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共眠
<div>皇城。奉天殿。
近些日子,西山大营还算安稳,沈怀瑾策划了几场考核,结果都还算不错,整体成绩都要比之前好很多。那些纨绔子弟大多也渐渐被收服,不再闹事。
梁帝对此很是满意,本想让沈怀瑾接手巡防营,沈怀瑾却屡屡推辞。西山大营虽然情况稳定,但还是处在起步阶段,要想真正培养出一支精兵,还需要长久的训练,此时换人接手不利于长久的发展。梁帝想了想,觉得他的话倒也在理,便也没再提起巡防营的事情。
沈怀瑾向梁帝汇报了西山大营近况之后,梁帝便让他伴驾,一道去御花园。
“云朗正好今日进宫来陪皇后,你也一起去吧。最近西山大营事务繁忙,想来你们二人也是很久没见了。”
“多谢陛下挂怀。微臣遵旨。”
二人刚走入御花园没多久,便听到远处传来洛云朗的声音。
“母后您看,这是云香楼新出的桃花酥,刚刚做好儿臣便带进宫来给母后品尝了。”
“云香楼的糕点,一向是不错的。”
看着这一副母慈子孝的画面,梁帝也心情大好,信步上前,故意说道:“皇后倒是比朕有口福多了,这云香楼的东西,朕都没吃过几回呢!”
洛云朗没料到梁帝竟会在此时过来,连忙辩解道:“父皇息怒,此事确实是儿臣疏忽了。”抬眸看了一眼,见梁帝并没有要怪罪的意思,便知他只是说笑罢了,顿时放下心,玩笑道:“父皇若是喜欢,儿臣明日便去将那云香楼的厨子给请到御膳房,日日变着花样给父皇做吃的。”
“就你最会哄人开心。”梁帝笑道,“那可是人家云香楼的招牌,哪能随随便便就把人家召入宫中。”
“是是是,都是儿臣太过鲁莽了。还是父皇思虑周全,体察民心。”洛云朗又顺势哄了哄梁帝。
此时,洛云朗才注意到在一旁的沈怀瑾。明明穿着一身朝服,却总觉得哪里不太一样。
“怎么总觉得你今天不太对劲呢?”
绕着沈怀瑾走了一圈后,洛云朗终于发现是哪里不对劲了。
沈怀瑾腰间挂了个香囊。
沈怀瑾居然也会佩戴香囊?
“你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佩戴香囊了?”洛云朗忍不住问道。
听洛云朗这么一问,梁帝和皇后也都注意到了,沈怀瑾还真是别了个香囊在腰间。
洛云朗凑上前仔细看了看,皱眉道:“也没多好看啊,你哪买的,别是被坑了吧。下回我陪你去挑,你这眼光真的不行。”
沈怀瑾低头看了眼,开口道:“我觉得挺好看的啊。”
皇后瞧了瞧沈怀瑾,又转头看了看梁帝,忍不住抿嘴偷笑,直言道:“云朗啊,这你就不明白了吧。香囊好不好看不要紧,重要的是送香囊的人。”
听到皇后这话,沈怀瑾颇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洛云朗这才反应过来:“你家那位亲手绣的?这绣工,还真是……”
见沈怀瑾飞了个眼神过来,顿时改口道,“别具一格!颇为用心!”
梁帝见沈怀瑾如今的样子,便知自己当初的决定没有错,萧清欢,确为良配。
“看到你们夫妇二人如今这般和睦美满,朕也就放心了。”而后他又不禁操心起了洛云朗,“你小子也别整天在外游荡,是时候成家了。”
此事皇后早有想过,听得梁帝提起,也跟着附和道:“是啊,别总让你父皇操心。前些日子本宫见到了梁国公之女,性子极好,很是讨人喜欢……”
“哎呀母后,您又来了。”洛云朗一听到皇后提起他的婚事就头疼,一会是许太傅的女儿,一会是章阁老的孙女,这回又是什么,梁国公之女。他还想逍遥快活多几年呢,成什么家啊?
皇后自知劝不动洛云朗,但又不好强求,只得拜托沈怀瑾:“怀瑾啊,你有空也帮我和陛下劝劝他。”
沈怀瑾看了眼洛云朗,心道:劝得动才怪。但还是规规矩矩地回话道:“微臣遵旨。”
定北侯府。
月白端了碗药进屋,一边放下碗一边道:“夫人,喝药了。这是最后一服药了,早上将军上朝前还特意叮嘱奴婢,切莫忘了给您煎药。近几日天气反复,还是多注意些得好。”
药味萦绕在屋子内,可萧清欢却一点也不觉得苦。
她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希望一直生病的一天。自打正月十六复印开朝之后,沈怀瑾又恢复了忙碌的日子,自己又在那折腾给沈怀瑾的香囊,也没心思管别的。没想到这一病,反倒让平日里冷冰冰的沈怀瑾变得格外的温柔细心。
“将军回来了!”
月白方盯着萧清欢将药喝下,便见沈怀瑾风尘仆仆地从外头进来。
“将军。”萧清欢正要起身去迎,便被沈怀瑾给劝住了:“你坐。”
而后沈怀瑾将一包东西放在桌上,一边拆开一边说道:“我今日路过一家卖蜜饯的,想着药味太苦,给你带点甜的缓一缓。”见萧清欢手上的药碗已经空了,便拿起一块蜜桃干递给她,“你快尝尝看!”
萧清欢本想接过去,见他已将蜜饯递到了她嘴边,只得张口让他投喂。
“如何?”沈怀瑾期盼地望着她。
“嗯,很甜。”
沈怀瑾见她气色好多了,便道:“过两日是我三叔公七十大寿,我已向陛下告假两日,明日你先收拾东西,备好贺礼,我下朝回来就出发,三个时辰便能到了。”
“将军放心,我定会打点好一切的。”
第二日傍晚,沈怀瑾下朝回来,便见萧清欢已经备好晚膳,考虑到路程有些远,舟车劳顿的,还是吃饱了再出发较为妥当。行李和贺礼萧清欢早已备好,让人装车了。礼物的挑选都是特意问了周管家的,毕竟周管家是府里资历最老的,往年也都是他在准备这些。
从周管家那里,萧清欢了解到了很多事。
沈家除了沈怀瑾爷爷沈绍群这一脉是武将,其他几支大部分都是普通士族和商人。沈怀瑾三叔公沈绍钧便是行商出身,是通州沈氏的家主。通州沈氏乃是四大皇商之一,绸布茶粮的生意遍及天下。沈佑之便是沈绍钧第四子,自幼体弱,却又好学,沈绍钧想着京城读书条件要比淮安好,便将他托付给了当时已是定北侯的沈绍群。也是沈佑之自己争气,靠着科举一步步走了上去,做到如今扬州知府。
此次沈绍群七十大寿,沈佑之却因公务缠身无法亲自前来,沈绍群知道他为官不易,也并未强求。好在还有沈怀瑾过来,他多年未见,也甚是想念。
当晚戌时,沈怀瑾一行人才赶到沈氏老宅。此时已然是深夜,只有沈怀瑾大伯沈维之携妻罗氏带人出来迎接,其他人皆已睡下。寒暄几句过后,罗氏引着沈怀瑾和萧清欢到早就收拾好的客房,交代了一些事情,便也早早离开。
待罗氏走后,萧清欢才意识到,此处不比定北侯府,这里的客房,只有一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