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儿子10年!
大年初五之后的十年(儿子篇)
第一年
大年初五过后,儿子又回到了学校开始新一年的学习。这一年里,他对美食的兴趣愈发浓厚,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奇妙美食世界的大门,整天满脑子都是各种美食相关的事儿。
每次打开“吃了吗”软件,他就如同探险家在神秘宝藏之地探寻一般,仔仔细细地研究着上面推荐的各类美食,从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到高档餐厅的精致大餐,一个都不放过。不仅如此,他还跃跃欲试地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菜肴。
在学校的手工课上,只要涉及到烹饪小项目,他总是第一个高高举起手来,那积极劲儿简直无人能比。有一回,手工课老师宣布要进行一次简易厨艺比拼,儿子兴奋得眼睛都亮了。他精心挑选了要做的菜品——番茄鸡蛋面,这可是他在“吃了吗”软件上反复研究过的。
当他在课桌上摆开架势,准备食材时,旁边的同学好奇地问:“你这能行吗?看着还挺复杂的呢。”儿子却自信满满地回答:“放心吧,我跟着软件上学了好多小技巧呢,肯定能做好!”
果然,在一番忙活后,他把热气腾腾的番茄鸡蛋面端到同学们面前,那色泽鲜艳的番茄、金黄的鸡蛋,搭配着劲道的面条,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儿子满脸得意地说:“看,这就是我从‘吃了吗’软件上学来的手艺,尝尝看,可好吃啦!”同学们尝了之后,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这让他心里别提多美滋滋的了。
回到家,儿子更是成了厨房的常客。一到周末,他就会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周俞光或者妈妈林婉儿、苏瑶到厨房,兴奋地嚷嚷着:“爸、妈,咱今儿个试试软件上推荐的这个新食谱呗,看着就特别美味呢,感觉做出来肯定超棒!”然后便风风火火地忙活起来。
虽说过程中难免会把厨房弄得有点乱,不是不小心打翻了调料瓶,洒得灶台上到处都是,就是在搅拌面糊时把面粉溅得到处都是,弄得自己脸上也白花花的一片。但看着他那认真又热情的模样,大人们也只是无奈地笑着摇摇头。妈妈林婉儿一边帮忙收拾残局,一边打趣道:“哎呀,儿子,你这做个饭,厨房都快变成战场啦,不过看你这么用心,做出来的肯定好吃,就是辛苦我这善后的啦。”儿子则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嘿嘿,妈,我这不是还在学习嘛,下次肯定会弄得更干净的,您就别嫌弃啦。”
而且,儿子在学习上也更加努力了,尤其是语文和地理这两门学科。他发现了解美食背后的文化和地域特色,能让他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比如在学地理时,讲到某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他就能联想到那里的特色美食,脑海里浮现出那些美食的模样和味道,学习起来也更带劲了。每次考试成绩出来,看到自己在这两门学科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他就会像只欢快的小鸟一样,跑去跟爸爸炫耀:“爸,你看,我这次语文和地理又进步啦,都是因为我研究美食学到了好多知识呢!您看,这美食还能帮我学习呀,厉害吧!”爸爸周俞光听了,笑着摸摸他的头说:“嗯,不错不错,看来这美食还真是你的小助手呢,继续加油哦,不过也别光顾着美食,其他科目也得好好学呀。”儿子用力地点点头:“知道啦,爸,我会的!”
第二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对美食的探索不再局限于家门口的餐馆和软件上的推荐。暑假期间,他偶然得知有一个美食文化夏令营正在招募营员,眼睛顿时一亮,立马跑去求着爸妈给他报名参加。
在夏令营里,他跟着团队去到了不同的城市,那可真是大开眼界。每到一个地方,他就像个小馋猫似的,迫不及待地去寻找当地的特色美食。当他第一次品尝到成都的火锅时,那热辣鲜香的味道在口中散开,他不禁瞪大了眼睛,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哇,这个味道太特别了,又麻又辣,和我们家那边的完全不一样呢,真是太好吃啦!”
而且,他还深入了解了当地的饮食文化起源和发展。他会拿着小本子,像个专业记者一样,认真地采访当地的厨师或者老人,询问关于美食背后的故事。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用手机记录下美食的制作过程和自己品尝的感受,回来后精心整理成一篇篇小游记分享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
有一次,他在社交账号上发了一篇关于西安美食的游记,里面详细介绍了羊肉泡馍的做法、品尝时的感受,还配上了自己拍摄的美食图片。没过多久,就有不少同样喜欢美食的小伙伴在下面留言评论。
一个小伙伴说:“哇,看得我都流口水了,好想立刻去西安尝尝呀!”
儿子回复道:“哈哈,真的特别好吃,你一定要去试试哦,那边还有好多其他美食呢,像肉夹馍、凉皮啥的,每一样都超赞!”
就这样,他的社交账号渐渐吸引了不少关注,也让他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回到学校里,儿子凭借着对美食的独特见解,在班级里组织了一个小小的美食社团。第一次社团活动时,他站在讲台上,自信满满地说:“同学们,我觉得美食可不只是用来吃的,它还蕴含着好多文化和故事呢。咱们这个社团就是要一起分享美食知识、交流美食体验,大家以后有啥好吃的,都可以拿到这儿来分享哦,让我们一起探索美食的奇妙世界吧!”
同学们听了,都纷纷响应,社团活动开展得热热闹闹的。每次活动,儿子都会提前准备好多资料,给大家介绍不同地方的美食特色。有一回,社团活动讨论到各地的早餐文化,儿子绘声绘色地讲着:“你们知道吗?广东的早茶可丰富啦,有虾饺、烧麦、肠粉等等,每一样都精致得像艺术品呢。”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这不仅让他的社交圈子更广了,还锻炼了他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第三年
这一年,儿子上初中了,学业压力逐渐增大,但他对美食的热爱丝毫未减。反而,他开始关注美食背后的营养搭配知识,意识到美食不仅要好吃,还要健康。
有一天放学回家,他一进门就对妈妈说:“妈,我今天在书上看到,光吃好吃的可不行,还得注意营养搭配呢。我想给咱们家制定一个一周的健康食谱,以后咱们就按照这个来吃,保证又健康又美味。”妈妈听了,笑着说:“哟,儿子长大了,都知道关心家人的健康啦,行呀,那妈就等着看你的食谱咯。”
于是,儿子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关于营养膳食的书籍,还结合“吃了吗”软件上的美食信息,精心为家人制定了一周的健康食谱。食谱里既有富含蛋白质的肉类,又有各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搭配得十分合理。他还特意跑去跟爸爸解释:“爸,你看,这周一我安排了牛肉炒西兰花,牛肉富含蛋白质,西兰花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这样搭配营养就很全面啦。”爸爸周俞光听了,满意地点点头:“嗯,儿子想得挺周到的,看来你对美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啦。”
在一次学校的科技节活动中,儿子突发奇想,想要制作一个关于美食文化传承的小视频。他跑去跟爸爸说:“爸,我想做个小视频参加科技节,把我了解的美食文化都展示出来,让更多人知道美食背后的故事,你觉得咋样?”爸爸周俞光听了,大力支持道:“好主意呀,儿子,爸爸相信你能做好,需要啥帮助,尽管说哦。”
得到爸爸的支持后,儿子就开始忙活起来。他花了好几个周末的时间,先是到处收集资料,上网找图片、查文献,然后拿着手机去拍摄一些自己做美食的素材,最后坐在电脑前,认真地剪辑视频。
视频制作完成后,在学校活动中获得了好评,甚至还被推荐到了区里的青少年科技作品展示中。当他得知这个消息时,兴奋得跳了起来,跑去告诉妈妈:“妈,我做的视频被推荐到区里展示啦,好多同学和老师都夸我做得好呢!”妈妈也高兴地抱住他说:“哎呀,我儿子太棒了,继续加油哦!”这让他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创作能力有了更多的信心。
第四年
儿子在初中的学习生活越来越忙碌,但他依然会在闲暇时间通过“吃了吗”软件关注美食界的动态。他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美食体验,心里琢磨着:“我也可以试试呀,说不定还能认识更多喜欢美食的朋友呢。”
于是,他注册了一个美食博主账号,开始定期更新自己的美食探索之旅、美食制作心得以及对不同餐厅的评价。
起初,关注他的人并不多,每次发完动态,看到只有寥寥几个点赞和评论,他心里也有点失落。但他并没有气馁,依旧坚持用心创作内容。他会在每篇文章里详细地描述美食的口感、外观,还会分享自己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小趣事。
慢慢地,他的账号逐渐积累了一些忠实粉丝。有一次,他收到一条私信,是一家餐厅老板发的,说:“小同学,看了你对美食的评价,觉得你特别专业,希望你能来我们餐厅品尝一下,然后给我们一个真实的评价,你看可以吗?”
儿子看到这条私信,既兴奋又有些紧张,他跑去跟爸爸商量:“爸,有个餐厅老板邀请我去品尝然后评价呢,我有点紧张,怕自己说得不好影响人家生意。”爸爸笑着安慰他说:“儿子,别紧张,你就按照自己的真实感受去说就行,人家既然邀请你,就是相信你的眼光呀。”
得到爸爸的安慰后,儿子鼓起勇气去了那家餐厅。他认真地品尝了每一道菜,还仔细观察了餐厅的环境和服务。回到家后,他坐在电脑前,反复斟酌用词,才写下了一篇详细的评价。
发出去之后,不少粉丝在下面留言说:“哇,看你写得这么详细,感觉这家餐厅很不错呀,下次一定要去试试。”这让儿子心里特别有成就感,也让他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的美食体验和评价。
第五年
进入高中的儿子,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但他巧妙地将美食与学习结合起来,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
每当复习累了的时候,他就会暂时放下书本,走进厨房,按照之前自己研究的食谱,做一份简单的美食犒劳自己。有一次,他做了一份水果沙拉,坐在餐桌前,一边品尝一边回忆自己在美食探索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他自言自语道:“嗯,这水果的清甜,就像我第一次在夏令营尝到的那些新鲜水果一样。每次探索美食都能让我发现新的美好,现在学习虽然累,但想想这些美食带来的快乐,就又有动力啦。”
然后,他会调整好心态,再次投入到学习中去。
同时,儿子的美食博主事业也在稳步发展。他开始与一些美食品牌合作,推广他们的新产品或者特色食材。
有一次,一家酸奶品牌找到他,希望他能在博客里推荐一下他们新推出的水果味酸奶。品牌方的工作人员对他说:“小同学,我们看了你的博客,觉得你很有影响力,而且你的风格很受年轻人喜欢,希望你能帮我们推广一下这款酸奶,我们会给你相应的报酬哦。”
儿子听了,心里有点犹豫,他跑去问妈妈:“妈,有个酸奶品牌找我合作,让我推广他们的酸奶,我能行吗?我怕我做不好。”妈妈鼓励他说:“儿子,你行的呀,你对美食那么了解,只要把酸奶的特点和优点真实地介绍给大家就好啦,而且这是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呢。”
得到妈妈的鼓励后,儿子答应了合作。他认真地品尝了那款酸奶,然后在博客里写道:“最近尝试了一款新酸奶,它的水果味特别浓郁,口感细腻,搭配早餐或者作为零食都很不错哦。而且它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健康又美味,大家不妨试试呀。”
通过这些合作,他不仅赚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还学到了很多商业知识,比如如何与品牌方沟通、如何制定推广方案等等。他意识到,原来自己热爱的美食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商业发展空间。
第六年
这一年,儿子凭借着自己在美食领域的积累和优秀的学习成绩,成功申请到了一所知名大学的食品科学与营养专业。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兴奋得在家里又蹦又跳,跑去告诉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我考上啦,我要去学食品科学与营养专业啦,以后就能更深入地研究美食啦!”爷爷奶奶听了,也高兴得合不拢嘴,爷爷笑着说:“好呀,我大孙子真有出息,以后说不定能做出好多好吃又健康的东西呢。”
在大学里,他如鱼得水,能够系统地学习与美食相关的专业知识,从食品的原材料、加工工艺到营养成分分析,每一个领域都让他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他加入了学校的美食爱好者协会,经常和同学们一起组织美食活动,比如举办美食文化讲座、开展美食烹饪比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