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母子话别
第444章母子话别
原本,她以为那些坐轿子,坐豪华大马车的官员都不敢允许她去见儿子,这么个无随从无车马的年轻人肯定更没有能力领她见儿子。 哪知道,人生就是这么多的意外和惊喜。在你以为苦尽甘来的时候又能飞来横祸,在你觉得山穷水尽的时候又能遇到那么个贵人提携你一下。
她虽然是个村妇,但狄英身上官府的颜色只是一个七品芝麻官的颜色她还是知道的。由此可见,一个人的人品与担当跟他的官位是丝毫没有半点关系的。
王二一看老母对狄英赞不绝口,也不好再说出什么小心提防之类的话来。
入狱以来,他现在唯一放心不下的也就只有这个老母亲了。曾经,为了让他有机会读书做人上人,母亲主动去帮私塾先生一家人洗衣服。
寒冬腊月里,那一盆一盆的衣服常常让母亲洗的双手又红又肿,买不起油膏擦手,又让她的手长满了冻疮,一洗衣服就流血。
可恶的师母还嫌弃她洗的不干净,说什么她的衣服上沾染了血迹,要把他从私塾里赶走。为了让他这个儿子继续读书,母亲又主动答应帮先生一家人做饭,后来完全成了那家人不花钱随叫随到的老妈子。
所以,每次只要一看到母亲,哪怕同窗们讥笑,哪怕被先生瞧不起,他也从来不说读书苦的事情。他心里唯一的信念就是要出人头地,要让母亲扬眉吐气的也被人伺候享福。
正是这样的信念,他搭上太子后就一心一意的钻营取巧想得到重用。
好不容易让母亲住进了三进三出的大院子,好不容易娶了个美人,还来不及让她老人家抱上孙子,就是这种结局,他也不甘心。
“娘,大丫呢?”王二看到母亲一人出现在这牢里,便忍不住问道。
按理说,母亲来看他,娇妻也该一并而来,所以他就奇怪的问了老母亲。
没想到,老母亲一听他的问题,眼泪便流的更多了。可他手上戴的铁链,囚衣里也没有手绢,只能任由母亲的泪水在脸上的沟壑里纵横。
“儿啊,娘说了,咱家就是个小民罢了,娶个姿色平庸的女人,生儿子传宗接代就好,你偏偏要仗势欺人强娶人家,现在你出事了,人家早就卷着铺盖回娘家了。”
老母亲说这话的时候,有对儿子不听她劝告的不满,也有对儿媳妇不贞不忠的鄙夷。女人嘛,嫁给男人了,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贵,都应该从一而终。
所以,她这个儿媳,根本就不配做女人。以前儿子得意的时候,她天天哭丧着脸作威作福,不孝敬婆婆也不友爱丈夫;现在儿子倒霉了,她不仅不安慰婆母,还早早的卷上婆家的金银细软就跑了,哪里算是个人?
周围的邻居们也是各种闲言碎语看热闹,拿什么“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来安慰她这个可怜人。
王二一听母亲的话,便恶狠狠的骂了一句:“这个婊子。”这个女人也真是不识好歹,自己把心都掏给了她,让她一个商户人家的女儿穿金戴银的,偏偏她如此回报他。
哪怕为了找酒鬼吐出来了一大半这些年在太子身边得来的赏赐,可是就凭他留下来的那些财产和房子,也够她把老母的余生安顿好,她也不用过娘家那种早起磨豆腐卖的苦日子。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得到了她能够得到的一切,还在奢望其他,不懂得珍惜。
“娘,您放心,太子爷会安顿好您和大丫的。就算她想改嫁,也得等到您百年之后。”王二信心满满的把最后一根稻草寄托到了太子李承乾身上。
他看着自己的母亲为了父亲守了一辈子,所以潜意识里他也不希望那个貌美如花的妻子改嫁。
母亲的这一生过的太苦了,但好歹也还有自己相伴,大丫什么都没有,要熬过去,太难了,因而他才不得已的想到她会改嫁。
母亲一听他说的话,一点儿也不热心,只是一遍又一遍的抚摸着他的脸痛哭流涕。
“儿呀,别指望什么太子大丫了,那女人回娘家的当晚就跟她表哥私奔了,把咱家值钱的东西全卷跑了。”老太太语气里数不尽的悲凉。
王二一听,差点儿没一屁股坐地上。老母亲,老母亲怎么办?他第一时间没有心疼他溜须拍马积攒下来的银子,想到的是老母亲的生计。
那贱人做的太绝了,半点儿不念及他们之间的夫妻情分,居然都等不及自己死亡就翻脸不认人,果真是小商小贩之家出来的,重利轻义。
太子,太子为何不帮他追回这贱人和家当?即便不能,至少也有安排好他的身后事情,让他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去死。“英雄”可以流血,但不能即流血又流泪。
他王二是为太子李承乾而死的,整个东宫甚至于整个朝廷都是心知肚明的事儿。
虽说太子李承乾没有对他下达除掉江南道御史的命令,但杀庶民也是死罪。更何况,太子李承乾要对付江南道御史也是既定的计划,自己不过是越俎代庖了而已。
此时此刻,王二对太子李承乾也是说不出的失望。他第一次发现自己曾经以为的这座大山原来只是沙堆而已,他自己跪在坑里看沙堆,那磅礴伟岸不过是源于他位置太低而已。
老母亲看着王二这张酷似丈夫的脸,一种凄凉充斥了整个心房。就是这张脸,让自己苦了一辈子、又盼了一辈子,到头来,万事都是一场空。
丈夫早早的去了,儿子也要没了,她对不起王家,三代单传终于还是要断了。
早知如此,读什么书,当什么官老爷?就像旁边的周大娘,早早的让儿子去学杀猪做屠夫,也好过年纪轻轻殒命了来的好吧。
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后丢命,跟平平安安活着相比,都算不了什么。她这个母亲最大的心愿不过是儿孙绕膝,现在,想这些都已经是晚了,时光再也倒不回去了。
老太太脸上悔恨的泪水越流越多,牢里的王二也陪着母亲默默流泪。说到底,都是他这个儿子不孝,替太子李承乾办了太多折寿的事情,出了太多太多阴损主意,终于得到了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