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摊上大事了
李景隆回到家的时候感觉到很疲惫,明明什么都不需要他亲自做,他挥一挥手,无数人都在为他奔走,但是他就会感觉到很累。
晚上躺在床上许久却一点困意都没有,脑海中乱糟糟的,回来路上看到的那一幕还是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几岁大的幼童卖力的捧着不比自己体重轻多少的石块,他们走路都走得摇摇摆摆的,脸上全是灰尘。七八十岁的老妪跪在地上用身体抚平着道路,手上都割破了也视而不见,看见他过来了张开没有牙的嘴巴讨好的笑着。
他身边的随从看到这场面没有任何反应,张富贵看得极为满意,李叔也只是感叹他们曾经遭遇的灾难,从这些灾民中走出来的墨青安排他们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是显得的理所应当。
只有李景隆接受不了,他有着现代的灵魂,在他那世界里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根本不用担心一场所谓的灾难过后会没了活路。
他之所以没有阻止也是因为他见过这些灾民到来第一天那眼神中的惶恐不安,直到今天每个人都有了事情做后,无论男女老少都显得多了一些生气,如果他开口恐怕这些人会以为自己嫌弃他们会更加的惶恐吧?
只是在南京城附近就如此,如果是更偏远一点的地方呢?恐怕“易子而食”这几个字不仅仅存在于传说之中吧?
他一直庆幸自己来到了一个好年代,洪武时期天下还算安稳,经济民生各方面发展得不错,也就是有了洪武期的蛰伏才有了号称远迈汉唐的永乐盛世,可是这就是盛世前的景像吗?
他从那些灾民口中得知,没发生洪灾之前他们那个地方算得上是富足的,忙时吃干的,闲时也能吃一到两顿稀的,一年到头也能吃上几口肉,这就是富足了吗?
这是不对的,人能吃饱饭这一定是常识才对,人可以有千百种死法,但是不能是饿死。
所以说这个世界是有问题的,是需要改变的,所以我来了,既然我来了就从这些人先开始改变吧。
他在心中发下了宏愿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少爷,少爷,快醒醒,宫里来人了,说陛下宣你进宫。”
李景隆睁开眼睛,这几天都是早睡早起,但是昨天想乱七八糟的事情睡得晚了一些,现在天色已经大亮了。
他匆匆梳洗后,跟着传旨的太监进了皇宫。奉天殿上,洪武帝正在审批奏折,看见他来了也没有停下手中的事情。
"舅爷。"李景隆拱拱手,非必要的情况下他实在不想叫陛下,一来这样叫显得亲切一点,洪武帝看样子也开心,二来叫了陛下在这个场合之上就要大礼参拜,他还不太习惯。
洪武帝笑着说道:"嗯,朕听闻你在钟山上收留了几万灾民,安置得也不错,朕很是欣慰,知道为咱分忧了,九江你长大了。"
李景隆回道:"谢舅爷夸奖,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洪武帝接着说:"此次召你前来,想听听你对于救灾和安置灾民的看法。"
李景隆沉思片刻,答道:"舅爷,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决灾民的温饱问题,当然坐吃山空并非长久之计,救灾救灾,并不是救了他们渡过这次灾难就行,而是要给他们提供一条生路。"
洪武帝点了点头:"说的不错,看来你的心中已经有了章程,既然这样,朕也就不掺和了,但是他们刚刚遭遇了大难,你务必不能让他们寒了心。”
“小子省得。”
“朕听说你关于教育方面也有不同的见解,你那一套说法把吴沉博士都给怼得哑口无言了,他回去之后还生了一场病,昨天更是上了一道奏折,说自己已经不适合教皇子皇孙了,这可让朕好生为难啊。”
“是我的错。”李景隆拱手,他也是没想到那老头子内心这么脆弱,被自己怼了几句就道心破碎了,想想那老头子还是不错的,虽然有些迂腐,对儒家那一套很是死忠,但是人家是有真本事的,家学渊博不说,更是大明第一位东阁大学士。
“你这认错态度也是敷衍的紧,不过朕就喜欢你的这份桀骜不驯,既然你放话儒家那一套教育不行,就让朕看看你的本事吧,小子,朕很看好你。”
“舅爷,不知……”李景隆感觉有点慌,洪武帝看好的人就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下去吧,你会知道的。”洪武帝挥了挥手。
“是。”李景隆非常的莫名其妙,洪武帝叫他来就是为了说这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话?而且说话也是说一半留一半的,让他很不得劲。
回去的路上他更加的不安了,离开皇宫的时候碰到了好几位大臣在背后对他指指点点的,他转身看过去的时候这几位大臣更是当着他的面哼了一声,满眼的嘲讽。
“你瞅啥?”李景隆忍不了一点,走过去就是经典的问候。
“哼,竖子。”几位大臣冷哼一声,也不理他转身向里面走去。
搞什么飞机?话说我最近也没得罪过什么人啊,怎么最近碰到好几个大臣都是这一副鸟态度的,难不成跟洪武帝刚刚跟自己说过的话有关?
越想越不对劲,这些人一个个阴恻恻的样子,似乎自己做了什么对不起他们的事,实在是让他摸不着头脑。
想了想,他直接调头往东宫的方向去了,也不知道朱标回来没有,去碰碰运气吧,他虽然也不是个玩意,这段时间又是坑自己银子又是给自己拉来了一大堆灾民的,但是总的来说他还是比较好说话的,性格也不错,甚至自己当着他的面骂人他也没说什么。
最主要是他最近觉得有点亏欠了自己,看自己的眼神中有点闪躲的意思,感觉有点惭愧的样子,相信自己问他一点这些大臣都知道的事他不会拒绝回答自己的。
也是巧了,刚来到东宫门口大子朱标就带着一群人风风火火的赶回来了,看样子跑了不少路程。
“九江在殿内稍等,孤先去洗漱一番,稍后还要去面见父皇。”朱标拱拱手向殿内走去了。
“好浓的血腥味啊。”这群人走后李景隆抽了抽鼻子,都说朱标仁厚,但是看样子他下起手也不轻嘛。
李景隆是知道朱标去干了什么事的,他走的时候跟自己有说过的要去处理贪墨赈灾银的案件,没想到这么雷厉风行事情就办完了。
“九江,你摊上大事了。”朱标很快就洗漱完毕恢复了翩翩公子的模样,只是一开口就把李景隆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