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端烈夫人
紫烟露出为难的表情,看着宋曼九。
宋曼九也不过是随口一问,看着紫烟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不愿她为难,忙说:“我知道,谢世子的事情都是机密,不用说了。”
说完就朝屋里走去,不再理会紫烟。
她的自作聪明,让紫烟松了口气。
宋曼九摊开《黄庭经》,拿起狼毫笔开始练字。
金纱和银纱一看,小姐把这本宝贝字帖拿出来练字,两人忙拿了针线活远远地坐着绣帕子,随时等着侍候。
宋曼九认真地一字一画地描摹,爹说她最近的字大有长进,不仅有了力道,字体也端正大方,假以时日,肯定能练得一手好字。
她很喜欢这个“飛”,方正洒脱,她每次写这个字,都有一种自己像只自由的小鸟,在天空中展翅高飞的感觉。
今天也不例外,写完后,她细细地端详着,外面有小丫头来报:“小姐,斐娘子回来了。”
“先生回来了?”
宋曼九一喜,扔下笔,就朝正院跑去。
金纱和银纱对视一笑,忙去收拾桌案上的笔、墨、纸、砚和字帖。
宋曼九到正院的时候,斐娘子正在与赵氏说话。
宋曼九欢喜地叫着“先生”,曲膝行礼,然后恭敬地说:“先生一路回来,累了吧?怎么没有提前捎个信,好派人去接您?”
斐娘子虽然一路劳顿,但是姿态优雅,端坐在上方,微笑着说:“一路走来,停停歇歇,看了不少风景,多年不来京城,想再看看这开阔壮丽之美。”
宋曼九规矩地站在一旁,微微一笑,说:“先生若是喜欢,等过几天,我带着先生好好出去看看?”
斐娘子掸了掸没有一丝灰尘的外裳,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这是又想趁机出去玩了?”
赵氏笑着接口道:“这一段时间,先生不在,这孩子玩疯了,您这一回来,可要好好的收拢收拢她了。”
宋曼九一听急了,说:“我哪有?我天天都在练字,好不好?爹都说我的字有长进了。”
虽是争辩的话,但娇嫩的撒娇语气,让人怎么听都没有说服力。
赵氏和斐娘子都笑看着她,她又道:“人家是真的想带先生出去看看的。”
说着移到斐娘子身边,说:“先生,我刚从篱山回来没两天呢,您不知道,那里的风景美极了,满山苍翠、高大的树,低矮的藤萝。
还有各色的野花,虽然没有牡丹的雍容,芍药的艳丽,但也清新自然,满山遍野的,真如一幅流动的画卷。
我还画了好几幅画呢,等先生歇好了,拿给先生看看。”
她这话说的又急又快,带着一副小女儿的娇态,完全没意识到自打了嘴巴。
刚说了没有出去玩,天天练字,这又自己说刚出去玩回来,还一副眷恋的神态回忆着美景。
赵氏听着女儿自相矛盾的说法,又得意的样子,宠溺地看着她。
斐娘子则是无奈地一笑,道:“那我可要看看你的绘画有没有长进,如果没长进,我可要罚你了。”
宋曼九自是答应,她为了与耿欣悦比画艺,这段时间可没少下功夫,想来先生看到她的画,肯定会大吃一惊的。
几人又闲话了一会,斐娘子一路风尘歇息去了。
赵氏忙着去准备晚膳,给斐娘子接风。
宋曼九也回去准备,先生回来,她也结束了悠哉日子,要跟着先生学习了。
第二天去给老太太请安,赵氏告诉老太太,宋曼九要跟着斐娘子学习了,不能时时过来陪伴老太太了。
宋峥带着家眷回来时,斐娘子并没有一同跟过来,她们一直以为宋曼九只是跟着赵氏学习。
这会大家才知道,她原来一直请有先生,只是因为一些事情,先生回家料理去了,料理完这才过来。
再看宋曼九的眼光,就有种不一样的味道。
老太太忙问:“请的哪的先生,学识如何?”
赵氏看着众人或审视、或讥讽、或不满的眼光,微微一笑,说:“河东裴氏的斐大家。”
老太太一愣,问:“可是前几年被圣上封为端烈夫人的那位斐大家?”
赵氏还没来得及回答,宋曼九问:“祖母也知道先生?”
她这话一出,宋曼瑾三姐妹还没意识到什么,冯氏和项氏则是一震,再看向宋曼九的眼光充满了复杂。
不怪冯氏和项氏吃惊,实在是这位斐娘子太有名了。
斐娘子出自河东斐氏百年望族,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端庄优雅的世家女子。
年轻时随丈夫驻守边关,出谋献策,策马杀敌,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女子,为边关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只可惜,丈夫年纪轻轻战死沙场,斐娘子与丈夫感情深厚,从此素衣麻衫闭门不出,这一闭门就是五六年。
后来夫家怜她年轻守寡,膝下寂寞,就从族中过继一个男孩到她名下。
她为了丈夫不断了后,才同意抚养孩子,这才又开始外出走动。
她尽心竭力把孩子养大,又供他读书,科举中了进士。
她自认尽了职责,完成了任务,就带着两个婢女四处游历,也算是完成丈夫当年的心愿。
没想到因缘际会结识了薛太夫人,当今皇后的母亲,又因薛太夫人极力举荐,成了大公主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