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狄英受重用2 - 大唐贞观绝恋 - 芸芸众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唐贞观绝恋 >

第398章狄英受重用2

第398章狄英受重用2

杜如晦自从伤愈后,半路出家的从那丁忧前任的手里接过来刑部就是这样的现状,他依旧本着户部那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原则,也没有下大力气去熟悉这边业务,他现在也已经是一把年纪了,又没想再干出个什么让人称颂的大事情来,只想平平安安的过日子,落个老年清净罢了。  何况,凭着他年轻的时候跟着皇帝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的功劳,怎么也都够他一世无虞了,他才不想去干那些风险大的事情,所以,久而久之,他也和他们一样就成了个只拿朝廷俸禄却不爱干正事的老油条了。

可他哪里知道,摄政王李恪刚刚从户部腾出手来,又会瞄上刑部的乱象?真是,有个得力上司即是下属的福气,但是同时也是下属的晦气。

哪怕是他早就已经过了谋事创业向前冲的年纪,可被摄政王李恪这样的上司统领着,他就像是一个被鞭子抽打的陀螺,不得不转,所有的事情都已经由不得他了。

此时,他又在羡慕着其他被太子李承乾统领着的那几部清闲的尚书大人,真的是所谓的有什么样的主子养什么样的奴才,不得不说他还真有些羡慕那一群奴才。

太子李承乾自从插手工部修筑黄河的事情误了工期,造成了淮南流民之弊被骂后,后来几乎不怎么插手他们的业务工作了,就由得那几个大人在那里随便折腾,但幸好有摄政王李恪还在监督着,那些官吏才不敢胡作非为,算是也是在恪守本分了。

哎,那些人哪里像他这么苦命,怎么跑都没有跑出工作狂人——摄政王李恪的手掌心。真的是,出来混,早晚都是要还的,这下终于轮到别人喝茶看戏,而他却吃苦受累了。

更让杜如晦觉得有些气结的是,偏偏摄政王李恪还是个全才,六部中哪一部的业务工作李恪几乎都懂,他就是想和稀泥,糊弄都糊弄不过去。

那天,摄政王李恪突然间要他带路去刑部卷宗室,摄政王李恪一看到刑部卷宗室里乱七八糟的样子,当时也没有发火,自己就“吭哧吭哧”的亲自动手开始整理卷宗。

杜如晦顿时被羞的满脸通红,摄政王李恪这样不说话却做事更让他难堪,一个王爷,亲自动手做刑部小吏的事情,让他这个管人用人的尚书脸往哪里搁?

跟在李恪身后整理了几天,终于才重新合理的将案卷分门别类的放好。

此时,他也明白了摄政王李恪的下一步到底是想要做什么,他很明显的是要拿那些未破的积案下手,这一发现让他心里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跟主旋律不和的事情,吃力不讨好不说,这相当于是去揭开盛世浓妆艳抹掩盖下的疮疤,这不是明着打脸朝廷么?

他真闹不懂这摄政王李恪到底又是哪根筋搭错了,尽捞些世人都不爱干的事情去做,到时候破不了案还碰的一鼻子灰,白白让人笑话了,多不划算?

户部的烂摊子现在被他收拾的体体面面的了,这就已经够他做政治资本了,偏偏那边做完又来拾掇刑部,摄政王不怕搞不好灰头土脸,他这一大把年纪了还想着保好晚节呢。

现在刑部典狱小官里,摄政王李恪破格提拔了上次在朝臣贱卖家当一事中大出风头的狄英。

那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干劲儿十足,带着几个同样年轻的后生就想破那些多年累积下来的案子,就连杜如晦自己都不看好。

看着那些嘴上没毛的小伙子热火朝天的把未破案的卷宗从架子上搬下来继续细化分类,杜如晦就着急上火想翻白眼。

他和那几个老大人在摄政王李恪的领导下干了几天,好不容易把近十年来各行政区域里结案和未结案的卷宗按年代分门别类的放好了。

现在狄英又逞能的搬了下来,难不成还能弄出花来吗?就算是他弄出花来,到时候破不了案,还不是白搭!

哗众取宠,哗众取宠的黄毛小子,杜如晦明里暗里骂了他们无数次。

可人是顶头上司摄政王李恪提拔起来的,无论他和那些个老大人看的看不得,暂时都不能收拾他,只能咽下这口气。

破案可不是投机倒把的政治买卖,需要心细如发的观察力、正确敏锐的判断力,更需要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这么几个誊写抄卷宗的小吏,谁信他们有那些能力?

没有金刚钻,何必揽那瓷器活儿?

不知道是不是这几个几杯黄汤一灌就掂不出自己几斤几两的货去怂恿摄政王李恪了,不然,怎么着摄政王也该歇一会儿了才会来拾掇刑部。

想着这些,杜如晦很不顺眼的看着狄英那些年轻小伙子,认为处理积案就是他们不安于现状,喜欢出风头瞎折腾。

甚至,因为他们着手快,他也就把怂恿摄政王李恪的罪名安在了狄英身上。

本来嘛,那些积案放在那里不痛不痒的,既影响不了安定团结的盛世局面,又不破坏他摄政王李恪的声誉,干嘛去招惹?

哪个朝代没有几个枉死的庶民,没几个没得恶报的恶人?当然,要靠破掉积案、奇案立名立威,那些卷宗里确实是有宝藏可挖。

可是,下面那些刑狱县官也都不是吃干饭的,要是是好啃的骨头,他们早就用尖牙利嘴啃下来作为自己升官进爵的敲门砖、垫脚石了,还会上交到刑部来挨批?

要知道这大案要案不破,冤案达到一定比例了,严重影响他们的吏部考核的等级。

他们宁可仕途受损也要交上来的积案,肯定都是藏不住掖不住,又无从下手的硬骨头。

杜如晦想本着看戏的心思就让狄英带着刑部几个年轻小吏瞎弄一番,但又怕自己兢兢业业一辈子的名声毁在这岗位上,所以,他好比是捡块姜的猴子,扔了舍不得,吃了又怕辣,格外心累。

户部其他的各位副职老大人心思跟杜如晦大同小异。

看着一些平日里他们根本不看在眼里的誊写卷抄小吏走到台前,人五人六的做出那誓要破案的架势,他们肚子里就血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