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爱情究竟是什么 - 爱情心理学 - 霍妮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爱情心理学 >

01爱情究竟是什么

破解致命的爱情迷思

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美妙的一种体验,决定了每个人戏剧般的人生,是成长经历中最基本、最精彩的情节。它是神奇的,为人们带来了幸福,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困扰。爱情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父爱和母爱有什么不同

在这本书的开头,我们先从父爱和母爱的不同说起。因为如果不知道父爱和母爱的区别,那就很难理解两性之间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请你认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什么是母爱?

◎母爱和父爱有什么不同?

◎大多数时候,为什么母爱比父爱更伟大?

对于这几个问题,想必大部分人都从未思考过,也总结不出规律。其实,这一切只是因为本能。那么,什么是本能?人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本能?这样的本能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社会生物学中,父爱和母爱分别叫作亲职投资和亲代抚育,指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整体投入和在孩子身上花费的心血。亲职投资即两性在交配前为交配而进行的付出,亲代抚育即两性为后代的成长而进行的付出。(下文将亲职投资和亲代抚育统称为亲职投资。)

那么,男性和女性相比在亲职投资上又有什么区别?多数情况下,母亲对孩子的投入远远高于父亲,也就是说,女人对后代的投入远远高过男人。你只需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便能找到答案,在大多数幼儿园门口,我们都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接孩子放学的妈妈永远比爸爸多,女性亲属的数量也远远高于男性亲属的。而且每每爆出抛弃亲生子女之类丑闻的,多数时候说的都是父亲。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与后代对男人和女人的重要程度不一样有关。女人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物质给孩子,因为孩子对女人后代数量的影响比对男人的影响更大。用亲职投资的理论解释就是,如果一方在哺乳期和养育、保护后代上投入更多,那么这一方在择偶(这里指性行为)这件事上就会表现得更谨慎一些;在后代上投资较少的一方,则会更多地倾向于多撒种。

在人类历史长河的大多数时期,绝大多数女性都会有自己的后代。而社会对男人则残酷得多,虽然他们在雄性竞争中可能会获胜,但是更可能因为竞争失败,导致一个孩子都没有。由此说来,男性的最佳策略是拥有尽可能多的孩子,但对孩子的投入就不像孩子母亲那样,给予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父爱与母爱的不同对男女之爱的影响

这里还有另一个似乎让人难以启齿的原因:有的时候,男人没有办法弄清楚孩子是否是自己亲生的。所以如果男人对某一个孩子投入过多的话,一旦出错,那么一辈子的心血都将付诸东流。这也可以看作是男人对孩子的投入远不如女人多的一种原因。

父爱与母爱的不同,注定了男女之爱在一开始就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好比,两个人合伙做生意,男方的投入大概是其总资产的1/10,甚至1/100;而女方却要付出总资产的1/2,甚至是全部。所以,在对待生意的态度上,女方当然比男方更为上心。两性关系也是如此,由于女性对一个家庭的投入远远超过男性,这让她们不得不更加谨慎。

男人和女人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男女的世界里,爱、性和婚姻,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好像同样都是摇尾巴,对于猫而言是威胁,对于狗而言则是示好。男人和女人原本就是截然不同的存在。

朱莉和迈克是大学同学,两人因一场曲棍球比赛而走到一起,之后恋爱三年,同居一年。在朱莉的心里,结婚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当身边闺密一个个披上嫁衣时,迈克却对结婚绝口不提。

有一次,朱莉无意中说:“我们结婚吧。”迈克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这时候,朱莉感到深深的挫败:为什么?为什么迈克想的和我想的不一样?

朱莉安慰自己,也许他只是事业不顺,于是没有再提。

朱莉没预料到的是,他们在她30岁的时候分手了。

很多女孩恋爱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换位思考。在她们看来,恋爱中的男人就应该像她们一样,爱上了就有着深深的依赖,之所以需要性是因为爱得太深,发生性关系之后就会越陷越深,情到浓时就会考虑婚姻。可是,既然男人和女人是截然不同的,你又怎么能用同样的方式来推理男性的行为和心理呢?

那么,我们又该怎么理解对方,从对方的角度思考,从而得到想要的结果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