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不留把柄
李跃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愁眉苦脸说道:“我也是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我本以为,让何静看到了江敬岳走资派的嘴脸之后,她能放下之前的错误,能够看我一眼。可是没想到她更加的讨厌我。”
说罢,他又恨恨地说:“有段时间,我真的想把这个女人也拖下水,其实找她宿舍的几个女生那么一联合,编排她几句话,这事儿也不是不能成。可是到最后我一想起来若是真把她给拖下水了,她得跪着挨打,站着也得挨骂,我这心里就难受,下不了那个心。现在啊,就算是要整她也不行咯,人比我现在还红。”
“就是,我说老大你就不应该心软,你心一软这事情就变了。你想想,如果当时你趁着江敬岳的事情把她也给整进去,以她家里那条件,肯定是从小到大没有怎么受过委屈的那种,被你随便那么一折腾,还不得想想你能不能得罪,你再来个英雄救美,假模假式地想办法把她给弄出来,让她和江敬岳划清界限,捞个人出来也不难,你的美事儿就成了。”姓范的是个机灵鬼,这么一说,真的把那李跃说的心里猫抓一样的难受,他觉得自己之前还是太仁慈了,就应该像姓范的说的这样,用点小手段,或许事情的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说也白说了,机会都已经错过了,哪里还会重新再给我什么机会。睡吧睡吧,我看你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看来我这辈子是没有什么福气得了那个女人,想想这心里就不舒服。”李跃也看出来了,这一众人说的热闹,但真正心里有主意的可是一个都没有,与其在这里耗费这种功夫,还不如早点睡觉,明天还有体力活要干呢。
“嗨,你这人,一看到难处就放弃,这怎么行?现在是没什么机会,但是你别忘了,她何静不是什么狠人,正经路子我们玩不过她,但是算计的话,她何静给我们提鞋都不配。你等着瞧吧,这路还长着呢,到时候我们肯定能周到机会,把这个女人钉死到那。”姓范的嘿嘿一笑,表示这件事并非没什么希望。
一说起这个李跃的心思又活泛了,好歹是自己心心念念了半年多的人儿,也不会说放弃就放弃,他忙问范室友到底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事儿有点转机?
“你想啊,她不是写文章嘛,你就盯着那文章,找她的错。我就不信她作的所有文章都挑不出来毛病,这里是个突破口。还有啊,现在江敬岳在受苦,我觉得她应该也知道江敬岳现在的情况。我们这闹腾的最厉害的几个,也有她们宿舍的人,没事儿让她们宿舍那俩丫头在她的耳朵边说一些江敬岳的事情,怎么难听怎么说。她要是对江敬岳还有那么点情谊,不管是私情也好,师生情也罢,我就不信以她上次冲你发火那时候的暴脾气,能管住自己不和宿舍的那俩丫头吵起来?只要她一维护,你这不就有真凭实据了,这还不算咱诬陷她。”
姓范的说的得意洋洋,听得李跃一阵子兴奋。对啊,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室友的这番话让人茅塞顿开,这没有机会可以创造机会嘛。若是她真的一点毛病也没有,那文章上肯定挑不出来毛病,就算是室友再怎么说曾经喜欢的老师的坏话,她也应该能忍得住——若是她真的和江敬岳划清了界限,那应该是别人说江敬岳的种种不是,她会在旁边附和谩骂的呀!
妙,这招是真的妙!
姓范的说完之后,宿舍的其他男生都一脸兴奋和崇拜,只有一个看起来文文弱弱的男生说:“这样会不会不太好,我们应该批斗错了的人,而不是把对的人拖下水坑然后再斗人家,这样不对。”
“你闭嘴!全宿舍人就你没血性,每次活动你都躲在最后边,打人打得跟挠痒痒一样,我都不稀罕说你。要不是都住一个宿舍,你爹的那点破事儿我早就抖落出来了。以后我们的事情你少掺和,掺和多了你看我怎么收拾你。”李跃把那人训斥的脖子一伸,连个屁都不敢放。
在还有些人没有搞清楚规矩的时候,有些人已经开始利用规矩的间歇来制造各种问题,目的没有别的,只是为了在这场新的规矩中,成功的占领制高点,获得最大的利益。
他们不惜利用,不惜扔掉良心,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总要是那个最占便宜的一个。
哪里有谁分不清楚对错,只是趁着乱的时候顺手排除异己罢了。
*****
李跃听了室友的话,如今对何静格外关注。何静偶尔也会觉得有谁看着自己如同针芒在背,可当回头去望的时候又什么都看不到,她只当自己是太敏感了,并没有太当成一回事。
她和李跃的这场斗争,说白了并不公平。她在心机方面和李跃不是一个档次的,而李跃和张娴是一个档次。
若是只有李跃一个,何静也不用怕,毕竟还有张娴会在旁边帮她,根本没必要去怕李跃这个人。
只是李跃的身后还有一个姓范的,这么一来,她何静的处境就不妙了。
经常写文的人,总是会碰上自己在关键位置写了错别字,刚好编辑和校对又同时罢工或者马虎的情况,导致最后登报发表的时候,那错字还是错字,原本一句话的意思便因为这样一个字儿完全变了一个样子。
她何静也明白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的道理,当她发现油墨印出来的校刊有一个错字没有改过来之后,她心中一凉,那个字太敏感。和学校商议之后,学校表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今已经印好了,重新印肯定是不可能的,只能把印出来的东西那篇文章的最下面,每一本都加上道歉的话,另外把每一本的那个错字都用笔抹掉重新再写。
这自然是何静一个人的事情。所幸校刊的制作成本不低,所以师范学校每班也只分了十本,一算下来,也不过一百本出头的样子,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