蓬莱派的名声做些甚么,短时间内不会对郭旌旗下手,他还有机会。
常溪暮几乎是千百转回的思考了许久,最终选择在郭老沉睡后,将一大笔银子留在了屋内,又随着罗清欢一起离开了。
两人并不打算连夜赶回到登州,城门已关,两人也进不去。
可留在郭家村,想到郭老,就会想到蓬莱派的惨状和生死不明的清虚道人。
再怎么相信清虚道人,当日之事有备而来,汹涌至极,常溪暮丝毫没有把握。
他在夜色下沉思,阴郁之气弥漫开来。
罗清欢没打扰他,只是默默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