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二征南姜
盛珩廷心想,姜国所在的那块大陆虽然版图大,但也是个环海的地域。真遇见大军了,他招来海水一样能敌千军万马。
父王和爹爹跟着出征,只让他们留在原始森林外的安全地带便好。爹爹能探查到姜国所在那是最好。若探查不到,他便安排人送爹爹和父王回大盛。他们再带军深入森林探寻一番。
盛珩廷长舒了口气,端起酒杯敬道:“爹爹、父王,孩儿让您们费心了。”
暗夜也立刻端起杯,神色凛然地跟着敬酒。
云泽勾唇一笑,与盛遂一起端起酒杯,跟儿子和小四碰了碰杯。
“如果没你们这档子事,我跟你们父王也是准备出游一趟的。”
云泽笑望着盛遂,“去哪不是玩呢!再说我还没去过姜州郡呢。”
盛遂宠溺一笑,夹了一块糖醋排骨,放进夫人碗中。
“夫人想去哪,咱们就去哪。”
盛珩廷看着他爹爹眼里容不下第二人的样子,撇了撇嘴。抓起筷子也夹了块排骨,放进暗夜的碗中。弯眼灿烂一笑。“小四吃排骨。”
翌日,皇帝犹豫再三,最终在太子的坚持下,还是同意了二次出征姜州郡大陆的事。
上次一战回来,太子就闭门了好几天。虽然看太子似乎没什么问题,但皇帝总感觉心慌慌地,生怕皇孙儿遇见什么危险。
监察院院使叶辰也主张还是应该追查到姜国所在,毕竟这么大一个隐患,留着不处理,怕是会遗祸后人。
皇帝再三叮嘱好太子注意安全,又加派了一队影卫贴身护卫。这才同意太子带军二次出征南姜。
唐十三作为东宫专职影卫长,自然是要跟随殿下出征的。他接管了皇帝加派来的一队影卫,安排好野外护卫工作,毕竟此次出征,他们还得重点护卫着安亲王与王妃。
唐十三还是挺喜欢跟着殿下出征的。还能时不时体会一把当将军对阵军前的感觉,真是威风极了。
两日后。
晨曦在宝蓝色的天边绽出一道金光,护城河上的铁绞索哗啦啦地放开,城门被打开。门枢发出“嘎吱吱”地声响,唤醒了宁静的京都城。
今日城门开地比往日都要早,一队车马行出城门,与城外恭候多时的兵马队伍会合后,一同向着南边而去。
云泽开心地坐在马车中,抬手卷起车帘,望着窗外的景色。他就喜欢在家赚钱,出门游玩。
盛遂看着他家夫人一脸兴奋地样子,温柔笑道:“有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或者特别想吃的吗?”
云泽思忖了会,转头望向他家王爷。
“王爷你听说过榴莲吗?”
“流连?”
云泽兴奋地点了点头,“是一种又臭又甜又好吃的水果。”
他找了榴莲十几年,还没发现哪里有这个物种。不知此次去姜州大陆会不会发现新的热带水果!
盛遂听着他家王妃的叙述,十分难以理解地扯了扯嘴角。这种味道他真的……体会不来。
兵马冽冽行过官道,扬起一路烟尘。
盛珩廷与暗夜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地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前端。唐十三身着轻铠,带领一队影卫骑马护卫在侧。后方骑兵看顾着安亲王的马车。
车队中的太子麾旗随风招展,引得路过的百姓们驻足避让。不知军士们又要去守护哪里的安宁,驱逐哪里的侵略者。
百姓们知道,前方带队的那位威风凛凛的统帅定然就是太子殿下。那是他们心中膜拜的英雄,他们未来英明神武的君王。
百姓们忍不住振臂高呼:“太子千岁!太子千岁!”
盛珩廷此行出征,带的兵马并不多,他们原本也是去探查,所以带的是监察院七处一部分铁骑。他们这一队人,可谓是轻装上阵,日行百里。
两日后便到达南境,登船渡海,到了南姜大陆。
姜州郡守城军早早在海港码头候着,恭候太子殿下的莅临。葛布将军热情地迎上前来,掀袍一拜。
“拜见太子殿下!安亲王!”
盛珩廷摆了摆手,笑道:“葛将军又圆润了。”
葛布站起身,大咧咧地哈哈笑着,摸了摸自己那肥肥的肚腩。“守城不像出海,都快闲出屁了。”
盛珩廷挑了挑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葛布挠了挠头,“城里百姓也不多,但也有许多卖货郎经常往城后深山里走,说是寻些山珍来卖。我让人跟着去林间探过,但后山深处有片迷瘴,再往里就过不去了。”
盛珩廷点了点头,听着葛布汇报着近来的一些发现,和城市治理情况。决定先让军队进城驻扎下来,好好休整一晚,明日再进山探查。
姜州郡的城池不如大盛的主城繁华。夜幕微垂,繁星点点。街市上的灯笼悬挂在门檐下,将街景隐隐照亮。
盛遂陪云泽溜达在街市中,品尝着当地各类特色小食。盛珩廷和暗夜则跟在他们身后,陪着爹爹和父王闲逛。
毕竟他们还不能忘记,爹爹出山主要是为了出来玩的。
云泽停在一家小店门前,鹅黄色的灯笼下,店老板正在门前蒸炉上制作着餐食。只见他抽出一个铁制蒸盘,刷上浅浅一层油。抄起一边的长柄铁勺,舀了一勺米浆浇在铁盘上。
老板熟练地端起铁盘快速晃动,让米浆平铺在蒸盘上。转身在一排料碗中,每样都舀了一小勺料,倒进米浆中,快速搅开。然后将铁盘推进蒸笼中。
云泽转头对着盛遂弯眼一笑,“咱们去尝尝这个。”
盛遂点了点头,对着老板要了两份小食,便揽着王妃的肩,自顾自走到门檐下的简朴餐桌前坐了下来。
盛珩廷今晚的主要任务就是付钱,他数了铜板,投进老板桌前的钱匣中,拉着小四一起到屋檐下入了座。
云泽望着这悠闲安适的街市,欣慰地笑道:“看来姜州百姓还挺适应大盛管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