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新一轮对抗赛
“啥啥啥?我怎么就摊上大事了,太子殿下你可要说清楚,吓得人家的小心脏扑通扑通跳的。”李景隆莫名其妙。
“朝廷明年恢复科考知道吧?”朱标说道。
李景隆点头,这点事情他还是知道的,洪武十七年恢复科考,好像这一年还因为这事闹出不少事情,所以历史书上记得清清楚楚的,只是他也不知道这么快就开始筹备了,不过恢复科考关自己什么事啊?难不成自己还要去考个状元回来?
“你知道就好,这件事情是那些儒家一手促成的,父皇虽然也想开科取士,但是这一次他们办事的方式父皇很不喜欢……”朱标说得意味深长。
“所以呢?”李景隆听出来了一些什么,看样子洪武帝是迫于压力之下答应的。
这是洪武帝和儒家的对抗赛又要开始了吗?自洪武帝上登基以来,一直对儒家就耿耿于怀。
他刚刚上位就恢复科考,但是那些人不给面子,儒家的人看不起他,认为他是泥腿子出身,所以参加科考的没有几个真才实学的。
他一怒之下废除了科考造成了两败俱伤的场面,于是双方的对抗赛就开始了。
第一回合他下令全国除了在孔子之乡其它地方不得祭祀孔子,这个举动遭到所有文臣的反对,最终他只能收回成命,这一回合他完败。
第二回合他将《论语》等儒家学说划为异端邪说,说《论语》完全没有治国之道,孔子就连官都做不好谈什么治国?这说法引起了全体儒家学子的反弹,他再一次完败。
洪武帝和儒家的各种小碰撞也不少,比如说当初使劲折腾卧病在床当代的衍圣公让他英年早逝,然后儒家各种抹黑他等等……
“所以?所以父皇就打算创办一所学院,只招收勋贵子弟,培养人才,不让儒家学子一家独大,你为监丞,负责操办起来,他老人家也不指望这个学院在明年的科考上就取得什么成绩,但是往后几年就要有所建树了。”朱标上下打量了李景隆几眼,在好奇为什么洪武帝那么看好他,这个十几岁的小子凭什么能把学院办起来。
懂了,李景隆有点心塞,这是新一轮的对抗赛又开始了,但是凭什么他认为自己能行啊。
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做这件事儒家和文官那边得罪完了,在武官那里也讨不了什么好。
因为这个时候的勋贵大多数都是武官,都是跟随着洪武帝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才成为的勋贵,进了学院就是打算让他们走科考路线,至于继承他们上一辈人手中的兵权,就别想了。或许他也认为让这些勋贵子弟从科考上取得比儒家那些人更好的成绩不太可能,但总能让儒家那些人知道他的态度,也能通过这种手段集权,算是一石二鸟之计。
洪武帝对儒家的态度很复杂,作为开国皇帝,自己又是平民出身身边没有太多可用的人才,他是平民,所以他身边的亲信大多数都是平民出身,就算现在已经是洪武十六年了,但是十几年的培养怎么抵得过儒家几千年的传承底蕴?
他渴切的希望儒家为他所用又不想儒家一家独大导致皇权不稳,这是一个两难的事情。
回去的路上李景隆还是觉得心塞塞的,洪武帝每轮和儒家的对抗的结果都是双方做出一定的妥协,但是妥协是需要筹码的,这新一轮的对抗看样子筹码就是自己了,到时候不会妥协了把自己丢出去吧,我这小胳膊小腿的可经不起你们的折腾。
圣旨很快就传到了曹国公府,果然和太子说的一样任命自己为监丞,虽然仅仅是个正六品的官职,但是权力给得很大,不受六部的统辖,学院内上至老师,中到食堂,下到学生,全都是他管理纠察的范围,甚至就连选址建校都在他的管理范围之内。
李景隆有些意外,洪武帝这是真放权啊,甚至还让工部协助自己把学院修建起来,还拨粮拨款的,这都算是委以重任了。
凭什么啊?就凭自己瞎咧咧的说是高人子弟?还是自己展现出的某些神奇手段?或者只是因为自己是李文忠的长子。
不过李景隆的心头有些火热,他也没有想到洪武帝放手到这个地步,昨天还胡乱在心中发誓要改变这个世界,这不正是一个机会吗?
或许在太子看来这是一件苦差事,自己只是一个马前卒打打头阵,很容易阵亡在路上,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是如果自己把这个事情做好,做出成果的话……足以让天下所有人注目。
他的心中无时无刻都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想法,他就那么呆呆的坐在大堂之上,双眸紧紧盯着天花板,整个人完全入了神,李文忠路过的时候也只是深深的看了一眼担忧的叹了一口气,吩咐所有下人不能打扰他。
说起来建立一个学院,说难也不算难,至于儒家和洪武帝的那些破事也都不算个事。
孔子的儒学体系都能在百花争艳的年代脱颖而出传承几千年,那个时候他的手上有什么?
孔子没有我的背景大吧?没有我有钱吧?没有我的眼光可以看到几百年以后,熟知历史的走向吧?自己虽然学识不算渊博,但是诸子百家这些都知道一点点,自己对于诸子百家都可以择优而用,自己前进的道路最多只有区区儒家一个守门员而已。
建立一个让所有人重视的学院这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别的不说,自己仅仅把工科搬出来,把后世的那些小发明逐个逐个的搬出来就足以惊掉所有人的下巴,谁还敢轻视这座学院?甚至有了这座学院之后自己以后做事也不用躲躲藏藏的了。
洪武帝以为他拿出来的是一棵小苗,却没想到是一棵几百年的参天大树吧?
学院的名字?就叫大明学府吧,名字一定要霸气,镇得住所有人,至于选址的问题?
“哈哈哈哈哈哈哈……”李景隆大笑了几声,吓得国公府的下人都以为他脑子又犯病了,又疯了,赶快跑去请大夫。
“既然学子都是勋贵子弟,想必都相当有钱,他们肯定能把钟山带动起来,而且他们都是高人,那么,学校就建得高高的吧,就选在钟山之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