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知小节而失大义
第114章:知小节而失大义
在书院不过月余时间,沈辰安终于知晓为何明德书院为七国书院之首,这里的教学方法真称得上是……前卫。
书院四先生蔺行知缓步走入学堂,他主教授“义”之道。
蔺行知走入学堂,并未开讲什么高深理论,而是上来便给诸位学子抛出一个疑问。
“诸生,倘若国中发布了一条律法。
国中之宝流失于别国之中,若寻回一件国宝,奖赏千金。
若是诸生手中有一件国宝。
然后有甲乙两种选项。
甲项:将国宝上交朝廷,分文不取。
乙项:将国宝上交朝廷,收取千金。
诸生将如何选择。
次序答之,并说明缘由。”
四先生蔺行知环视学堂之中。
“由你开始回答。”
那位学子正是温培耀朋党之一。
“学生定然是不会收取金银的。
身为国人,上交国宝,何须报酬。”
四先生蔺行知,听完这位学子回答,轻抬下巴。
下一位是温培耀。
“学生自然不会收取这份报酬。
此身国中水土养育,为国连性命都能舍得,何况一件区区国宝。”
温培耀此句说的使人热血沸腾,他身旁几位学子,不禁连连点头。
蔺行知仍旧是未给予任何点评。
学堂之中大部分都是选择甲项,上交国宝,分文不取。
次序很快便轮到了姜猛这里。
“回先生话,学生选择乙项,收取千金。
学生心中自然也有热血,可为国家一腔热血。
可学生是个俗人,既然有报酬,为何不收取呢。”
蔺行知嘴角微笑,仍旧未作声。
“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竟然丢掉了国家大义。
真是败坏儒生风骨。”
温培耀其中一位朋党,开口嘲讽一句。
姜猛听得此话,倒是有些急了。
“我就不信,千金摆在你们面前,你们不会收取。”
温培耀几位朋党,还欲有所争辩。
蔺行知口中出声一句。
“课堂之中,不得喧哗。”
接下来是其余几位特招进来的,“有教无类”中的另外几位。
这几人听到了先前其他学子对姜猛的嘲讽,但是他们仍然和姜猛选项一致,都是选择乙项。
这般回答,无疑又是引得几句悄声嘲讽。
次序轮到了楚弃疾这里。
楚弃疾思虑片刻。
“学生选择乙项。
学生家中家徒四壁,母亲又患病在身。
若是能得千金,学生便可给母亲用最好的药。
同时学生也能一心精心于儒道,不再为其他事情分心。
除先贤典籍之外,笔墨纸砚皆需银子置办。
所以学生选择乙项。”
温培耀几人嘴眼之中,满是嘲讽之意。
很快便轮到了沈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