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野马滩英雄创业总督府大将筹边 - 末侠行 - 丨流年绘影丨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末侠行 >

第41章野马滩英雄创业总督府大将筹边

蓝惠英夫妇和张友义、宋公望、丁猛、张克基、唐本方等,带着太白寨的人马由陕南出发,他们有了大营的文书,路上通行无阻,顺利地到达了平凉。蓝惠英把人马扎在城外,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不惊动官府,只由宗维孝带几个人去街上买些东西。

宗维孝进得城来,见街市繁荣,比三年前又热闹了好些,呈现一片升平的气象。正行走间,意外地碰到了萨海青的亲兵王福,他见到了宗维孝非常高兴,说他们家老爷常想念宗爷和苏公子,还说他家老爷升任了总兵官衔,在街上有公馆,就请宗维孝前去。宗维孝问知公馆相距还远,他又要买东西,就说他还带有许多人在城外,有很多事要安排,怕没有时间去拜望萨将军了,请王福代他致意问好,以后有机会再去看望萨将军,王福见宗维孝确实很忙,问明他们扎在西关外,就忙跑回去禀报。

宗维孝回到营地不久,萨海青带着几个亲兵就飞马赶来了。宗维孝忙和蓝惠英、张友义、宋公望、丁猛出帐迎接,大家一一介绍相见了。萨海青十分高兴道:“三年多不见,真想煞兄弟了,宗大哥成了家,事业如此兴旺,可喜可贺。早几天听大人说,大营来过公文,说宗大哥贤夫妇要带一支

人马去新疆,命我们沿途多关照,小弟一直盼望着你们来,叫王福他们多留点神,果然在街上遇到了。”又埋怨道:“宗大哥到了平凉也该让我这不成材的小弟见见啊,怎么匆匆忙忙马上就要走?”

宗维孝抱款地道:“其实我也很想来看看萨将军,因为事情忙不过来,没能登门拜访,倒累萨将军出城来了,真过意不去。你来了最好,大家好好聊聊。”说着迎萨海青进帐叙话。

萨海青对蓝惠英他们离开太白山既感到惋惜和愤慨,也为他们远去新疆而感到兴奋和鼓舞。他认为大丈夫应立功绝域,一展平生抱负,去新疆又可以和汉声他们在一起,实是件大大的好事,他说不久前清剿残匪时,消灭了一股匪徒,崔六也在里面,当场就被打死了。如今地面上已差不多平靖,正闲着没事,真想和大家一块到新疆去。众豪杰见萨海青为人热情随和,也都倾心接待,谈得至为投契。

萨海青听说宗维孝有了儿子,忙叫抱出来看看,蓝惠英叫青荷抱了出来,萨海青接着,称赞道:“这孩子长得真好,秀气像妈,眉眼像爹一样透着机灵劲儿,叫什么名字啊?”

蓝惠英道:“他爹说他是在陕西生的,给他取名宗秦。”

萨海青道:“这名字挺好的,当年秦国一统天下,后来李世民也以秦王起兵,荡平群雄,宗秦,这名字有意思,这孩子长大了准有出息。”说着,解下荷包上的羊脂玉佩放在孩子的小手里,笑道:“叔叔没带什么东西,这玉佩就给孩子带着玩吧。”

蓝惠英谢过了萨海青,问道:“萨将军有几位令郎了?”

萨海青摇了摇头笑道:“这些年光顾打仗了,还没成家呢,嫂子可得帮帮忙,给保个大媒啊。”

蓝惠英笑道:“行!萨将军要是到新疆来,准给你说个又贤惠又漂亮的。”

萨海青道:“嫂子说话得算数啊,到时候别又忘了。”

大家都说笑道:“欢迎萨将军到新疆来,天山的姑娘美得很哩。”

这晚,萨海青就留下不走了,第二天,又送了十多里才和大家道别,临分手前,叫王福拿出五百两银子和一支肖似人形的何首乌,说银子是给大家在路上用的,这何首乌据说是将近千年的东西,是他在剿匪中无意间得来的,苏公子正用得着,请宗大哥带去转送给他,表示一点心意。宗维孝和蓝惠英等见萨海青情谊深重,只得收下了。大家依依道别,萨海青转去后,大家在路上长久地谈论他,觉得这人虽然是旗人,倒很够朋友,看人真不可一概而论。

宗维孝他们一路再没耽搁,八月初到达银川,这年粮食丰收,有不少商贩在这里采购粮食运往新疆贩卖,宗维孝和蓝惠英商量,这么多的人到新疆去,恐怕一时粮食问题难以解决,就买一千多石粮食,雇驮夫运了,取道蒙古草原向新疆而来,路上走了一个多月,到达白石峪时已是十月初了。

山寨里添了几百人马,众英雄大聚义,喜上添喜,又大大地热闹了好几天,一次酒后闲谈,蓝惠英说起今后的安排打算,徐学功道:“一家人就不要说两家话了,白石峪房屋甚多,钱粮广有,别说添几百口子,再添一两千也没问题,咱们冬天好好练练兵,开春了,把队伍拉到石河子、沙湾一带开田种庄稼去。”

宗维孝道:“这事我们考虑过了,白石峪早几年曾聚集过五千人马,去年分了两千多人到古城去了,目前加上我们和凤莲的人也不过三千多,三、五年内是没有问题的,不过长远来看,我们呆在白石峪也不是办法。”

徐学功不悦道:“宗大哥这话可就不对了。难道过儿年我徐某会变坏不成?”

蓝惠英笑道:“学功兄弟误会了,我们到新疆来,就是冲着你的义气来的,白石峪这地方也没说的,我们说长久在这里不是办法,是指局势说的,以后如果朝廷收复了乌鲁木齐,当官的就不会放心让我们呆在他们鼻子底下了。汉声兄弟和两个妹妹都去过太白寨,那里的情况不比白石峪差,离西安城却比这里去乌鲁木齐还远一些,现在陕西平定了,我们在太白寨就呆不下去,将来这里的情况也会差不多的,所以我们想趁早有个长远打算。”

徐学功恍然大悟道:“这一点我却没想到,看来凡事要动点心思,古人说的深谋远虑,确是应该这样的。”

汉声道:“二哥和惠姐一来,我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既然惠姐挑明了,大家就好好商量吧。历来当皇帝‘杯酒释兵的就怕百姓造反,宋太祖连自己的老部下都不相信,搞了个权’,老百姓就更不让有兵马了。眼下朝廷顾不了新疆,我们在这里跟叛军作对,跟安集延人、俄国人作对,朝廷是高兴的,一旦新疆平定了,弄得好,大小赏我们个官职,人马却不会允许我们带了的,要带兵也要调往别处,不做官呢,就只能解甲归田,队伍也要遣散,徐大哥的手下,土生土长的多,遣散就遣散,回家得了。太白寨和凤莲带来的人就不同,他们还能回关内去?所以要找个朝廷一时还管不到的地方,最好靠边界近一些,逼得厉害时,还可以出边界占山为王。”

马凤莲最耽心的正是这个问题,很佩服汉声想的周到,马上接着说道:“对!朝廷大军一到,我们在这里是呆不下去了的,还是趁早找一个妥当的地方好些,但不知哪里才是我们安身之地啊!”说毕,不禁黯然,深深叹息。

艾珍笑道:“别发愁,新疆这么宽,还怕找不到安身立命的地方?我看去伊犁艾比湖最好,那里现在是俄国人占着,百姓正盼着我们自己人去,以后赶走了俄国人,朝廷的力量一时也难以管那么远,不是还有‘移民实边’一说么?有我们在那里总比被外国人占了强些吧!”她见大家却出神地听她说,不由得振奋起来,眨着浓密睫毛下的两只大眼睛,快活地接着说道:“听哈里曼说,艾比湖风景美极了,土地也很肥沃,住到那湖边,种种庄稼,放牧牛羊,还有鱼吃,该多么美!”

艾珍咭咭呱呱地一说,大家都高兴地笑了。

蓝惠英道:“倒看不出呢,小妹竟这么出息了,讲的还蛮有道理呢,我们就到伊犁去吧。”

大家议论了一番,觉得去伊犁确是个好主意,决定先去勘察一下地址,如果找到了适当的地方,做好一些准备工作,然后把队伍拉过去,第二年开春就可以开田种庄稼了。原来打算只宗维孝、张友义、丁猛、苏汉声四个人去伊犁,艾珍一定要去,结果决定玉姣也和她作伴前往。去伊犁前,汉声夫妇和张友义去天池看望天池老人,可是石屋寂然,石桌上茶杯下留着一张便笺,上面写着:

“偶然动念去南八城一游。”

字迹苍劲,显然是天池老人留下的,汉声心想,义父果然是有心人,看来大军入疆的时期可能不远了,张友义最为惆怅,几年不见老人,不想这次又错过了机会,天池老人鹤迹萍踪,不知又要过几时才能得见。

从天池回白石峪后,过了两天,汉声等扮作收皮货的客商,向伊犁出发。他们为了行动方便,易于通过关卡,都一律轻装步行,此时已是农历十月中旬,天山以北已经降雪,他们都身负绝世轻功,骑马反不如步行快捷,他们沿天山北麓林海雪原前进,绕过了俄军哨卡,顺利地到达了伊犁。

伊犁地区以伊犁为中心,原有九座城堡。俄国人占据伊犁后,废弃了伊犁西北面的拱宸,瞻德、广仁、勒奇四城,秉着向东扩张的目的,把商业区集中在伊犁东南的惠宁、熙春、宁远三城。尤其以金顶寺人烟最为稠密,俄国兵都驻在这一带,还住着一些俄国侨民和随军眷属,伊犁大城反而冷落多了。这几年许多陕甘回民逃入伊犁,俄国人把他们安置在距伊犁三十里的绥宁城,并把他们武装起来,作为向新疆其他地区侵略扩张的工具。

伊犁河谷处在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准噶尔盆地南部,因为阿拉山口,伊犁河峡谷可以进入一部分大西洋的湿润空气,这一带降雨量比新疆其他地区要多一些,冬天的雪也特别厚,一般都积到两尺多深。开春以后,水源允足,很适宜于压稼生长,是新疆最富饶的地区之一。

进入伊犁河谷,只见田畴农舍,风景宛如关内,河边溪畔,红柳成林,村落果园,错落有致,心神为之一爽。汉声他们一行五人都是客商打扮,汉声扮成掌柜的,张友义、宗维孝扮成店伙,玉姣和艾珍换了男装,扮成童仆,他们之中除了宗维孝外,都会讲哈族和维族话,张友义尤其流利,他对山货也很内行,一般都由他出面,所以没人怀疑。

·张友义曾来过伊犁几次,满以为可以找家比较熟识的客店住下,不料连问数家,不是店铺易主就是停业关闭,熟人一个都找不到了,只好另找了家客店住下。这店叫高升店,店主也是个汉人,见汉声一行人都是关内口音,满脸堆下笑来,热情接待,把他们安排在最好的房间里。

店里生意清淡,客人不多,店主人吩咐伙计张罗茶饭,自己陪着客人说话,他多年不见关内来的人,见了汉声他们就如同亲人一般,亲热得很。

汉声问起伊犁的近况,店主人叹了口气道:“那年回民叛乱,这里的将军、参赞大臣都被杀了,汉人也被杀了不少,我是在一个维族朋友家里躲过来的,从那以后,伊犁就衰败下来了。以后俄国人来了,日子更不好过。”

张友义道:“俄国人怎么样?对百姓还好么?”

店主人道:“外国人嘛,还有个好的?捐税重不必说了,最可恨的是那些俄国兵,动不动就用马鞭、枪托子打人,刚来伊犁时,见妇女就强奸,简直是一群禽兽!现在他们当官的管了管,好了一些,但妇女们还是轻易不敢出门。”

艾珍气愤地问道:“这里的人就由着俄国人胡来?”

店主人道:“这种气谁受得了!也有些血性汉子拿起刀跟他们拼,杀死过几个俄国佬,可我们都是些血肉之躯啊,哪能敌得过洋枪?还不把小命送了!”店主人摇了摇头,接着忧郁地说:“在外国人枪口子下过日子,真是不滋味!”

金顶寺已建了很多俄国式的房子,市面上尽是俄国货物。也有茶叶绸缎,是俄国人从天津转口,绕过外蒙运来的,街上有穿各种民族服装的人,也有一些蓝眼睛黄头发的俄国妇女,带着小孩在街上买东西。艾珍可喜欢这些洋娃娃了,竟不自禁地走拢前去,伸手抱起一个金发小女孩,小女孩倒不惊慌,只瞪着一双碧蓝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她,孩子的母亲也友好地向她笑了笑。也许这俄国女人还是第一次看到,陌生的中国人如此对她们友好,在这野蛮的东方,她看到的不是畏惧就是愤恨的眼光,可惜言语不通,不然她真想和这些和气而漂亮的年青人交交朋友,她太寂寞了。

玉姣埋怨艾珍道:“你真淘气,小心闯出祸来。”

艾珍笑道:“怕什么?这些洋娃娃长得多好,挺逗人喜欢的。”说着,把小女孩举起来亲了亲,然后放了下来,朝她们母女莞尔一笑,几个人走了开去。

玉姣道:“这些洋娃娃确实可爱,怎么长大了就那样讨厌?”

汉声道:“也许是他们那副瞧不起人的样子太难看了,所以我们见了他们也格外讨厌!”

宗维孝附合道:“我看也是这个道理,有时候真想朝他们的高鼻子揍一拳头。”他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

汉声他们在伊犁住了两天,了解到伊犁只驻扎了一千多名俄国兵,他们一般只在伊犁河谷一带活动,不大到边远的地方去,看来把队伍拉到艾比湖一带是完全可以的,即使俄国兵全部开过去也不怕他们。

第四天,汉声他们辞别店主人,往东北方艾比湖的方向走去。越过婆罗科努山,已是精河的地界,过了精河,就是艾比湖的边缘了,不巧得很,竟纷纷扬扬地下起雪来。

雪下得很厚,这一带人烟稀少,找不到人问路,汉声光知道哈里曼住在艾比湖,也不知道具体在什么地方,在湖畔转来转去就迷了路。到处是红柳,骆驼刺,往哪个方向看都差不多,偶尔发现几株野梧桐树,汉声他们跃到树上瞭望,纷飞的雪片把远方遮得一片朦胧,一点水光都看不见,艾比湖在什么方向都找不出来了。

傍晚,他们转到了一片芦苇丛生的地方,艾珍高兴得叫了起来,有了芦苇,艾比湖肯定就在前面了。芦苇稀稀密密,四顾茫茫,天色眼看黑了下来,他们在一块空阔的雪地上停下,商量怎么个办法。大家收了轻功,正准备坐下休息,宗维孝叫声:“不好!”一只脚从浮雪上深深地踩了下去,听到了薄冰碎裂的声音,忙凝神提气,稳住了身子,提起脚来,跃开了几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