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不明觉厉 - 我在大宋当衙内 - 吃货胖子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40章不明觉厉

林小寒当然知道速度最快的是光,但以如今的条件,要给众人演示证明光的速度,他可做不到。

但要向众人证明声音的速度,却并不难。

他一句要让众人看见声音,让贡院内所有人都愣住了,众人互相看看,一时不知该不该相信他说的话了。

声音看不见摸不着,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如何能够看见?

难不成这位林二郎林三词真有仙法不成?

林小寒知道众人不信,所以直接开口:“诸位若想亲眼看见声音,且听我安排便是。我需要三百名耳聪之人,谁愿协助于我?”

话音刚落,下方便齐刷刷的举起了一排排手臂,人人争先恐后,包括林大暑在内,这群举子全都举手报名了。

林小寒随意划拉出三百人配合他做实验,然后请其余举子暂时退到了四周,将贡院中间诺大的场地空了出来。

一众官员、大儒以及女眷纷纷从官廨内走了出来,与数千名举子们一道,目光紧盯着林小寒的一举一动,想看看他所谓的“看见声音”是怎么回事。

官廨内,赵祯也瞪大了眼睛,恨不能掀开门帘,走近点看个清楚。

就见林小寒安排这三百名举子,以讲席为起点,每人间隔一段距离排成了一排纵列。

也亏得贡院够大,举子们的队列排出了差不多三百多米长。

安排好众人的队列后,林小寒让所有人转身背对讲席。

“诸位,稍后我会敲响铜锣,请诸位在听见锣响后立即举手,明白吗?”

众人纷纷点头。

下一刻,林小寒用力敲响了铜锣,锣声传出。

参与试验的举子立即举起了手臂。

围观众人随即发现了异样。

与他们想象的不同,这三百名举子并非同一时间同时举起了手臂。

远远望去,不断举起的手臂如同波浪一般,以讲席为起点朝远方不断传递。

即便队列之中有人的反应慢了半拍,但背对铜锣的众人手臂,依旧有序举起。

这便是林小寒琢磨出“看见声音”的物理小实验。

通过每个人听见锣声后举起手臂的速度不同,用以展现声音的传递速度。

虽然每个人的反应各有不同,但这并不影响实验整体效果。

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可以通过众人依次举起的手臂直观看出。

不断举起的手臂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延伸着,直至三百名举子都举起手臂后,才停止了下来。

这个过程很快。

已知音速为三百四十米每秒,所以声音传遍整条队列,需要的时间仅需一秒左右。

但这一秒左右的时间差距,却通过举子们举起的手臂,很直观的展现在众人面前。

“诸位,可看清楚了?为何不是所有人同时举起了手臂?这是因为锣声并非瞬息可至,锣声的传递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速度极快,只有刹那时间,但距离越远,所需时间越长。”

“根据方才的试验,我可以大致推断,声音的速度约为一刹那二百八十步左右。”

华夏自古并没有很精确的时间概念,一刹那差不多就是一秒钟。

而宋制一步差不多等于后世一米二左右。

贡院内,众人皆沉默了。

物理知识极度匮乏的年代,这些大宋的读书人可从未想过声音也是有速度的。

为了让众人看得更明白一些,林小寒又重复了几次实验,甚至还请晏殊与几位大儒亲自到讲席上敲响了铜锣。

结果自然都是一样的。

从近到远,每个人听到锣声的时间皆不同。

事实摆在众人面前,即便有些颠覆众人的认知,却也没人再出言反驳。

林小寒的试验,让不少举子与朝中官员、大儒都啧啧称奇。

众人不明觉厉。

声音有速度,一刹那二百八十步……这的确算得上是天地奥秘。

赵祯躲在官廨中,看得津津有味,还不忘了扭头对石坚说道:“林家哥哥果真有天慧,连声音速度多少都知道。”

石坚忙不迭的点头附和:“林小官人的确非同凡人。”

虽然他也不懂,知道声音有速度有什么意义。

貌似,或许,好像没啥用……

不过这话他可不会说出口,那岂不是显得他很“没文化”。

其实与石坚有同样想法的大有人在,只是谁也不会表露出来,免得露了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