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85章 - 基建狂魔今天登基 - 柳二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5章第85章

第85章第85章

得益于宣传,京畿百姓的防范意识非常高。

就像宣传说的那样:好日子是需要所有人去拼死维护的。他们不想再过以前那种日子了,所以抓细作也成了生活日常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大家的警惕,各识字班除了教认字、数学外,也会给大家做一些防范宣传。

这些防范宣传里,就有关于如何辨别细作的。女人在识字班很久了,看到太子等人居然心向前朝,自然就觉得他们可疑。

十里亭设置的办务所一听这情况,立刻骑上毛驴就前往城里的大办务所进行汇报。

事情很快就被通报到了上面。不过很快他就收到了一条奇怪的回复:不用处理。

太子来京当然是有秘密渠道联络的。其实他们踏入解放区后,就一直被监视中。之所以不立刻派人接待,一是要给他们个下马威,二也是希望他们多跟百姓接触,看一看义勇军的建设成就以及民心所向。

太子等人进城门也没怎么被盘查。其实这都是刻意安排的,但落在太子等人眼里就是不可思议。

局势如此紧张,他们管理怎如此松懈?就不怕有细作混进来吗?

不过比起城门盘查的松懈,更让他们惊心的是城墙。

离开京城也就一年而已,可整个城墙却是被修缮过了。

“陆氏每到一处地就大量征召民夫。”詹事府的少詹事陆青有些不屑道:“我们若是大量征召民夫也能短时间翻新官道和城墙。”

“但陆氏征召民夫听说与我们是不同的。”季宁冷笑了声,“她给民夫钱。”

一句话堵得陆青脸色通红。

对于古代底层百姓来说,纳税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比起纳税,服徭役才是真真破家的大事。

古代封建王朝确认了统治地位后,都是把“服徭役”的观念灌输到每一个百姓的心中。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只要你在天子治下,自带干粮给政|府干活是应该的。

修官道、修桥、维系河道等本应由政|府自己完成的事却成了公民义务的一部分。其实,光从表面上来看这样也是没问题的。毕竟有国才有家,每一个公民都有维护自己国家的义务。

问题是政|府拨款搞基建虽然也有部分民夫的伙食在里面,但落实到现实成了免费为政|府服务。一旦有个什么工程,就从每家每户抽壮丁,自带干粮去给官府干活。

如果你不想去,也有办法,那就是交钱。但政|府征召民夫是有数量的,人数不满怎么办?很简单,找人顶替。于是官府剥削民众,有钱的剥削没钱的,一层层剥削下来后,底层人民就成了替罪羊。

古代生产力落后,生产工具落后,这种需要消耗体力的活如果伙食跟不上,那是很容易出问题的。许多人就因为吃不饱,还要大量劳动最后累死在服徭役的过程中。

再加上古代操|蛋的管理制度,毫无监督的官府……服徭役往往就成了地方上敛财的一种手段。从徭役下发开始,乡里的乡贤、里长等就开始了盘剥。

往往一次徭役下来,村里最穷的人家就是家破人亡,能留下个种,都算官府对得起你了。

因此,对于古代百姓来说,服徭役才是最可怕的。这也是为什么陆萌萌给三餐,顿顿有肉后乡民们为何会如此感激的原因所在了。

因为这打破了他们的认知。

以往都是免费给官府干活,生死不论。可这位夫人不但顿顿给他们吃很好,还有工钱,这哪里是服徭役?这是享受来着的。而且为了避免大家过于劳累,他们干活是不许超过四个时辰的。如果是大夏天,中午还必须休息,如果哪个管事手里工人出了问题,那是要问责的。

如此体恤百姓的统治者怎能不爱?现在好多百姓嘴上不说,可心里已经把陆萌萌直接视为天子了。至于她是男是女,普通百姓根本不在意。他们就只知道一件事:跟着前朝吃屎,跟着陆先生有肉吃。

他们虽然是普通百姓,但屎和肉还是分得清的。

陆青身为少詹事,自然也清楚内里的门道。被季宁这么一问,涨红了脸半天后,忽然呵斥道:“你到底是哪一边的?我知道你与陆氏有交情。可不要忘了,她的宫里可不要阉人,给你天恩的天家!”

季宁轻笑了下,“我与她有何交情?恐怕恨我都来不及。而且陆大人,我们是来谈判的,不是来找茬的。如果别人有做的好地方,我们的确也该学学。”

“尔等阉人最会见风使舵,都是……”

“行了!”

太子被吵的心烦,“别吵了!别忘了我们是来做什么的!”

他说着又看了下街道,见到京中百姓大多穿上了棉袄子,气色红润,虽说嘴上还不服软,可心里却已经是服气了。

人家是真的有本事。

“殿……不,少爷,这陆t氏未免太自大了,我们进城了居然都不派人来迎接,难道要我们自己走到皇宫见她吗?”

“她会有安排的。”到底是跟陆萌萌打过交道的,季宁一语道破,“此人心思极为细腻,恐怕我们一路行来都在她的监视下。下马威不下马威的放一边说,但她肯定是想让我们看看她治理下的百姓是怎么过活的。”

“她这是要瓦解我们的抵抗之心。”太子到底还是受过帝王之术的教育的。一听这话,就明白了陆萌萌的动机。

“那我们不能随了她的愿。”陆青冷哼着,“她深受皇恩,她这就是大逆不道。”

“她已经反了。”太子忽然冷静了,“如果她在意这些,就不会反。而且人强我弱,我们没有什么余地可周旋。”

按照他父皇的意思,只求陆氏别继续南下了。哪怕让他们龟缩在一角也好。可太子这一路走来,却是知道,恐怕这个愿望都实现不了。

人都是向往美好的。别地的百姓都在过好日子,凭什么他们治下的百姓就不能过好日子?他们现在发奋图强还有什么用?民心散了。就这两月,不知多少百姓跑到了陆氏治下。

两广是不小,可边境线也长,谁能管得住这些想跑的百姓?而且他们收到消息,各路起义军都以陆氏为首了。他们被义勇军吸纳只是时间问题。

陆氏的实力太强了。他们引以为傲的骑兵、城墙在她的火炮前根本不堪一击。而且朝廷的军队是越打越少,根本组织不起有效抵抗。事情到了这一步,除了求和,太子想不出其他路子。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在看了京城的繁荣后,太子人间清醒了许多,决定不再带着抵触的心思去看这一切。

“我们先寻个店住下来。”他道:“既在陆氏监视下,那到了时间,她自会派人来接我们。”

陆青还想说什么,可看到太子冷若冰霜的表情,便识趣地闭上了嘴。

他们寻了一个可吃饭打尖的大酒店住了下来。

一年多前,太子偷摸出宫还来过这家酒店。那时的生意虽也还行,但跟眼下比起来,那还是差了太多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