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用高效的计划管理时间(1) - 不会做计划,怎么做管理 - 高德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章用高效的计划管理时间(1)

第21章用高效的计划管理时间(1)

完美的时间计划:提高效率和成就感

在了解时间计划前,我们可以先思考这三个问题:  ——如何才能高效地工作?

——时间的核心本质是什么?

——“单位时间”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

管理者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通过高效的时间管理,实现自己的规划目标。具体地说,就是在自己既有的时间之内,以正确的处事方法来利用和开发自己的时间资源,为管理目标服务,最大化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计划。

1.变得更专注

管好时间,会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专注。你可以看看那些优秀的管理者,他们的时间都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几乎没有一分钟是被轻易浪费的。比如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他说:“我喜欢把自己的时间分成不同的时段,以三到五周为一个时段,确认这期间做什么,然后每天记录。”扎克伯格把自己的每一年都分成三到四个时段,这样就使时间具有了区划性——可以像“切开的豆腐”那样观察它们在各自时段的产出。

通过记录时间产出,你就对专注有了明确的概念: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处理工作,也是保证每件工作都能以最好的方式结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专注也是为了管理好自己。只有把自己管好,你才能去管理企业。

集中时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处理同一件事情时,如果把时间分割成了许多段,顺便将工作碎片化,那就等于没时间,也没效率。管理者的时间尤其宝贵,更得集中起来用到重要的工作上。遇到了管理上的难题,尽可能把它放到一个连续的时间段中,即使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也要完全投放到这个问题的解决上。从军事角度,这叫“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亚当斯对此深有感触:“工作中经常有性质不同的琐事来打扰我,解决了这件,还有另一件。它们无休无止,不停地打断我正在做的重要工作。于是一天下来,我会发现这件工作毫无进展,计划好的时间却没了!”

信息化时代是另一个重要的“破坏因素”。电子邮件和各种聊天工具不时地引诱你,召唤你去关注它们,把正在进行的工作打断,让时间变得碎片化。你得学会甩掉杂念的包袱和拒绝各类诱惑,把容易走散的时间凝结起来。管理者需要整块的高效时间思考重大问题,即使只有半个小时,也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重视自己的“时间效率”而不是时间长度。长度不是最重要的。有些人一整天都在思考,但没什么效果。“时间效率”指的是我们专注思考的成果,而不是花掉了多少时间。有效性是一个关键,但大多数的管理者都做不到这一点。迈特尔说:“人们重视勤奋,可忽略了成果。他们对这种投入大于产出的局面耿耿于怀,不能原谅。但他们不知道正是自己时间管理的低效才是原因。”管理者永远不能在时间上亏待自己。既然你拥有职权,就应该利用职权规划好时间,做一份可以提高效率的时间计划。

2.计算时间产出

时间的“有效性”是我在8年前对管理者提出的概念。当时我对肯尼迪研究中心的管理学顾问罗伯托说:“一名企业主管的时间有效性,和他的智力、想象力或者知识之间没有太大关联。恰恰相反,管理才能越高的人在时间上反而越无效,因为他们天然信任自己的才能,反而忽视了对时间效率的提升。他们多数人意识不到——才能本身并不等于工作成果。”

罗伯托告诉我,他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哈佛大学读书时,他是当之无愧的学霸。从优秀的亚裔学生的围剿中杀出重围,对白人来说这不太容易。所以罗伯托颇为此骄傲,到处宣称自己是这个星球上脑结构最特殊的人。工作以后,他一边就任于这家著名的研究机构,一边还受聘许多大企业,给它们提供专业咨询。这表明他是信息的中心,人们有求于他,而他似乎无所不知。

“我的知识广度突出。可现在细想,我确实如你所说,是一个时间的有效性极差的人。比如我有大量的想法都没有投入实践,只是在嘴边说了说。我总觉得自己的才能突出,不需要太费力去思考,因此对不少问题都是浅尝辄止。我总觉得自己只要在关键时刻一努力,事情就成了,可从没这么干过。”

正是这种懒散的态度,罗伯托没有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定义,也没有改进自己做事的效率。甚至他并不情愿去提升时间利用率,或者去计算时间产出。他的时间充满空转,直到后来他发现自己在机构中并不受重用了——有两到三年的时间,他没有拿出过硬的研究成果。

管理者的时间产出,体现在他主动对时间的利用。罗伯托后来明白重要的人物是如何体现自己价值的。他们并不是直接去控制自己的下属,驱使其拼命干活,而是通过主动接触增强团队对时间的有效利用。他要懂得利用别人的贡献,然后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无限的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不在于你个人的贡献有多大,效率有多高,而是你的价值传递有多少。管理者的时间效率体现在对团队时间的管理上,而不是只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你要主动地接触一切关系人,把他们的工作纳入自己的时间规划,与人共享信息,并且提高企业的“单位时间产出”。

高效的管理者更加重视自己的碎片时间。“碎片时间”是我们每件事情连接点的时间碎片,两个会议之间,去机场的路上,在等候晚宴的时候,或者刚处理完一件工作,下一件还没开始……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加起来可能超过我们一天时间的1/3!想想看,是不是很恐怖?足有几个小时的时光其实是在无聊状态中被浪费掉了。管理者卓越与平凡的区分标准之一,就看他能不能把这些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时间没有代替品,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因为它对每个人都是有限的,一旦流失,不可再生。对企业管理者,时间计划就更为珍贵。你得将时间管起来,再让时间发挥它的效力,让工作变得高效,也让企业拥有雄厚的时间资源。有了完善的时间计划,再加上对目标的精确管理,管理者就能从容地应对复杂的企业事务。

3.让每分钟都是有成就的

在不同的时间设定不同的目标。对工作目标要明确设定:要做什么,需要多长时间做完?企业的奋斗方向和各部门的努力目标是什么?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注明优先级,划分出终极目标与分阶段任务,再将这些排完座次的目标放到不同的时间段,进行针对性管理。

让自己的时间与别人分享。不要成为或企图充当时间的“独夫”,要善于与别人共事。越是高级管理者,就越应明白——个人英雄主义不适合今天的团队。一个人的效率再高,也敌不过一支优秀的团队。所以,把自己的时间拿出来,更多地用在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上,每分钟的成就将成倍增加。

对工作进行重点管理。根据“二八定律”,把80%的时间都用到20%的重要工作上,重点处理关键业务和主要事项,加大这些工作的产出效率。应该为自己树立一个“重点管理”的观念,每天都优先处理重大和紧急的工作,别为其他琐事分心。

不要让无关人等打扰你。当你开始工作后,一定有人来干扰你。他们或是拜访者,或是无关紧要的应酬邀请。对这些不必要的事情,一定要勇于拒绝,别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些事情上面。对管理者这是一条铁律:要有勇气拒绝那些浪费你的时间资源的人和事情。

遇到问题迅速和主动沟通,不要浪费时间等待。提高时间产能的另一个方法,是提升我们的沟通效率。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你要积极和主动地通过沟通解决问题,节省时间,而不是对问题坐视不理,使时间白白流失。简单说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

改进管理流程,优化时间安排

在华盛顿分局的特工培训部工作期间,我和哈罗德制定了一个鉴别联邦调查局内部“人浮于事”的时间分配标准,并被fbi一直应用至今。

如果一名联邦特工不得不把自己30%的工作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内部的不和与摩擦、权限之争、合作障碍和内部危机公关上,那么这个部门便人浮于事,难有高效的工作。

如果一名联邦特工在超过30%的工作中觉得上司会妨碍自己,且总与上司发生碰撞和冲突,没有充分的工作自主权,并且需要自己花费同样多的时间去向上司解释,才能继续自己的工作,那么这个部门的管理者就是不合格的。

有很多次内部会议都因为烦琐和低效的工作流程发生过争吵。为此我们又浪费了一些时间,不得不在重复的浪费中努力找到正确的方法,通过总结管理流程的得失,寻求改进的策略。后来,在有50多名调查局的部门主管参加的会议上,我告诉了他们几个改进管理流程的原则:

第一,所有的流程都应该拒绝时间浪费,把时间视为黄金资源。

第二,将重要的工作安排在黄金时段进行处理。每一名管理者都应该先把当天最重要的事情处理好,把它们放到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段。

第三,懂得如何能简洁合理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一小时的工作附加投入更多的时间。我发现许多联邦特工习惯于把简单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再去解决,并告知这是上司的命令。但结果是简单问题被复杂化了,耗费了更多时间,而且工作难度也被增加。当然,增加最多的是经费支出。

第四,管理者充分运用自己的长处,去做自己擅长的工作。不要把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拿过来——只是为了一个抢功的心态,就强硬干涉下属工作,是损人不利己的不明智之举。

第五,管理者需要知道授权的重要性。把精良特工组织起来,在任务中给予他们自由决定权,既节省时间,又提高了效率。管理者只要做好监督跟踪工作即可。

1.急于求成,往往浪费时间

要提高我们管理流程的效率,就得有一颗平常心。什么是“平常心”?说白了,就是淡定地对待成败的态度。对企业的工作不要着急,越着急就越浪费时间。精心规划,然后按部就班地实施计划,才是管理成功的王道。这是许多企业家从大量的失败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急于求成,就会患得患失,害怕失败。这反而导致工作的安排太过紧凑,没有回旋余地和备用时间。当突发事件或意料之外的风险发生时,管理者没有应对的空间。这时,既定的工作流程就被破坏了。因此,先放松自己的心态,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的顺序,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且让计划好的时间得到充分利用。

2.从流程中节省时间

如何从我们既定的管理流程中节省时间?这是不少管理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我的建议是——首先把工作的难易程度定义好,对难度较高的工作安排充裕的时间。比如,一个项目的策划阶段往往是最难的,因为策划有误,就意味着后面的工作全盘失败。你可以给策划阶段安排10%左右的备用时间,让企业有充分的腾挪空间把这个阶段做好。如此一来,看似整个流程总的计划时间增加了,但由于策划得力,后面的执行流程反而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原定3个月能够完成的工作,可能只需要2个月即可圆满交付。

在行动过程中如何节省时间?关键在于我们对困难的预估程度。工作流程开始之前,就要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预估和准备。当难题发生时,你就能全心全力地寻求解决之道和执行替补计划,不至于苦无头绪。这时,在常规的计划时间内,就可以把麻烦解决。通过优化时间安排,我们的工作流程也得到了改进。

节省我们的会议时间

不少企业家都向我反映:“我的会议实在太多了,多到了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拿来开会的程度。”还有的管理者苦恼地说:“我感觉自己被会议绑架了!”的确,公司的高管惊讶地发现,作为企业的掌管者,自己其实正被无休无止的现场和电话会议夺走了大把时间,用来集中思考的机会少得可怜。可是,他们也一直没有制定明确的规则来控制这些浪费时间的会议。这和管理者没有分配好自己的个人时间和工作时间是同步的——自己和企业的公共时间都被会议吞噬了,更不用说这些会议中的大部分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它们是平庸和低效的。

会议过多是企业的管理流程不健全的表现。如果开会成了一名管理者日程上的主要内容,说明这家企业的决策分工不明确,机构设置也有问题。因为本来可以由一个部门或一个职位解决的问题,却总需要多个部门和多个职位联合商讨作出决策。职责不清是会议太多的主要根源。但对这个弊端,少有企业意识到。它们可以高效地管理资金,但在管理会议时间上无所作为。

1.冗长的会议是“管理之癌”

英特尔公司的前任ceo安迪·葛洛夫对会议痛恨入骨。他说:“人们正在互相偷走对方的时间。通过开会的办法,人们把同事牢牢绑在狭窄的会议室内。在这里,除了吵架和沉默,我们什么都干不了。”

一些冗长的会议长达数个小时。葛洛夫举了一个例子:为了商讨客户临时改变的合同要素,英特尔集合了7个部门的负责人,在4层会议室从上午10点半待到下午4点。这些时间浪费造成的损失是极大的,不必要的内部会议占用了部门负责人本应与客户沟通的时间,且到最后也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因为这么简单的问题本该由既定的一些合约规则解决,不必如临大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