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达摩,烟火和神树
不一会儿,两碗面就见了底,意犹未尽的雷思聪拔开两个酒葫芦的瓶盖,将其中一个递给华鬘,另一个他举瓶便喝。
一边喝酒,他一边抓了一把炒熟的梧桐子,细细剥了起来。
这梧桐子果然极香极酥脆,又因为加了盐巴去炒,吃起来带一点刺激性的咸,果然很适合下酒。
唯一的一点不足便是每粒太小,便纵使吃个几十粒也不感饱足。
不过好在今天下午雷思聪采了极多,这一盆满满炒出来,倒也够吃上小半夜了。
“梧桐这树真有意思。”轻轻嗑着手中的梧桐子,雷思聪微笑道,“树叶金黄,树形极美,果实还能做成如此香脆的吃食,当真不错。”
说到这里,他看向华鬘道,“小道长,你听说过‘焦尾琴’的故事吗?”
“似乎……没听过。”华鬘也喝了一口甜丝丝的桂花酒,抬头问道,“我只隐约对这个名字有点印象,这好像是一把很名贵的琴?”
“这是四大名琴之一,而且是一把很有传奇色彩的琴。”对方回应道,“相传它是东汉时期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所作的。
据说蔡邕在隐居吴地的时候,有一天偶然路过乡下一户人家,听见那家人烧柴火做饭的木材燃烧声异常悦耳,很显然这火堆里的,是一块极适合做琴的材料。
蔡邕见如此良木竟被当作柴火烧了,就赶紧上这户人家说明一二,及时将这块极好的制琴材料从火堆里抢救了出来。
那户人家也很热情友善,随后就把这块木头送给了他。
后来蔡邕果然用这块半焦的木头制作出了一把音色如天籁的名琴。
又因为做琴的木头在被抢救出来前已经被烧焦了一截,此截正好在琴尾,于是此琴便得名——焦尾琴。
那块差点被当成柴火烧掉,后变成一把名琴的木头,便是梧桐木。”
“还有这样的事!”华鬘听罢悠然神往,“那是不是有很多名琴都是梧桐木做的?”
“对的。”雷思聪点点头,“伯牙和钟子期的名字你肯定听过吧?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当伯牙鸣奏之时,钟子期能听出‘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流水’的志气,两人成为知交好友。
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便绝弦,终身不再演奏。
所谓‘高山流水觅知音’‘人生得一知己足以’,大约便是如此了。
当年伯牙鸣奏之琴,或说上古名琴,据说基本上都是梧桐做的。”
雷思聪一边说着,一边悠悠地喝酒剥梧桐子,华鬘支着下巴坐在桌子前,听得入迷了。
“大哥,这故事真有意思,你能不能再说一个?”
一双明亮亮的眼睛看着他。
雷思聪的心一颤,感觉嗓子忽然有些干,急忙起身给自己倒了一杯用梧桐叶泡的热茶,然后坐回座位。
“那我再说一个达摩祖师的故事,你觉得怎样?”他双眼带笑地说道。
华鬘捣葱似地点头。
“达摩祖师是禅宗始祖,据说他曾在少林寺无日无夜地参禅九年,以顿悟佛法。
但据说即使是精神力强如达摩祖师,在参禅数年后,依旧感觉到困意不住袭来。于是一心向佛的祖师便将眼皮取下,投于土中。
而那眼皮落于地上,立马就从土里长出了一棵青绿色的植物。
这植物的叶子气温甘香,后有佛门弟子将这些树叶采下烘干然后泡水,结果发现喝了这水的人会精神奕奕,不再犯困。
而这便是茶叶的起源传说之一。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而已,现实中饮茶文化的起源则要复杂得多。”
“但这个故事也很有趣,而且有种神话的意味。
神话传说中的神佛之力还当真是奇妙难测,他们一举手一投足的一个无意的动作,便有可能给人类历史带去久远的影响。”
“说的没错。”雷思聪拍掌赞同,“我们现在在岛上看到的一切,或许也是某些神明机缘巧合下的组成的产物。”
华鬘原本以手支颐,此时忽然心中有感,也抬起头来,昂首喝了一口桂花酒。
她的皮肤本来苍白而无血色,数口酒下去,脸颊上泛起两朵淡淡的桃花,整个人倒是显得更秀丽了些。
就在这时,竹屋外忽然传来了一阵爆炸声。
声音不小,但听起来距离很远。
雷思聪和华鬘原本正在喝酒闲聊,此时忽听屋外有异变,都一手拿着酒葫芦,一边闪身出去。
然而当竹屋的门被推开,清凉的夜风吹拂过两人的脸时,他们却惊讶地发现,原来外面竟然是在放烟花。
焰火绽放之处当然不是这片西南秘境,而是岛上距离此地极远极远的一处地方,只是雷思聪他们如今所在的位置算是镜山山顶,视野广阔,因而便能清晰地看见那天边的焰火。
流光溢彩,如花怒放的火苗在空中绽开,随后化为漫天繁星悄然坠落。
看着七彩斑斓数不尽的烟花在夜色中交相争艳,雷思聪和华鬘都觉得十分惊喜。
“这样盛大的烟花,只怕在蜃楼之岛上各处都能看见了。”华鬘笑道,“只是今天好端端的,为什么忽然会放这么大的烟花?”
“我听说过十天左右就是霜露庆,这是蜃楼之岛上最大的节日。”雷思聪说道,“具体细节我没仔细打听,只隐约听说,在岛中央有一棵参天大树,在那树下许愿据说能心想事成。
而每当霜露庆当夜,蜃楼之岛都会在岛中央的大树那块大放烟花。
或许今天是彩排吧?”
“神佛都不能让人心想事成,何况是一棵树?”华鬘笑道,“这种说法,想来也就是人们聊以自慰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