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回边境总兵生事访南疆载货经商 - 末侠行 - 丨流年绘影丨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末侠行 >

第48章回边境总兵生事访南疆载货经商

耿进亲自带了十几个亲兵,意欲扣押汉声他们的粮食货物,见汉声和宗维孝不把他放在眼里。一怒之下,喝令亲兵拿下汉声,那十几个亲兵不知厉害,一窝蜂朝汉声和宗维孝扑了过来,汉声和宗维孝微微冷笑,任他们推搡扭拿。一似生铁铸成,纹丝不动,一个军士急了,朝汉声胸脯上咚地就是一拳,只听得“哎唷!”一声,这军士一拳打在汉声胸口上,猛地被反弹回去,人也踉跄退后了两三步,左手捧着右手痛得呲牙裂嘴。另一个军士朝汉声的小腿猛地扫去一脚,结果更惨,他那条腿好像碰到了铁柱子上,痛得断了似的,再也不能沾地,蹲在一旁直叫唤,亲兵们都愣住了。

汉声对怔在一旁的耿进道:“你们的兵就知道欺侮老百姓的么?你们的将军是谁?也不管一管!”

一个军士道:“他就是我们的总镇大人,耿大人。”

耿进见汉声和宗维孝这一身功夫,不免也暗暗心惊,但仍拿着架子,傲慢地哼了一声,表示自己确是总兵大人,不屑地瞟了汉声一眼说道:“你们在哪里学了几手江湖的邪术,就到本镇面前卖弄,本镇岂是你们所容易骗过的?告诉你们,这些货物粮食,本镇一概查封了。一头骆驼也不许离开巴里坤!”

宗维孝故意装做惊恐的样子,对耿进说道:“原来是总镇大人驾到,有失远迎,得罪,得罪!不过这些货物恐怕总镇大人查封不得!”

耿进白眼一翻,骄横地吼道:“我耿某说封了就封了!再敢违抗,老子军法从事!”

宗维孝慢条斯理地道:“总镇大人知道这些货物的来头么?刚才我们不是告诉过你们贵部的军官吗?我们是奉钦差大人左宫保之命,从北京回来,把这批货物带给振武营徐学功将军和伊犁民团的。你耿大人要是不嫌麻烦,就请代我们保管一下,我们叫徐学功将军问你们要好了,再不然多跑几步路,去回禀左宫保一下,说这批货物由耿总兵大人查封了,我们也就交了差。总镇大人就看着办吧!”

耿进听宗维孝这么一说,倒不好逞强耍横了。顺台阶下坡道:“这批货是大营的更好,咱们大家都有份儿,我耿某就拿一份也是应该的。这么办吧!你们确实是大营的人,这批货可以带走,不过,也得给我耿某留下一份,如果胆敢冒充,招摇撞骗,货物没收不算,你们几个也跑不了!”说罢,命令一个亲兵道:“传我的令,没有我的令箭,一驮货物也不许出城!”然后留下几个军士监守着骆驼队,自己带着其余的人耀武扬威地转回去了。

耿进走后,留下的军士不敢妄自行动,只远远地看着,汉声他们也不管他们,找了家大店歇了下来。艾珍和宋公望在耿进和汉声、宗维孝耍横时就按捺不住,好几次想向前动手了,蓝惠英好不容易才劝住,住了店,犹自忿忿不已。当艾珍知道这耿进就是逼她父亲来新疆和抓住乌凤莲,强迫马凤莲成亲的那个坏蛋时,更加忍不住了,骂道:“这坏种,竟欺到咱们头上来了,咱们还没找他算帐哩,正好,连本带息,一笔和他勾了!”

蓝惠英道:“小妹!你可不能任性胡来,杀这家伙还不容易?像宰条狗似的!不过,我们带着这么多货物,再说,我们又亮出了徐将军的牌子,出了事,连累徐将军可不行啊!”

宋公望道:“咱们先把货物弄出去,再找这狗官算账。汉声老弟,这就看你的了。”

汉声道:“先找景都统去说说吧,再就是要给徐大哥送个信去,让他带人来一趟,怕出了城,这帮土匪队伍又找麻烦。”大家认为只好这样办了,宋公望自告奋勇去白石峪找徐学功,汉声带了些茶叶绸缎珠宝去见景廉。

景廉听汉声说从北京回来,得知朝廷已决定出兵收复新疆,甚是欢喜,他早风闻汉声是受左宗棠之托去北京的,这回又送了他一份厚礼,对汉声自然另眼相看,汉声说起带的粮食货物受到耿进的刁难,景廉皱着眉头道:“金顺将军这些部下也太骄横了,有时连老夫的面子都不给,这事恐怕还得和金顺将军商量一下,耿进这人是不识好歹的。”

汉声道:“金顺将军那里,就麻烦都统大人疏通一下,等下晚生准备一点薄礼请都统大人转致金将军,耿总镇那里,也请都统大人派人知照一下,叫他不要乱来,免得伤了和气。”

景廉道:“苏公子放心,金顺也不能不卖左宫保的面子,你们就在巴里坤多休息两天好了。金顺将军驻在古城,我这里马上派人去。耿进那里就打发人去知会他一下,他知道老夫过问了这事,也有几分顾忌的。”

汉声谢了景廉,告辞了出来,又去找何琯,何琯也去跟耿进说了,耿进才知道汉声他们确实大有来头,不敢轻举妄动,但仍垂涎这些粮食货物,说他的部下弟兄也很苦,大营太偏心眼,不分点好处给他的手下,恐怕手下弟兄不服。汉声知道他存心敲诈,就托何琯转送给他五百两银子,耿进虽然嫌少,但金顺得了景廉的书信,收了汉声送的一份厚礼,马上下了命令,说这批粮食货物系大营送来支援义军和民团的,任何人不得拦阻,所过关卡悉数放行云云,耿进看了这个命令再也不敢刁难了。

恰巧张曜来巴里坤商议修筑从哈密到巴里坤道路的事,这条路要翻越天山,历来号称险途,为了迎接大军,张曜率部凿平险阻,并在悬崖徒壁处立石贯木修筑扶栏。天山之脊原有三十二盘,这些盘纡曲折的险绝处都用扶栏围绕起来,因此化险为夷,工程浩大,十分艰巨,后来修成以后,左宗棠特地为张曜撰了篇《天山扶栏铭》勒碑于石,以纪其事。铭文曰:“天山三十有二盘,伐石贯木树扶栏,维其化险贻之安,嵩武上将惟桓桓,利有攸往万口欢,恪靖铭石字龙蟠,戒毋折损毋钻,光绪二年六月刊。”

此时还是光绪元年四月,道路扶栏尚未竣工,刘锦棠部已进驻酒泉,尅日出关,所以张曜往来督察,加紧施工,这次来巴里坤,听景廉说苏汉声从北京回来,耿进刁难,被阻于此,忙去客店看望。

张曜因上次申请大营拨六万条毡毯修水渠,左宗棠竟拨了十万条,张曜喜出望外,那次汉声帮着他讲了话,张曜对汉声很有好感,这回朝廷决心出兵新疆,张曜听说汉声他们在北京很起了一番作用,所以一心想找汉声聊聊。蓝惠英见张曜丝毫不摆大将的架子,豁达大度,真心折节下士,亲自来客店看望汉声和大家,也就做个人情,备了桌酒请他。

席间,大家把在北京斗庆王的详细经过对张曜说了,张曜拍手称快,尤其是说到逼庆王认捐十万两银子助饷一节,张曜高兴得满饮一大杯哈哈笑道:“诸位可说是智勇俱备,胜过我们这班武人多啦!佩服,佩服!以前兄弟还疑心红线、崑嵛奴、古押衙等侠士剑客是文人杜撰出来的,不料诸位大破绿柳堂,智挫庆王爷,比小说书上的侠士又高出一筹了,兄弟有幸和诸位结交,实是平生快事!”

宋公望道:“苏家兄弟过居庸关还写得有诗呢,张宏将军很是欣赏,说要带去给左钦帅看,张军门很喜欢诗文,定然会赏识的。”

张曜素来以儒将自命,风流自赏,听说汉声能写诗,忙请拿出来拜读,宋公望从包袱里拿出他收藏的那一幅来,张曜打开看时,见诗意豪放,字迹劲秀,十分激赏,反复吟诵,不忍释手,请汉声也写了一幅送给他。这首诗也的确道出了西征将士的心情,张曜拿回去裱制好挂在座上,人们见了广为宣扬,竟在军中传开了。

张曜听说耿进有意刁难,笑道:“我倒要谢他,帮我把诸位留了几天,不然兄弟我哪能有机缘和各位相见?这事不要紧,耿进和兄弟同在银川共过事,兄弟去说一声,他不会再不识相的。”

汉声等见张曜热心,当然也顺便请他从中斡旋一下,张曜果然去和耿进说了,耿进听说汉声他们如此英雄了得,庆王府的觉远禅师、长白真人都败在他们手下,不免头皮发麻,知道自己这乱子闯的不小,论来头,也确是得罪不起,倒转过来求张曜替他转寰,张曜笑道:“人家是真正的英雄侠士,老兄如果能够负荆请罪,当面认个错,事情也就了啦,不然的话,老兄这总镇大人比起庆王爷来,恐怕还得差一大截呢。

耿进害怕,只好求张曜带他去见众英雄,当面谢罪,五百两银子也不敢要了,双手奉还。宗维孝道:“耿大人不见怪,让我们兄弟轻轻松松地回白石峪去,我们就领情了,怎么敢劳动大驾,纡尊降贵,真顶当不起啊!”

耿进满脸惶恐,讪讪地说道:“好说,好说,是兄弟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多有得罪。”

汉声见耿进亲自上门,也不为已甚,以后徐学功还要和他们共事,关系弄糟了也不好,不如就此收场,给他个面子,笑道:“耿镇台太客气了,俗话说,不打不相识嘛,好在我们两家还没伤和气,耿镇台和张军门是朋友,张军门替我们讲了好话,我看,事情就算过去了,这点银子,也不成敬意,就请耿镇台赏给手下弟兄们买碗酒喝吧!”

汉声左一个镇台,又一个镇台,平常耿进只嫌人家敬他不够,如今从汉声口里说出来反听得十分刺耳,心知这苏公子和军门提督称兄道弟,进入相府和总督府都是贵客身份,什么大官没见过?要是和他平起平坐,像跟张曜一样,倒是抬举了他。口口声声称呼他的官衔岂不有点奚落的意味?弄得耿进更加尴尬。

蓝惠英也知道汉声的意思,见好就收,叫白兰取出四匹绸缎,两包上好茶叶,分送给张曜和耿进,说了几句今后还要请多多关照的客气话,把耿进打发走了,张曜有事,也便告辞,就和众英雄别过。

第二天,徐学功亲自带了三百精骑来巴里坤迎接,骆驼队离了巴里坤以后一路无事,径直到了白石峪。众英雄在白石峪住了几天,艾珍和父亲团聚,英雄们彼此畅叙离情,述说在北京前前后后的经过,那一番亲热,自不必说。

奥丽斯自从服过天池老人的雪莲丸后,在同治十一年生了第一个女儿徐丽娥,今年春天生了第二个女孩徐丽蓉,蓝惠英和艾珍都各有馈赠,蓝惠英又分了一部分布匹茶叶给徐学功的义军,然后继续上路,正好在四月底赶回了艾比湖野马滩营地。

邓玉姣、马凤莲、张友义、丁猛、张克基、唐本方等上上下下义军人员,见汉声他们平安回来,又带了许多财物,欢喜之极。使汉声他们最高兴的是,邓玉姣抱了个白胖可爱的孩子迎接着大家,这孩子方面大耳,眉目清秀,酷像汉声,大家争相夸赞,轮流抚抱,然而大家也没有冷落蹒跚跑上来迎接大家的小宗秦和满口伯伯阿姨叫得挺欢的马奇志,孩子们使野马滩营地洋溢着家庭的喜气和温馨,更加深了这个大家庭的气氛,大伙觉得,回到野马滩,就如同回到了家里一样。

野马滩自从汉声他们去北京后,又增添了很多人,正为度过夏荒发愁,这回带来的粮食正好保证了供应,义军的夏衣也有了着落。大家欢喜无限,蓝惠英送了一些粮食布匹和茶砖给附近村民,余下的货物准备拿到伊犁去换粮食和其他物资,他们去了一趟北京,虽然辛苦一点,却为进军新疆出了大力,义军自己也得了不少好处,真是士饱马腾,人心振奋。

邓玉姣充满了做妻子与年青母亲的双重幸福感,容光焕发,似乎更为娇媚,孩子已快满百日了,分娩后的第二天,天池老人就下山来了,见了这孩子非常欢喜,给他取名甘天凤,老人要了一间静室,孩子除了喂奶以外,老人都抱在身边,整整过了七天,老人才欣然离去,临行告诉邓玉姣说,他大事已了,从此将无心再履尘世。天凤资质甚好,老人已将一身元气度与了他,将来成就可以高出上辈之上,叮嘱邓玉姣好好培养,一定把天池武功传授给他。邓玉姣问老人,什么时候再来看孙儿,老人笑道:“天凤有你们夫妇三人照看抚育,我用不着耽心,将来有约,自然可以相见,新疆局面,不久可以平定,你们好自为之!”说罢飘然自去。汉声和艾珍问张友义时,说老人给他留下的话跟和邓玉姣讲的差不多,看来老人已打算断绝尘缘,从此再难相见,惆怅不已。

这年夏天,野马滩人兴财旺,生产搞得非常红火。丁猛是庄稼人出身,蓝惠英让他和唐本方主管开荒生产,张克基仍然总管后勤财务,李立功年青老成,又兼精明能干,当了张克基的助手。他武功基础较好,练功刻苦,宗维孝挺喜欢他,收了他做徒弟,由于这两层关系,李立功常在内寨走动,和白兰她们比较熟悉,白兰跟蓝惠英最久,掌管着蓝惠英的银钱财物衣服用品。李立功常去外面采办东西,回来要交给白兰,两人接触得多了,彼此都有爱慕之意,只是年青人脸薄,不好讲出来。蓝惠英何等精明,早从他们的眼神形态中看出来了。跟宗维孝一说,宗维孝也认为他们俩很般配,只等局势安定一点,就给他们办喜事,李立功和白兰察言辨色,也知道他们的事已经得到默许,俩人更加小心勤奋地办事。

蓝惠英四个侍女中,青荷最为伶俐活泼,人才武功也最拔尖,她父亲姓夏,是个穷秀才,单生她一个女儿,从小就教她读书写字,所以也粗通文墨,不幸她们全家在回民暴乱中遇难,那时青荷才九岁,长得很秀气,暴民没有杀她,把她收养了下来。青荷性气高傲,已经很懂事了,不愿留在仇人身边,趁机偷偷逃了出来,在外面流浪了好几个月才遇上蓝惠英。蓝惠英见她机灵聪秀,就收下了她,青荷学武用功,口齿伶俐,遇事好出头,颇有几分泼辣劲,蓝惠英也偏爱她儿分。

这年白兰和青荷都已二十岁,她俩最要好,白兰和李立功相恋,青荷很帮了她们的忙,她祝愿她们幸福,但自己的终身大事却不肯轻易决定,蓝惠英和宗维孝也看出,这孩子心气太高,难得找个如意的郎君,颇为她耽心。

玉桂比白兰和青荷小一岁,人最忠诚老实,什么都听青荷的,把青荷当姐姐看,红梅最小,也有十八岁了。四个姐妹相处得很好,在很多事情上,白兰和青荷是蓝惠英的得力助手,邓玉姣和艾珍常说蓝惠英离不开她们四个,确是实话。

汉声他们从北京回来后,邓玉姣仍然住在蓝惠英寨内,艾珍仍和马风莲住在一起。马奇志已经五岁了,马凤莲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这孩子身上,生活上极力照顾他,练武却毫不放松。她定要汉声收小奇志做徒弟,传他的文武才学,汉声和艾珍都喜欢这孩子,当然高兴地答应,三个人没事就守着小奇志练武,汉声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本三字经,当起奇志的开蒙老师。间常也教他读几首五言绝诗,听小奇志琅琅背诵,倒也是件赏心乐事。

马凤莲经过了金积堡覆灭以及此后的一连串惨痛坎坷的变故,已由一个天真任性的少女变成为身系家族命运的女首脑,她要为抚养小奇志和跟随她的一百多名亲兵操心,对自己的终身大事不得不放在次要的地位,按教规,她只能同回教徒结婚,但“曾经沧海难为水”,哪能找到一个回族青年能代替汉声在她心中的位置?何况大变之后,她所接触到的人,比以前在金积堡的那些追求者又等而下之。所以当汉声他们再次救她脱脸之后,马凤莲更不愿考虑嫁人了,她只希望能和汉声他们在一起,兄妹般地分享艾珍和玉姣一部分家庭幸福,她自己和她的家疾也需要汉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才能在边疆立足,生存和发展。正因如此,马凤莲根本不想再让其他的人闯进她的生活中来。

艾珍和玉姣却试探过想劝说马凤莲找个合适的人,马凤莲只是苦笑摇头,再说下去时,马凤莲凄凉地说道:“你们多着我不是?要赶我走么?”艾珍和玉姣也不好再提了。汉声心怀磊落,对马凤莲的心情虽有些察觉,但这事如何好措词解劝?只好当亲妹妹一样照顾她,体贴她。马凤莲把对汉声的感情深深地埋在心里,艾珍和玉姣不在时,她总避免和汉声单独在一起。可是艾珍和玉姣都感觉到,马凤莲注视汉声的眼神里,那种爱恋与关切之情,越来越显得深沉而炽烈。马有和马凤莲贴身的侍女马兰、马芳等都隐约猜到了小姐的心情,他们当然希望自家小姐能有个苏公子那样的姑爷,但教义和习惯不容许他们做进一步的推想,尽管如此,他们心中早已把汉声当作自己的主人一样看待了。

平静而愉快的日子最容易打发,不觉又过了两个多月,七月初,米永忠带着辛思亮到了野马滩,辛思亮在萨海青手下已升到了守备衔,担任亲兵队长,此时萨海青奉命率领五百骑兵出关,充实额尔齐额的骑兵部队,六月中旬到达了古城一线,当即找到徐学功探问汉声他们的情况,得知他们在野马滩建立基业,十分兴旺,很想前来看望,因职守所在不能擅离,就派辛思亮前来问候,同时也捎来了一些礼物。汉声、蓝惠英等见到辛思亮和米永忠非常高兴,从萨海青的信里,知道刘锦棠已被任命为总理行营营务处,作为前敌总指挥,定于明年春天由酒泉祭旗启行出关。这一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野马滩,义军个个心情振奋,连马凤莲手下的亲兵也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刘锦棠曾是他们的死敌,然而在新疆,他们也盼着大军早日赶走入侵的安集延和俄国人,使他们在这里能有所保障地生活下去。

米永忠是回民,为了照顾他的生活习惯,蓝惠英安排他住在马风莲营中,艾珍和汉声见他和马风莲年纪相当,有意为他们撮合。常邀米永忠和他们一起论剑聊天。言谈间说到马凤莲孤身在此,缺少帮手,米永忠是教友,也是孤身在外,不如就留在野马滩成家立业,米永忠对来野马滩安家非常满意,只是他和汉声他们一起总感到拘束,青年人脸皮又嫩,在年青漂亮的婶婶和婶婶的女友面前更是局促不安,口讷舌笨。他宁愿和亲兵们在一起,觉得自在舒服。

对马风莲,米永忠只有敬重之心,不敢存附风之想,当汉声私下和他说起,要为他和马凤莲说合时,米永忠诚恳地说:“师叔的美意我十分领情,只是马小姐好象意中已经有人,对我虽然很好,但看得出,只是教友间的关心,并无他意,况且,即使马小姐不嫌我,我也配她不上,这话,师叔就不要再提了!”

米永忠自小遭到灭门之祸,使他深沉冷静,他的观察是对的,他锐利的目光注意到马风莲那双深情的眼睛看小师叔时,发射出一股哀惋而炽烈的光彩。他马上明白了小师叔在马凤莲心中的位置,以后他从马有口中打听到了汉声曾三次救过马凤莲这种不寻常的关系,米永忠更坚定了自己的看法,倒是马凤莲贴身的侍女马兰很使米永忠动心,马风莲很同情米永忠的身世,见他少年英俊又是汉声的师侄,对他十分关心,常派马兰给他送茶送水,浆洗衣服,马兰婀娜健美,活泼热情,见米永忠一表人才,也动了爱慕之念,有事没事总要借故去给米永忠送点东西,跟他说几句话。青年男女,彼此有情有意,很快就爱恋上了。

辛思亮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米永忠住到马凤莲营里去了,他跟去也不方便,就住在蓝惠英营中,辛思亮和宗维孝相处较久,太白山来的人大都是汉中和陕南来的,生活习惯和辛思亮差不多,所以辛思亮在这里倒很惬意,蓝惠英是极好客的,经常派人照顾辛思亮的生活,白兰、青荷担负的事务较多,给辛思亮送东西,浆洗衣服的任务就落到了玉桂和红梅的身上。辛思亮此时已有二十七八岁,也弄到了个不大不小的官职,早有成家之意,见玉桂庄重秀丽,性格温柔,又有一身武功,正是自己理想的人。有了这番心意后,见到玉桂,越看越中意,就把自己的心事对汉声说了,请汉声做媒。汉声对辛思亮印象很好,一口答应,当即和蓝惠英说了。

蓝惠英笑道:“思亮人品不错,武功枪法都好,和玉桂倒很般配,不过玉桂这孩子说过,她不愿意离开我,我也舍不得她远嫁,思亮真的喜欢玉桂的话,他把家安到这里来。”

汉声道:“辛思亮无牵无挂,惠姐给他成家,他正求之不得呢,只要玉桂愿意就行了。”

蓝惠英是个知情达理的人,平常又极怜爱身边四个女孩子,不愿让她们受委屈,因此也不强行做主,私下问玉桂的意见,玉桂羞红了脸道:“婢子晓得什么,由夫人做主就是了。”

蓝惠英道:“辛思亮大哥的人品你是知道的,人家也是个五品顶戴的武官,年纪虽比你大了几岁,倒是挺能体贴人的,你要是不中意就说实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