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为什么铁锅会生锈? - 物历化传知识 - 梓印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物历化传知识 >

第12章为什么铁锅会生锈?

铁锅生锈主要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铁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在潮湿的环境下,铁原子(fe)会失去电子变成亚铁离子(,空气中的氧气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亚铁离子进一步与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氢氧化亚铁。由于氢氧化亚铁不稳定,它会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变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三氧化二铁,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铁锈。

为什么有些食物会变色?

食物变色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酶促褐变。像苹果、土豆等,它们含有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当这些食物的组织被破坏,比如削皮、切开后,多酚氧化酶和酚类物质接触,在氧气的作用下,酚类物质就会被氧化成醌类,醌类再聚合形成褐色素,使食物颜色变深。

二是非酶褐变。美拉德反应比较常见,它主要是食物中的还原糖和氨基酸、蛋白质在加热等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褐色的物质。比如烤面包的时候,面包表面会逐渐变成褐色,这就是美拉德反应在起作用。还有焦糖化反应,是糖类在高温下脱水形成褐色焦糖的过程,像制作焦糖布丁时,糖加热后会变色。

三是食物中的天然色素发生变化。例如,绿色蔬菜中的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分子中的镁离子会被氢离子取代,生成脱镁叶绿素,使蔬菜颜色变黄。而像虾、蟹等,它们体内含有虾青素,在受热后,虾青素从原本与蛋白质结合的状态中脱离出来,颜色就会发生变化。

酶促褐变的速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酶促褐变的速度与以下因素有关:

1.酶的活性:

-酶的种类和来源:不同的果蔬中含有的多酚氧化酶种类和活性有所差异,例如香蕉、苹果、土豆等食材中多酚氧化酶含量较高,容易发生酶促褐变,且酶的活性越强,褐变速度越快。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会使酶的活性增强,酶促褐变速度加快。但温度过高时,酶会因热变性而失活,一般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40-50c。

-ph值的影响:酶都有其最适ph值,对于参与酶促褐变的酶来说,通常在ph值为6-7时活性最强,偏离此范围,酶的活性会下降,进而影响褐变速度。

2.底物的浓度:底物即酚类物质,是酶促褐变反应的必要物质。酚类物质含量越高,酶促褐变的速度越快。不同的果蔬中酚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例如茶叶、蓝莓、洋葱等含有较多的酚类物质,容易发生酶促褐变。

3.氧气的浓度:氧气是酶促褐变反应的必要条件,没有氧气,反应无法进行。氧气浓度越高,越有利于酚类物质的氧化,酶促褐变速度越快。例如,将切开的水果暴露在空气中,褐变速度会比密封保存时快。

4.金属离子的存在:一些金属离子,如fe³⁺、cu²⁺、mn²⁺等,可以促进酚酶的活性,从而加速酶促褐变的速度。这是因为这些金属离子可以与酶分子中的某些基团结合,改变酶的构象,使其活性增强。

5.机械损伤:果蔬等食物在采摘、运输、加工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会使细胞结构被破坏,导致酚类物质和酶接触的机会增加,从而加速酶促褐变。例如,切好的土豆丝比完整的土豆更容易发生褐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