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窥天地之奥秘
林小寒之所以这般大费周章,就在于华夏士大夫向来不重视自然科学。
华夏自古不缺发明创造,无论是四大发明,还是各种工匠的奇思妙想,每每令后人惊叹不已。
但令人很惋惜的是,华夏自古却从未产生重要的基础学科。
总而言之,华夏古代文明就像是严重偏科的文科生,对理科完全没有兴趣,甚至还会将工匠们的发明创造称之为“奇淫技巧”。
所以林小寒才不得已,生拉硬扯把横渠四句与奚仲作车,仓颉作书拉扯到一起,替自然科学,拉上几位上古圣人为挡箭牌。
只是林小寒的话却让诸生面面相觑,似乎不敢苟同他的话。
官廨内,那些听讲的官员与大儒们也是纷纷摇头。
奚仲、仓颉、后稷、昆吾、夏鲧这些上古之人,即便不是圣人,却也相去不远。
自然没人敢说作车、作书、作稼、作陶、作城是奇淫技巧,但学他们那般造福百姓?
谁有这般本事?
举子中终于有人忍不住站起身来,朝林小寒拱手施礼:“先生,我等怎能与造字圣人相比?如何能学他们那般造福百姓?”
造字圣人便是仓颉。
林小寒一看说话之人,不由乐了。
他记得此人名叫颜浩,与他家废柴大哥一样,是今岁明经科的考生,之前贡院外唱名时,他依稀听见这个颜浩也考中了明经科三甲进士。
这位也算是熟人了,当初在桑家瓦子就是他认出了自己,引得一众举子围观,让他顺势抛出了横渠四句。
贡院门前,也是这位举子认出了他,结果引得一众举子差点没把他给挤死,进而引出了今日贡院讲学一事。
合着这位是专门跑来给他捧哏当托的不成?
林小寒满脸笑容:“颜兄此言差矣,造字圣人他们也是人,之所以他们能作车、作书,是因为他们透析了天地奥秘。”
“天地间万事万物,皆有其规律,观察、归纳、总结,推导、运算、分析,自可知天地奥秘。”
“若知天地奥秘,为何不能如奚仲、仓颉、后稷、昆吾、夏鲧等人一般,造福百姓?”
他这话一出,全场哗然。
知天地奥秘?
那岂不是成神仙般的人物了?岂是他们能够企及的?
立即又有人站起身来,出言质疑道:“先生,这天地奥秘,我等如何能够窥视?”
林小寒又乐了。
这位也是熟人啊。
当日桑家瓦子里的儒生之一,好像叫什么敖凯。
“为何不能?”林小寒笑道,“自古书中记载,天圆地方,此乃盖天说,但现在诸位还信盖天说吗?自张衡提出浑天说,到僧一行大师测定子午线的长度,从而证实我等脚下大地为一球体,坐实了浑天说,这不皆是在窥视天地奥秘?”
唐朝僧人僧一行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测定子午线长度之人,虽有误差,却也是了不起的壮举。
正是僧一行测定子午线长度,从而推算出了地球大小,对于古人认识地球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林小寒举的这个例子,倒是让众人不知如何反驳了。
包括官廨内的一种官员大儒正蹙眉思索林小寒这番话时,林老师又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开口说道:“呵呵,其实我对天地间的奥秘颇有些研究,诸位若是有兴趣,我倒是可以与诸位讲讲。”
他这话一出,贡院内轰的一声炸了。
“先生此话当真?”
“不知先生知道什么天地奥秘?还请教我等。”
“先生请速速讲来!”
也有人一脸的不信:“三词先生此言未免太托大了,这天地奥秘岂是能随便窥视的?”
官廨内,晏殊忍不住对身旁的朱祭酒说道:“朱公,林二郎此言当真?他才多大年岁,就敢说窥知天地奥秘?”
朱祭酒略一沉吟,摇摇头:“不知,但此子却有大智慧,或许真能看见我等所不知的事吧。”
林小寒的这番话,也吸引了女眷所在官廨内一众小娘子们的注意力。
这群女眷议论之声更大了。
“三词先生说的是真的吗?”
“许是真的吧?三词先生可是写出‘为伊消得人憔悴’这般诗词之人,能窥视天地奥秘也不足为奇。”
“那不是成神仙了?”
“嘻嘻,或许三词先生就是文曲星下凡呢?普通凡人,如何能在三词先生这般年岁便做出那等千古名词?”
“对,对,肯定是这样没错。”
小萝莉耳中听着这群女人如同麻雀一般叽叽喳喳,差点笑出声来。
她家二哥还文曲星下凡?
哪个天上神仙下凡了,还天天晚上往蔡河边跑?
难道二哥是桃花星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