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至死含冤
何静把问题解决了,李跃很失落,本来他已经听到了消息,说是何静这次在学校发表的稿子出了问题。但是来了之后,却发现何静正在改自己的错误,如果自己再强行挑毛病,或许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李跃只得放弃现在的这个策略,然后把目光转向别的地方,就看自己拜托的那两个女生是否能够真的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站在他这一边。如果那两个女生可以在何静面前阴阳怪气地骂江敬岳,让何静没办法面对,从而说出来口不择言能被抓到把柄的话,他的计划就算成功了。
这个计划还没有实施呢,李跃就得到了新的消息,这个消息让他振奋不已。这不仅仅是能进一步把江敬岳朝死路上逼的一个把柄,而且能确定,如果他的情报到最后是真的,他的猜测也是真的,那么江敬岳到最后真的会吃不了兜着走的,他或许还能拿一个重大立功表现。
李跃得到的消息是——江敬岳在美国是有妻子的。他在美国结过婚,结婚的是偷渡到美国的一户人家,后来在那边生根发芽,在唐人街做成了生意,江敬岳结婚的对象就是这户人家到美国的第三代的独生女。
也就是说江敬岳的妻子是,但是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美国国籍了,对的事情了解的也不多。
之前没有人知道江敬岳还有这么一位妻子,主要是因为江敬岳回国之后,就没再和美国方面明地里联系过。
被扒皮出来,是因为江敬岳在有预感自己要出事之前,给妻子拍过去了一封电报,这封电报被审核了很久,到最后也没有发出去,反倒是被省里的相关部门压下来审查。
省里的部门压下来审查也并非是没事找事,只是按章办事。发回来要求原单位审查的意思是,这封电报有问题,需要你们原单位自己做好内部审查,然后出具一份报告,最后上交到相关部门,根据你上报的情况才确定要不要发出去。
这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发回原单位审查也是为了不冤枉好人,不造成误会。
可这样一件事,在李跃的手中,就完全的变了味道。
他巴不得有这样一个机会往江敬岳身上泼脏水,江敬岳身上的脏水越多,何静就越会沉不住气,那么他扳倒何静的机会就越大,这笔账算起来可以说是相当划算的,他没有理由不动这个心思。
于是,江敬岳迎来了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光。已经断断续续的折磨了他四五个月了,如今天气渐冷,他越发觉得难受。恐怕这天气会把人给冻伤。
发出去那份电报的时候,江敬岳也想到了电报发不出去的后果。他发那份电报没什么别的意思,只是对妻子的一个告别。
当年他执意要来的时候,妻子说孩子年龄还小,受不了游轮几个月的奔波劳累,所以不方便和他一起回,等到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她等着丈夫来接她和孩子。
江敬岳的电报里说的只是自己回不去了,祖国虽好,可人性还分善恶,自己落在了恶人手中,怕是回不去接他们了。
江敬岳还在电报中说,让他们在美国好好生活,有机会的话,再给孩子找个好爸爸。
他觉得这样的一封信,就算是被扣了下来也没什么。这只是一封家书,又不是什么居心叵测的间谍信笺。
可是他忽略了想置他于死地的人的过度解读。
于是,那封本来很正常的家书就落在了李跃手中。李跃说这是江敬岳证据,里边的内容就是告诉美国人,如今强大,让美国人不要来。
把一封家书解读成了阴谋,江敬岳本来还想解释一番,但是看到李跃那得意洋洋的样子,他心中鄙视了一番小人得志,连解释都懒得解释了。
接下来江敬岳面对的,就是无休止的辱骂和劳动。他干的劳动,是把校园中花坛里的土全部挖出来,然后再全部填进去。李跃管这个叫做改造土地,并且叫嚣道:那没有别的理由,还是因为折腾的不够。”
江敬岳在冬日里撑着没有倒下的原因是——他觉得,或许这一切,等到过完年之后就会好吧?春天总会给人希望的吧?
可是那个冬天,当江敬岳看到那些人开始冲到别人家里,顺手牵羊藏好东西、还在他们这些面前偷偷炫耀的时候,他觉得年都没有了。
这让他绝望,从骨子里渗出来绝望。他犹然记得小时候和祖父祖母在家里祖宅过年时候的样子,会敬祖宗,还会磕头拜神,还会贴年画,还会贴对联,还会放爆竹……他后来长大了知道都是假的,知道祭祖宗不过是表达一种思念,桌子上的贡品祖宗也不会真的去吃,知道了爆竹挺危险的,也有些遗憾爆竹里的火药被拿去轰开了的大门,还将一切变得开始千疮百孔起来……
但是他依然热爱,依然记得年是他最留恋的时光。
如今,年都没有了呢……
打垮自己的并非是坏人的凶恶,而是心中的美好被糟践的一点不剩。大年三十的晚上,江敬岳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曾经最留恋的日子里。他撑不下去了,他可以做到闭目塞听垂头认错,却还是捂不住那一颗滚烫又向往美好的心。
大年三十,江敬岳上吊而亡。
血性的少年连自己的性命都不懂敬畏,更别说是别人的性命。江敬岳的死被说成是一场巨大的胜利,把昧着良心当做常态,明目张胆把死因写成畏罪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