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女儿10年!
大年初五之后的十年(女儿篇)
第一年
大年初五过后,女儿也回到了学校开启新一年的学习生活。她依旧痴迷于“中国剧”软件,不过现在她开始不仅仅是单纯地看剧了,而是会在看完一部剧后,认真思考剧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所传达的价值观。
在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描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物。女儿毫不犹豫地就以自己刚在“中国剧”软件上看完的一部剧中的主角为素材,开始奋笔疾书。
写完后,她拿着作文本兴奋地跑去给同桌看,说道:“你看,我写的这个人物就是我前几天看的那部剧里的,我可喜欢他啦,他身上那种勇敢又善良的品质可打动我了。”同桌看了后,不禁夸赞道:“哇,你写得真好呀,感觉这个人物都被你写活了呢,而且你从电视剧里找素材的这个想法真不错。”
回到家,女儿会迫不及待地拉着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她在软件上看到的新剧,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想法。
有一次,她看完一部古装剧,饭桌上就开始滔滔不绝起来:“爸妈,爷爷奶奶,我今天看了一部超好看的古装剧,里面的女主角可聪明啦,她靠着自己的智慧一次次化解了危机呢。而且呀,我觉得这部剧里的服装和场景都特别漂亮,就像真的把古代的样子搬到眼前了一样。”
爸爸周俞光笑着问:“哦?那你说说看,从这部剧里你学到了什么呀?”
女儿歪着头想了想,回答道:“我学到了遇到困难不能害怕,要像女主角一样多动脑筋想办法呀。而且我还知道了古代的一些礼仪和风俗习惯呢,可有意思啦。”
说完,她还会模仿剧中的一些经典台词,表演给家人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奶奶笑着说:“哎呦,我的乖孙女,学得可真像呀,都快成小演员啦。”
同时,她对语文、历史等学科的兴趣也日益浓厚,因为她发现这些学科中的很多知识都能在电视剧中找到影子,这让她在学习上更加主动和积极。每次上历史课,老师讲到某个历史时期,女儿总会高高举起手,分享自己从电视剧里了解到的相关情节,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第二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对中国剧的热爱促使她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影视制作方面的知识。暑假期间,她得知有一个影视制作的兴趣班正在招生,立马跑去求着爸妈给她报名参加。
在兴趣班里,她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拍摄技巧、剪辑方法以及剧本创作的基础知识。有一回,在学习拍摄技巧时,她怎么也掌握不好镜头的移动,急得都快哭了。旁边的同学安慰她说:“别着急呀,刚开始学都这样,多练练就好啦。”
女儿擦了擦眼泪,对老师说:“老师,我一定要学会这个,我以后还想自己拍电影呢。”老师鼓励她道:“嗯,有这个决心就好,来,我再给你示范一遍,你仔细看着哦。”
回到学校后,她和同学们一起组建了一个小小的影视社团,利用课余时间拍摄一些简单的校园微电影。
在拍摄第一部微电影时,大家为了选剧本就讨论了好久。女儿提出了自己写的一个关于友情的小故事作为剧本,有些同学不太确定,问道:“这个剧本能行吗?感觉会不会太简单了呀?”
女儿自信满满地说:“我觉得行呀,虽然故事简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拍摄和表演把它变得很有意思呢,而且我相信大家一起努力,肯定能拍好的。”
虽然这些微电影在制作上还比较粗糙,但却充满了孩子们的创意和热情。女儿在其中负责剧本创作和部分剪辑工作,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她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对影视制作的流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当第一部微电影拍摄完成后,大家一起观看成品,尽管画面还有些稚嫩,但每个人都特别有成就感。女儿开心地说:“哇,我们居然真的拍出来了,虽然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这是我们自己的作品呀,以后我们还要拍更多更好的呢。”
第三年
这一年,女儿上初中了,学业压力逐渐增大,但她并没有放弃对影视的热爱。她开始关注电视剧中的历史文化背景,会在看完一部剧后,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去验证剧中所呈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是否真实准确。
有一次,她看完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里面讲到了某个朝代的一场重要战役。女儿觉得有些情节和她之前在书上看到的不太一样,于是她跑去问历史老师:“老师,我刚看的那部剧里讲的这场战役,和书上写的不太一样呢,到底哪个是对的呀?”
老师笑着说:“电视剧为了剧情需要,可能会有一些艺术加工,但基本的史实是不会变的。你这种认真求证的态度很好呀,通过对比就能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啦。”
女儿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更加认真地去查阅资料了。
在学校的文化节活动中,女儿所在的影视社团拍摄的一部校园微电影获得了不错的评价。当宣布获奖时,社团的同学们都兴奋得欢呼起来。
一个同学激动地说:“哇,我们居然获奖了,真不敢相信呀!”
女儿也高兴得满脸通红,她对大家说:“看,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呀,这说明我们拍得还是很不错的呢,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影视领域发展的信心,也让她意识到,通过影视作品可以更好地传播文化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四年
女儿在初中的学习生活越来越忙碌,但她依然会在闲暇时间通过“中国剧”软件观看各种电视剧。她发现现在有很多优秀的国产电视剧在国际上也受到了关注,于是她开始学习英语,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剧的魅力。
她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英语角活动,和外教以及其他英语爱好者一起练习口语和听力。在英语角里,她总是积极主动地和别人交流。
有一次,她和一个外教聊起了中国电视剧,外教好奇地问:“iheardthatchinesetvdramasareverypopularnow.canyouintroducesometome?”(我听说中国电视剧现在很受欢迎。你能给我介绍一些吗?)
女儿兴奋地用英语回答道:“sure!therearemanyexcellentchinesetvdramas.forexample,'nirvanainfire'isaverygoodhistoricaldrama.ithasawonderfulstoryandexcellentacting.and'storyofyanxipalace'isalsoverypopular.itshowsthelifeintheimperialpalaceinancientchina.”(当然可以!有很多优秀的中国电视剧。比如,《琅琊榜》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剧,它有精彩的故事和出色的表演。还有《延禧攻略》也很受欢迎,它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宫里的生活。)
外教听了,连连点头,说:“thatsoundsinteresting.i'lldefinitelycheckthemout.”(听起来很有趣。我一定会去看看的。)
通过这个过程,她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她也会尝试将一些中国剧的经典片段翻译成英语,分享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国际友人的关注。
有一回,她在社交账号上分享了一段《甄嬛传》的英语翻译片段,配文道:“thisisaclassicscenefrom'empressesinthepalace'.ihopeyouguyslikeitandcanunderstandmoreaboutchinesetvdramas.”(这是《甄嬛传》里的一个经典场景。希望你们喜欢它,并且能更多地了解中国电视剧。)
很快,就有不少国际友人在下面留言评论,有的说很感兴趣,有的还请教她一些关于中国文化和电视剧的问题,这让女儿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第五年
进入高中的女儿,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但她依然会在复习累了的时候,通过观看一部电视剧来放松自己。不过,她现在更加注重电视剧的内涵和艺术价值,会选择一些具有深刻思想和精湛艺术表现的作品来观看。
有一次,她在复习完数学后,感觉脑袋都快炸了,于是决定看一集电视剧放松一下。她选了一部探讨人性的文艺片,看完后,她坐在书桌前,若有所思地对自己说:“这部剧真的很深刻呀,它让我思考了很多关于人性的问题,感觉看完后自己对生活的理解都更深刻了呢。”
同时,女儿在影视制作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她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了一些更专业的影视制作培训课程,学习了更多先进的拍摄技巧、剪辑软件的使用以及灯光音效的配合等知识。
在培训课上,老师讲解一些比较复杂的剪辑技巧时,女儿有些不太明白,她举手问道:“老师,这个剪辑手法我不太理解,它具体是怎么实现那种效果的呀?”
老师耐心地给她解释了一遍,又现场示范了一下,说:“你看,这样操作就能达到那种效果了,你多练习几遍就会熟练掌握了。”
回到学校后,她再次和同学们一起拍摄了一些质量更高的校园微电影,这些作品在学校的艺术展览中获得了好评,也让她在影视领域的知名度在学校里逐渐提高。
同学们看到她的作品后,纷纷赞叹道:“哇,你拍得越来越好了呀,这些微电影真的很有感觉呢。”
女儿笑着说:“谢谢大家的夸奖,我还要继续努力呢,希望以后能拍出更棒的作品。”
第六年
这一年,女儿凭借着自己在影视领域的积累和优秀的学习成绩,成功申请到了一所知名大学的影视艺术专业。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她兴奋得在家里又蹦又跳,跑去告诉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我考上啦,我要去学影视艺术专业啦,以后就能更深入地研究影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