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86章
第86章第86章
太子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服气的。听到这边要开科举,心里本能的就是抵触。
只是眼下他也不好发作,只好继续竖着耳朵听消息。
“说是科举,但这回科举的内容着实不同。”
“我也听说了。策论、释义都有,不过加了算数与格物。而且,我家有个亲戚在义勇军内任职,听说重点就是要考算数与格物。”
“那我等读四书五经的岂不是没用了?格物学乃是护国夫人师门的学问,天下有多少人会?”
“兄台你落伍了。”
“此话怎解?”
“兄台,多地办识字班外,还办了不少格物学校。官府中的官吏如今都要上夜校,你以为没多少人会格物,其实就这两年已有不少人学了格物学。我看护国夫人都是以格物治国,这将来的仕途嘛……用我家亲戚的话来说,要的都是技术型人才了。”
“何为技术型人才?”
“简单来说,就是要懂格物。比如那水力纺织机,你要懂它运行的原理。还有城头的火炮,你要懂它为什么威力能那么大。”
“如此说来,我等以后也不用死磕四书五经了。但这天下没了圣人教化,还能好吗?”
太子听了这话,不自觉地点头。可别人另一句话直接又让他破防了。
“前朝都是四书五经为正道,可贪腐横行,小吏盘剥,逼反护国夫人,也没见好到哪里去啊。倒是护国夫人来了以后,我等日子才逍遥了起来。在家不才,家中也算得上殷实,可说句难听话,护国夫人要再不来,我家也被盘剥得受不了了。我家官府尚有些路子都如此,何况一般小民乎?要我说眼下也没什么不好,那纺织机、火炮都是强国强民的东西。”
“现在上街走走,小民都是说护国夫人好的。千百年来,没见过哪个朝廷教小民认字的。在护国夫人这里,认字好像就跟吃饭一样,是朝廷的义务,是必须要执行的。要我说,护国夫人才是贯彻了圣人的有教无类。前朝都是喊口号,没行动。”
“兄台所以是极。”
太子破防了。
人家说的都是事实。
如果四书五经真那么有用,他们眼下也不会来谈判了。
随便吃了几口饭后,太子一行人回了房里休息。第二日,他也顾不上疲惫,早早就起来,准备上街再看看。
陆氏统治的地方除了最早进行了宵禁外,后面都不实行宵禁。京城被她经营了一年多,整个地区的经济条件好转,因此很多酒馆、夜宵摊都是通宵经营。
此刻,天蒙蒙亮,通宵营业的店铺大多关门。可一群穿着灰色马甲短卦的人已推着小车与扫帚上街了。t
他们是官府聘用的清洁工。年龄大多在四十左右,男女都有。他们会赶在天亮前把街道打扫干净。等到中午以及傍晚时,他们会再次出动,也算是陆氏治下的一道风景线。
太子走上街,见到清洁工,便上去攀谈。
“老丈你们这般清扫大街,一月能拿多少月俸?”
“公子是刚来的吧?”扫地的大爷笑呵呵地道:“钱不算多,但是活轻松,每日还包了三餐,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就是顶好的事了。”
“这活还轻松?还包三餐?”
“已经很轻松了。”大爷道:“早中晚加起来就三个时辰要干活。我这里做完,就可以回家。等到了饭点,去京都环卫局吃个午饭,休息到午时末再出来清扫下。等清扫完了又可以休息,可以等到太阳快落山时才出去干活。”顿了顿又道:“给我们吃的是大米饭加土豆,中午还有一餐大荤。早饭吃汤饼,粥、包子都有。”
他说着就感叹,“老汉一辈子都没过这么舒坦过,这点活算什么?而且每月也有一千两百文月俸。如今高产粮推广开来,大米已经降到350文一石了。如果不讲究,再买点土豆红薯,家里的跟我|干一样的活,已足够养活自己了。”顿了顿又道:“还能存几个下来呢。”
“你家……夫人也做清洁工?”
“那倒不是。她在工地上给人烧饭,没包三餐,但包两餐。每月也有我这么多钱,她那活比我更轻松。我俩不吃家里的口粮,两人加起来的钱足够养活一家子老小了。”
太子听的心里不是滋味。
这明明应该是个社会最底层的,可现在看他气色红润,显是要比他们在时过得好。
想了又想,他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你觉得现在好还是过去好?”
大爷看了他一眼,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道:“这公子,你话问的好生奇怪。前朝能跟现在比?前朝时,老汉饿死了两个孩子,自己也差点饿死了。现在新朝,我不但没饿死,还天天吃上肉了,你说前朝好还是新朝好?”
老头说着就是蹙眉,将太子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眼露狐疑,“你咋问出这么蠢的话?你该不是细作吧?”
太子吓了一跳,忙解释道:“我,我刚从南边逃出来,初来贵宝地,心里难免惶恐,故而有此一问。”
大爷恍然大悟,“难怪了。没事,你住上一段时间就知道哪边好了。”说着还露出一脸同情,“看你气色不好,这一路没少受苦吧?没事了,都过去了,到了夫人这里日子就好过了。”
太子一路赶路,心里又有事,气色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可哪里晓得落在这老汉眼中就成了“南边盘剥厉害”的象征。
大爷想想,果然还是新时代好。以前那日子就不是人过的。瞧这公子哥都跑了,看来新朝就是好呀。
太子见人家有所怀疑,也不敢多问,忙寻了个借口道别了。
眼下天也快亮了,好多早餐铺子都出摊了。昨日想着心事都没好好吃饭,现在闻到早餐摊的香气,也觉得饿了,就打算去吃点东西。
他寻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干净的铺子走进去。一行人打量了下挂在店里的牌子,心里暗暗吃惊。
物价怎变得如此便宜?
一个肉包子三文钱,一个素菜包子居然只要一文钱?更让他们纳闷的是:那个土豆也能做馅料?
加了红薯的米粥是两文钱,他们稍微打探了下别桌的,见粥里就几块红薯,粥还挺稠,更是纳闷了:这才一年多,她就彻底推广了高产水稻?
又看了看菜单上,还有纯土豆卖的。他们好奇,就点了一份。等东西上来后,更是汗都下来了。
两个拳头大小的土豆两文钱,还加了盐。
难怪那老汉说他的工钱足够养家了。
除去这些外,也就油条贵了些。在这里,他们还看到了一些自己没见过的东西,比如那个鸡蛋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