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修身
第41章修身
【原文】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1发育万物,峻极于天2。优优3大哉,礼仪4三百,威仪5三千。待其人6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7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8,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9,为下不倍10。国有道b11,其言足以兴b12;国无道b13,其默足以容b14。《诗》曰b15:“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注释】
1洋洋乎:浩浩荡荡,含有充满美好的意思。
2峻极:高峻到极点。于:至。
3优优:宽裕充足的样子。
4礼仪:古代礼节的主要规则,又称经礼。典礼制度。
5威仪:古代典礼中的动作规范及待人接物的礼节,又称曲礼,指礼的细节。
6其人:指圣人。
7凝:凝聚集中,引申意为成功。
8道问学:道(dǎo),由,从。问学,询问及学习。
9居上不骄:居上,身居上位的人。骄,骄慢,骄傲。
10为下不倍:为下,身居下位的人。倍,通“悖”,背弃、违背。
国有道:国家实行正道,指政治清明,太平盛世。
兴:兴盛。振兴。另一说:兴起,引申意为得志,被朝廷任用,采纳主张。
国无道:国家缺乏正道,政治黑暗,社会混乱。
其默足以容:意为缄默不语,足以为执政者所容,因而也就可以远避灾祸,保全自己。默,缄默不语。容,容身,指保全自己。
《诗》曰: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大雅·蒸民》。这是一首歌颂仲山甫(周宣王的臣子)的诗。哲:智慧,指洞察事理,意为明达。
【译文】
伟大啊,圣人的道。浩浩荡荡,充满天地之间,生长发育万物,与天一样崇高。充裕而又伟大啊,三百条礼仪,三千条威仪,等待圣人出现后才能实行。所以说:如果达不到崇高的德,崇高的道就不会成功。因此,君子应当尊奉德性,善学好问,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达到极端的高明,同时又遵循中庸之道。温习已经了解的道理,从而探究对事理新的认识,抱着朴实厚道的态度崇尚礼节。
这样,身居上位时不要骄傲,身居下位时不要背弃。国家政治清明时力争言论主张能被采纳使国家振兴。国家政治黑暗时沉默不语力求保全自身。《诗经》里说:“既明达又智慧,这样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这句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朱熹提示】
右第二十七章。
【译文】
朱熹说,上面一段是第二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