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警察就像记者 - 娇萌鬼妻:任先生来破案吧 - 沐惜羽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53章警察就像记者

倪雨菲决定,还是再次找到龙贵云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龙贵云一直以为丁程宇和李丽萍是夫妻。从租房那天到8月2日,50多天里,龙贵云没看到有丁程宇的家人或朋友来过,只看到过李丽萍的父母来过,“那个女的的父母在附近一个驾校做饭。”龙贵云说。

在龙贵云的记忆中。丁程宇和李丽萍的关系“还可以”,“以前冇听到他们有什么吵闹”。至于丁程宇和李丽萍家里人的关系,龙贵云称“不大清楚”,但就他所见,“也没什么特别”。

8月2日凌晨,李丽萍的父亲失去了2个女儿、一个外孙,女儿李丽萍身受重伤。事后,警方认定的嫌犯是消失了的丁程宇。这个不多话的人,迅速被公安部通缉,印有他照片的通缉令迅速张贴到城乡的大小街道、犄角旮旯。

8月2日事发到8月23日,龙贵云一直跟随警方一起行动,“认人”。龙贵云也认为通缉令上的照片不是很像丁程宇。8月22日,龙贵云的哥哥打电话说他们的父亲身体不大好,龙贵云才匆匆赶回。

有人说8月2日凌晨3点左右,丁程宇在按摩店外站了一会。但龙贵云没看到。凌晨3点,龙贵云和妻子在床上睡觉。

“没什么事,你上去睡觉咯”,这是话不多的丁程宇对龙贵云说的最后一句话。龙贵云记得很清楚。

这是8月2日凌晨5点40左右。

丁程宇说这句话之前,龙贵云的妻子听到楼下“砰砰砰”响,觉得不对劲,推醒了龙贵云,让龙贵云下去看看。龙贵云下到楼梯的一半,看到了“好像是从卫生间出来”的丁程宇。因为光线的原因,龙贵云没看到丁程宇脸上的表情。丁程宇也看到龙贵云了。

“没什么事,你上去睡觉咯。”丁程宇对龙贵云说。龙贵云记得丁程宇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很平静,像真的没发生什么。龙贵云犹豫了一下,按丁程宇所说,上楼了,但没马上睡觉,还是觉得不对劲的他拿出手机拨了110。

龙贵云是8月2日早上7点多到的望城县警察局。早上7点左右,警察到了新月小区西城路93号。兵分两路,一路到楼下查看,一路上楼把龙贵云直接请到警车去了警察局。龙贵云记得到望城警察局后,有警察指着110接警中心的接警记录问他:“5点47报警的是你?”

龙贵云知道他家楼下死了6个人,是8月2的上午9点左右。龙贵云说,警方确认不是他犯的案后,把他家一楼发生的惨案告诉了他。

龙贵云说,他听了后“很后怕”。认为他得以逃脱一劫,可能是因为他平时对丁程宇还不错。

再次听完龙贵云的叙述,倪雨菲和路荣轩也都有些饿了,他们找了一个小馆子,点了两碗面,决定吃完再继续调查。

路荣轩真的很有“男友力”,点餐,去给倪雨菲买水,然后还亲自去端面放到她面前,还为她放调料,他已经掌握了倪雨菲的口味,这让倪雨菲很是幸福。

“雨菲姐,我们就这么找人走访吗?不用其他方式?”路荣轩边吃边问,他对倪雨菲的能力是绝对相信的。

“这是我的方式,小路,其实,警察有时候就像一个记者,我们都是通过某种方式,找出事情发生的经过,但是又不能只听一面之词,那就必须找到更多的当事人,那样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故事,我们也才能根据故事来判定我们需要的证据和线索,适当的时候,这些受访者还可以成为证人。”

路荣轩点点头:“你这个比喻很恰当,所以,我们要像听故事那样听相关的当事人讲述才行。还有,以后啊,我就把我们破的案子写成书!”

“嗯!好主意!你的文笔那么好,不写可惜了!不过,最好把我写成女主,怎么样?”

“那当然!你的故事多精彩啊!”

“呵呵呵……”倪雨菲开心的笑了:“也许是因为我的性别吧,我总觉得除了破案,我希望把犯罪嫌疑人犯罪的心理历程都调查清楚,那样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人生的阅历,以后,我还想往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去努力呢。”

望着倪雨菲一副认真的样子,路荣轩心里对她的好感又增加了不少,她看似一副大大咧咧刁蛮的样子,却是胆大心细的女人,有理想的女人。

“雨菲姐,你的想法太好了!以后我们一起研究,一起写一本研究犯罪心理的书!”

听着路荣轩对自己的赞善,倪雨菲心里可美了:“真的?那真是太好了!”

吃饱喝足,两人又开始展开了调查。

8月2日惨案的受害者,除了李丽萍的亲人、按摩女外,还有准备接手这个按摩店的王某。案发前半个月,“康乐15元按摩店”门外墙上贴了张转让启事。启事上留的电话,即是李丽萍的。8月1日晚,王某来谈打店事宜,住在了店里。

据称,李丽萍的几个姐妹都在这种偏僻小区开按摩店。因为出头办事的都是李丽萍,新月小区不少人认为丁程宇是吃“软饭的”。

8月2日上午,锁定嫌犯是丁程宇后,有一路警察曾经到了桑植沙塔坪乡大庄村大庄组。

于是,倪雨菲和路荣轩也到了丁程宇老家,在家的是丁程宇的大嫂李梅芝。

她记得警察大概是下午4点左右到的,“都出了一身大汗,光着上身,衣服拿在手上”。

丁程宇的家离马路有步行近30分钟的距离。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在林间蜿蜒而上,直抵山上的大庄组丁程宇及其兄弟家。

8月31日下午,大庄村大庄组马路边的小杂货店门口,有村民给记者指去丁程宇家的路:就一条路,你直走就是,旁边的岔路你不管,这条路你走到底就是丁程宇家了。

丁程宇兄弟姐妹五人,丁程宇是最小的。大哥14年前去世。二哥丁程池今年52岁,一直单身,和他共住在祖屋。两个姐姐嫁在外地。

张家的祖屋是一栋木房,丁程宇的大哥结婚后,紧邻着祖屋另外造了个木房。

李梅芝说,她看到警察的时候“吓了一跳”,尽管她不相信小他20岁的小叔子是杀人嫌犯,但她还是接受了警察的说法,“警察局的讲是他,那肯定就是他”。

很快,丁程池也回来了,他也对弟弟丁程宇涉嫌杀人感到不可思议:真找不到他会杀人。“找不到”是他们一带的方言,意思是“不知道”。

李梅芝的小女儿、丁程宇的侄女小丁程宇4岁,是个聋哑人,侄女婿是入赘上门的,在外打工。侄外孙张启洪对小爷爷丁程宇感到很陌生,只记得7月底,很少打电话回家来的丁程宇在电话里要侄外孙“好好读书”。

大庄村,丁程宇的本家以及别姓村民都对丁程宇涉嫌杀人感到很震惊:他会杀人?他在家里很老实的,连话都不大讲。

丁程宇的通缉令,有一张照片,是丁程宇捧着写有他名字的牌子的。这张照片是集里派出所提供的。2005年,集里派出所曾在“登记三无人员”的时候,给当时租住他们辖区的丁程宇作过记录。这段经历,被外界传为丁程宇曾在浏阳被拘留过3天。

丁程宇的大嫂李梅芝说,要不是公安这次来,她还不知道丁程宇几年前“被抓过”。李梅芝说,很少回家也很少打电话回家的丁程宇也很少讲他在外面的事情。

李梅芝家堂屋墙上,电视机的后面,用木炭写了几个电话号码——木墙上的灰尘、颜色一致,看不出有擦或抹的痕迹——这几个电话号码没一个是丁程宇的。

李梅芝是17岁嫁到张家来的,当时,丁程宇还没出生。李梅芝记得丁程宇的年龄是41岁,而不是通缉令上的39岁。“搞户口的时候,把他的年龄搞错了”。李梅芝有个半岁即夭折的儿子。这个儿子如还活着,和丁程宇是一样大。

丁程宇1岁半的时候,母亲去世。

虽然中国传统里有长嫂如母的说法,但丁程宇的大嫂说她“没带过丁程宇”,“是我公公带大他的”。丁程宇的母亲去世半年后,李梅芝的大女儿出生了,2年后,聋哑的小女儿也出生了。李梅芝“个人(自己)都忙不过来”,没时间帮公公带一把小叔子。

丁程宇的父亲是个老贫农。“当时就是因为他特别穷,才让他入的党、当的村干部”。李梅芝眼里,公公是个很胆小的人,“一片树叶掉下来,都怕打到脑上”。和丁程宇父亲同一辈份的大庄村村支书说丁程宇的父亲“管教非常严”。

李梅芝说丁程宇其实也蛮可怜的,“山上,别的小孩,不是年龄太大就是年龄太小,要不就是女孩子,没人跟他玩”。

丁程宇读书的小学在离他家步行40多分钟的山下。上学、放学,也都是一个人在山路上。

丁程池记得丁程宇读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辍学了,“家里穷,没钱给他读书了”。

很少有人记得丁程宇少年和童年具体做过什么事了。

大庄组山下的沙塔坪乡,有个叫蔡国语的丁程宇的远房表哥,蔡国语跟丁程宇的接触很少,蔡国语记得,小时大家一起玩耍,丁程宇总喜欢自己躲在一边。“有时,有人说他没用之类的下流话骂他,他也没表情,只是平静地看对方一眼就走掉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