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祝寿
<div>次日,沈怀瑾早早地便醒了过来,迷蒙之中睁开了眼睛,只见萧清欢竟靠在他怀中,一只手还搭在他腰上。他想转身起床,却发现萧清欢往他怀里蹭了蹭。无奈之下,他只得保持着这个姿势,让她睡得舒服些。
沈怀瑾扯了扯被子,裹住萧清欢的后背,免得她着凉,又伸手将她的头拉近了一些。那一瞬间,仿佛时间都静止了,他只听得到她的呼吸声和心跳声,空气中萦绕着淡淡的香味。
这是沈怀瑾第一次和他人同床共枕,也是他第一次和萧清欢靠得那么近。他甚至开始希望时间能停留在这一刻。
“将军,夫人,该起了。”紫檀轻轻叩门,在门外说道。
沈怀瑾应声道:“知道了。”然后看向萧清欢,思索着如何抽身,哪知萧清欢竟然醒了,低声喃喃道:“紫檀,什么时辰了?”她揉了揉眼睛,睁眼一看,正好对上沈怀瑾有些慌乱的眼神。
沈怀瑾清了清嗓,示意她自己看看是什么情况。萧清欢这才发现,自己的手还搭在沈怀瑾腰间。
竟然是自己先动得手?不可能吧!
于是她立刻收回手,坐了起来,“昨晚,昨晚若是冒犯了将军,还请将军...”
“无妨。”
萧清欢还在酝酿要怎么解释,就被沈怀瑾的一句“无妨”给打断了。
“今夜我再冒犯回来就是了。”沈怀瑾说完,依旧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自顾自地起身下床,穿好衣服,然后对萧清欢说道,“一会我让紫檀进来帮你更衣,洗漱好就到前院找我。”
沈怀瑾出去后,萧清欢还久久回不过神:沈怀瑾最近,真的是越来越不对劲了。
紫檀帮着萧清欢更衣梳洗后,便到院中与沈怀瑾碰面。自嫁入定北侯府之后,府中没有长辈,沈怀瑾又早出晚归的,萧清欢也很少早起去和谁请安。但沈家老宅不同,都是长辈,自是要早些去拜见的。
沈怀瑾带着萧清欢,一一见过了族中长辈。一起用过早膳后,又被带去了宗祠,去拜见列祖列宗。
从宗祠出来之后,沈怀瑾的三婶周氏叫住了萧清欢。只见周氏迎了上来,热情地拉着萧清欢的手,笑着说道:“我听说你们昨晚才到,一路上舟车劳顿的,想必是累坏了吧。怎么样,昨夜休息得可还好?”
萧清欢回道:“昨夜...”说着说着,忽地又想起了早晨的事情,一时间竟忘了要如何作答。
沈怀瑾见状,不由得暗自发笑,接过萧清欢的话继续说道:“昨夜多亏大伯母的细心安排,我们休息得都还不错。”
“那就好那就好。”周氏客套地回道。接着,又向一旁的青年男子招手,示意他过来,而后向沈怀瑾介绍道,“对了,这是你堂弟,怀清,你还记得吧,小时候见过的。”
沈怀清上前行礼,恭恭敬敬地喊了声“兄长,嫂嫂。”
周氏独子沈怀清,今年才十七,正准备参加下半年的乡试。他平日功课都不错,想来对乡试是有很大把握。沈怀瑾一看便知,周氏定是想先和萧清欢拉近关系,到时候沈怀清入京赶考,好让萧世亭助他一臂之力。
果然,周氏一开口便道:“清欢啊,听闻你父亲舞阳侯曾是太子太保,还当过内阁大学士,执掌科考多年,不知可否替怀清指条明路?”
其实萧清欢见到沈怀清时便已将周氏的用意猜到了七八分。好在她常年见萧世亭推拒这些事,那些用来应付的场面话,多多少少还是会一点的。
于是她莞尔一笑,说道:“三婶这是哪里话,既是一家人,定然是要帮一帮的。只是我父亲退隐朝堂多年,想来也帮不上什么忙,最多也就是点评一下文章,引荐他去拜访一些大儒罢了。科考这种事,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努力。不过我看怀清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想来定是没问题的,三婶就放心好了。”
沈怀瑾向来不擅长推拒这些事,还想着直接帮萧清欢拒绝就好。反正他一贯是不善交际,旁人都是知道的。得罪了那么多人,也不差这一个两个。没想到萧清欢竟回答得这般滴水不漏,心中不由得有些佩服。
到底是出自舞阳侯府,果然非常人可比。
好在周氏也不是什么蛮不讲理的乡野妇人,萧清欢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她也不好强求什么,只得讪讪笑道:“是是是,能去拜访一些大儒已是别人都羡慕不来的机会了,剩下的主要还得靠怀清自己的努力。”
“清欢第一次来通州,我带她到附近转转。三婶,我们就先告辞了。”沈怀瑾找了个借口就带上萧清欢离开。
大街上熙熙攘攘,路边也有许多小摊贩,卖小物件的,卖首饰的,卖水果的,还有卖小吃的。
萧清欢的鼻子灵得很,尤其是对食物的香味,更是敏感。
“什么好吃的这么香?”
沈怀瑾见她一副小馋猫的样子,不禁笑道,“在前面,是生煎包。”说着,便带萧清欢往前走过去。那小小的摊子前,已是围得水泄不通,只是看到不断地有人挤进去,又拎着一袋东西挤出来。
萧清欢越闻越饿,越看越馋,也想凑上前看看,却被沈怀瑾一把拉住。
“好歹也是一品军侯的夫人,跟着挤来挤去像什么样。你不要面子,你相公我可还要呢。”说罢,便吩咐身后的郑元,让他去买几个来尝尝。
沈怀瑾陪着萧清欢到一旁的甜水摊坐下,一边喝着甜水一边等。
萧清欢看了看沈怀瑾,忽地开口问道:“将军您好歹也是战功赫赫,名扬天下,怎的如今衣锦还乡竟无人识得?”
沈怀瑾不禁失笑,说道:“我自幼便在军营长大,后来又常年征战在外,戍守北境,京中又有府邸,除了三叔公做寿,我几乎不怎么回这边。有时回来了,也都是在府里待着,或者去拜访族中长辈,很少上街。”
听了这话,萧清欢心中暗自窃喜:这么说来,沈怀瑾今日上街,真的只是为了陪她。看来自己在他心中还是有点分量的。
但仔细一想,怎么好像有哪里不对?
“可是,将军若是从不上街,为何方才只看了一眼,便知那是家卖生煎包的?”
沈怀瑾没料到她突然有这么一问,心下一慌:总不能说他是早上起来特意让郑元去问街上有何美食的吧!于是只得随口胡编道:“这家生煎包在通州很有名,是个老字号了,我以前回来,三叔公都会特意差人买来给我吃。”
“这生煎包拿回府上,那不得凉了?”
“此处回府,路程不算太远。”
“可是...”
“哪有那么多可是,你到底吃不吃!”沈怀瑾本就心虚,萧清欢再这么问下去,他怕是要兜不住了。好在郑元总算是回来了,解了沈怀瑾的燃眉之急。
“将军,夫人,总算是买到了。”郑元兴冲冲地走了过来,将一袋包子往桌上一放,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只见那生煎包还冒着热气,底部煎得金黄,看着便十分诱人。
萧清欢见还挺多的,便分了一些给郑元和紫檀。左右她也就是尝尝鲜,没打算吃太多。一口咬下去,满满的幸福感。沈怀瑾看她吃得如此开心,更是食欲大增。
第二日,是沈绍钧的七十大寿,宾客云集,萧清欢自然也是要盛装打扮。因着这舞阳侯之女,定北侯之妻的身份,不少妇人前来攀谈。对于这些事情,萧清欢自是应对如流,落落大方。沈怀瑾还是那副冷冰冰的样子,该有的礼数不会少,但多余的客套话他也不会多说。
因为沈怀瑾只告假了两日,也不能待太久。白日里参加了寿宴,用过晚膳后又和萧清欢连夜赶回了京城。萧清欢身心俱疲,一上车便睡着了,等到醒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靠在沈怀瑾肩上睡了一路。
“你醒了?”沈怀瑾问道。
萧清欢扶着车壁,晃了晃脑袋,“我们到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