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回乡 - 穿越奋斗之幸福生活 - 流星下的愿望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三百六十七章回乡

和李大贵事先打了个招呼,让他有个心理准备,李安喜这才决定回李家村,这么些年,一直住在县城,和村里人的联系越来越少了,要不是李家经常有大事情,会回去几次,剩下的也就只有过年才能回去一次了!

本来这次回来就不准备再在县城住了,县城的院子也小,住这么一大家子人也挺挤的,只不过嫌麻烦才没有换住处,这次的东西不用多带,到京城以后都需要重新添置!

除了交代生意之外,这个消息还必须要告诉李青山这个大爷爷,不过这就不是李安喜出面了,而是李青山亲自去说。

这几年的时间,李青山的家具铺子俨然是芷溪县城最大的家具铺,每年挣得钱也不少,两家又同时在县城,平时的联系是最多的。

这个事儿自然要最先告诉他,所以在下了这个决定之后的第二天,李青山就上李青峰家里去了,本来这兄弟两个就经常聊天,对于李李青山的到来,李青峰一家子也没觉得有什么。

可是当李青山说明来意之后,李青峰的心瞬间开始颤抖:“青山啊,你这一次去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来一次,这不去不行吗?”

“唉,大哥,孩子们都是这意思,你说说,我都这么大岁数了,一点都不想往外面跑,可是孩子们都走了,我们老两口留这边还有啥意思,孤孤单单的!”

李青山也没办法啊,谁能想到老了老了,还会有这么一趟远行,老哥俩就是不想分开也没有办法啊!

“行,就这样吧,还不都是为了孩子,说不定啥时候我就和你一样,也去京城了呢?也不是没有可能!”李青峰很快也接受了这个事实,没办法,这就是生活。

带给你酸甜,同时也有苦辣,有欢声笑语,也有不舍离别!

兄弟两个也都是活了大半辈子了,真是以后分开,不定能见几面呢,很珍惜这一段时光:“这样啊,我和老大他们商量一下,你不是要回村里吗?我和你嫂子也回去,让孩子们在这里忙活着,反正铺子里也用不着我!”

李青峰这边的家具铺子现在有很多的学徒,都是李安松兄弟几个在领着干,由于家具的样式多样,吸引了很多很多的人,甚至有外边的人大老远的跑过来买。

他们的铺子规模也是越老越大,会有很多外地人来这里买家具,然后运到别的地方售卖,虽然生意这么好,李青峰一家也没有要出去的想法,因为李青峰知道,家里的几个儿子都不是做生意的料子。

在县城能开起来铺子,还主要是李青山一家的帮忙,主要是有李安喜李慧等在后面出谋划策,李安松几兄弟也就是有手艺而已,有多大的能力就干多大的事儿,他们有自知之明。

当然,如果为了一大家子,他们这一脉的团聚,到京城开铺子也不是不可能,只不过不是现在而已。

而为了这段时间能够好好相处,李青峰临时决定和李青山一起回李家村。

“大哥,太好了,咱们一起回去!”李青山哈哈大笑,李青峰是他离开时最舍不得的人,能多相处一段时间,他十分乐意。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每年李家人都会进入腊月之后才回家,这次回来比往年早很多,所以对于李家人的返乡,村里人还是挺惊讶的,不过在知道原因之后,众人心里五味陈杂。

“李家都要去京城了,那是什么地方啊,到处都是大官,都是有钱的!”

“那可不是,真是多亏了李家,咱们有这么好的日子过,本来咱们就觉得,人家李家出了当官的,又有钱,了不得啊,谁知道,这都要去京城了!”

“咱们这辈子估计都见不到京城长啥样,估摸着街上都是好东西,人们穿的肯定都是穿金戴银,那首饰都是咱们没见过的!”

......

众人遐想连篇,把京城看做了是一个高不可攀,永远不可能见的地方,那里的人都是富贵人,随随便便挑一个出来,镇上所有人都比不上。

其实也是大家太理想化了,每个地方都有富人,也有穷人,不过村里人不这么想,在他们的意识中,京城就是最富贵的地方。

最近李家村又有了议论的话题,那就是李家带来的要搬家到京城的消息,不管是羡慕还是嫉妒,反正在李家人面前,他们只说夸奖的话,那些小心眼的人现在只能心里想想了,毕竟还要靠李家吃饭呢。

每次李家人回来,还不等李安福上门拜访,李永富就直接来李家了,在他这个村长心里,李家是真正的朋友,也是恩人。

就李永富来说,现在他们家的田地每年都种大量的药材,有李家当初找好的关系,每年到收获的时候,一品药铺都会派人过来,不说别的,只这一项收入,他家里也攒了不少钱了,现在家里适龄的孩子也都上了学堂。

他的儿子儿媳们在砖窑场也都成了不大不小的管事,每年还会有一部分分成,日子别提多美了。

进李家门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哥啊,你这去了京城,以后咱老哥俩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了,还真是舍不得!”

都是大男人,太煽情的话说不出来,但是从眼神里,就可以看出来对对方的不舍,李青山也是。

回村里,能说话的也就是这几个年纪差不多的人,这其中,也就李永富能说得着话,作为村长,见识自然比其他人广,所以李青山很和他很有共同话题。

“就是要去京城了,所以今年回来的早点,回来好好和你叙叙旧,要不然以后说不定就没机会了!”

“是啊,老哥啊,你看看,咱们都这么大岁数了,也没有多少年可活了,你这一去,不知道要多少年呢!唉,到咱们这个岁数,没事就爱瞎想,就喜欢和老伙计们聊聊天!”

“你说的没错,今年已经回来过一回了,咱们村里现在怎么样?日子都行吧!”李青山到底对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小村子十分关心。

说到这个,李永富就有说不完的话:“好着呢,你没看看,就这几年,咱们村里哪家不是一间间的砖瓦房,每人一间还有剩余,可让别的村子眼馋了!”

“还有咱们村的小伙子,个个都想嫁过来,姑娘们也都找到了好人家,到那以后,还不能受气,要不然你看看咱村里人,去几个就让他们一句话都不敢说......”

李永富还举了几个例子,李家村的姑娘嫁到别的村那都是低嫁,倒是有几个姑娘嫁过去以后,婆家人不当回事儿,还给李家村的姑娘气受,不是干这个就是干那个,还挑剔的不得了。

这还了得,李家村可不是原来的李家村,穷的一句话都不敢说,现在大家伙底气足着呢,姑娘回娘家的时候虽然没说,但是家里人看出来了呀,叫了几个人过去,给他们警告了一番。

他们不听,那有办法,他们有理,可以分家啊,反正娘家现在不缺钱,只要婆婆敢让分家,他们立马就能给姑娘盖一座砖瓦房,有钱就是有底气。

姑娘的婆家自然没有娘家有钱,这下子,一句话都不敢说了,人家话已经撂这了,该干的活干,不该干的不能偏心,让人家姑娘干,要不然就分家。

自从发生了几件这样的事儿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把李家村的姑娘不当回事儿了,现在不管是李家村的人,还是嫁出去的姑娘,底气足着嘞!

“哈哈哈,好啊,咱们村的姑娘就该这样,有点气势,要不然就被欺负了!”李青山听完哈哈大笑。

他就喜欢这样,这让他想到了自己的姑娘李吉祥,刚开始还不就是没底气,他们娘家人也不敢过去撑腰,现在不一样了,沈氏也不敢蛮不讲理了,害怕李家人啊!

“人啊,就是这样,逢高踩低的,要是以前,咱们也没有底气找上门啊!”老哥俩回想起来那艰难的岁月,确确实实很难熬。

他们年轻的时候,日子难过着呢,娶个媳妇儿真的不容易,谁也不愿意嫁到这么穷的村子,要吃的没吃的,要穿的没穿的,娶个媳妇儿恨不得供起来,即使是这样,也吃不饱。

现在呢,完全颠倒过来,十里八村的姑娘家挤破了脑袋,想嫁到李家村,享受好日子。

要知道,李家村现在可是有自己的学堂,从外面请来的夫子,学问好的不得了,就是人家只收自己村里的孩子,别的村要是想上必须有关系,要不然人家是不收的。

所以大家伙挤破了脑袋想来李家村,只要自家的姑娘成了李家村的人,自家的孩子也就能上这么好的学堂了,不只是离家近,夫子学问好,并且学费还低。

老哥俩聊着这么愉快的话题,时间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

再说说女人这边,胡氏几妯娌跟着回来了,不过留了好几个丫鬟下人在那边,照顾李玉荣李玉斌几个人的生活,因为他们还没有放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