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大汉江山社稷图
去年秋,姜维升任卫将军,领兵五千救援永安城,至今整整一年有余。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蜀、吴两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后损失了几十万兵马的吴国,现在已在崩溃的边缘:吴国各郡县到处都是强抓兵丁的官吏,一望无际的良田变得荒芜,无数饥饿的百姓拖家带口逃往邻近的交趾和武陵,这确实是大举伐吴的最好时机!
细作将吴国境内收集到的情报不断传至建使和信陵,姜维倚在信陵的城头,心里不停地问自己:陛下一再坚持将大举伐吴的时间提前,许多将领也同意陛下的意见,难道我判断错了吗?
这一个月来,蜀军占领的武陵郡正在逐步恢复行政管理职能,而吴国却焦头烂额,根本无暇夺回武陵!因为“大举征兵”和“加重赋税”的政策,正将吴国推向崩溃的深渊,各地民怨沸腾,叛乱不止。
据细作来报,庐陵郡的李桓和路合、会稽郡的随春、南海郡的罗厉相继谋反,孙权诏令吕岱、刘纂、唐咨、廖式等人引兵前去平乱。
然而,前往南海平乱的廖式所部突发兵变:廖式杀死临贺太守严纲,然后自封为“平南将军”,大举进攻荆南的零陵和桂阳二郡;廖式之弟廖潜自封为“平西将军”,正在领兵攻打交州的苍梧、郁林二郡。
由于与武陵相邻的郁林、零陵二郡叛乱不止,刘闪索性暂时休整,同时将南下郁林和东进零陵、长沙之事暂且搁置。
然而,在信陵的姜维又沉不住气了,他多次写信向刘闪建议东进之事,由于刘闪未置可否,姜维便连夜来到建始。
刘闪与姜维商谈多时后,姜维终于明白,陛下并没有因为自己前段时间的反对而生气,而是在等待时机,等待一个兵不血刃的时机。
就在两人商议伐吴的后续部署时,却闻诸葛谨和顾雍、步骘、张昭等一帮老臣来到建始,刘闪和姜维会心一笑,让众多的武将入席,然后再宣他们进殿。
几名老臣进殿拜见之后,纷纷讲起先皇刘备与吴国的姻亲,讲起吴、蜀两国多年来共抗曹魏的盟好,几名老臣不禁声泪俱下。此情此景,确实宁人唏嘘,刘闪也忍不住哀声长叹。
在历史上,吴、蜀两国在几十年间多有争斗,然而盟好才是主流。即使如此,这种盟好也是建立在双方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极不牢固。
在刘闪了解到的历史中,从来没有两个国家能永久地、真正地盟好,战争不会因为双方的盟约而避免,如果要永久地避免战争,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一统”!
不论是姜维的“二分天下”战略,还是自己复兴大汉的宏伟目标,“灭吴”和“灭魏”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绝无可能通过盟约来实现,唯有通过战争才能“以战止战”。
现在的吴国正在崩溃的边缘,正是提前开启“灭吴”之战的大好时机,刘闪怎么可能再与之结盟?
诸葛谨见刘闪的神情有些黯然,以为他已经被说动,急忙送上一张刺绣的“九州五岳之势”图,刘闪看后,对其刺绣技艺赞叹不已。
诸葛谨趁机说道:“陛下,此图乃是赵夫人入宫后为吾皇所绣,吾皇愿将此图相赠,并将赵夫人之女,也就是吾皇最宠爱的女儿嫁予陛下,愿两国共结姻亲,成就百年之好!”
“啊?孙权还有未出嫁的女儿?不知芳龄几何?”刘闪几乎是脱口而出,问完之后,心头却郁闷不已。
刘闪本来以为,吴国会拿荆南四郡和交州南部的几个郡县做为交易。若是这样,为了两国的百姓和兵卒免于战火,自己或许会同意暂时的盟好。
想到这里,刘闪心头暗笑:这怎么可能!那么大一片土地,孙权怎会轻易舍弃?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刚才,诸葛谨的话让刘闪非常失望,也十分意外:在刘闪的记忆中,此时的孙权应该有五六十岁,他的女儿至少也得三十多岁吧!
孙权为了结盟,竟然将三十多岁的女儿做为交易的筹码,岂不荒谬?
刘闪一心想着那片土地,一时间忘了这个时代的男子有三妻四妾,也就忽略了孙权有多个妃嫔。自然没想到孙权的众多子嗣之间,就算相差三十几岁也很正常。
正是这个疏忽,刘闪没想到年过半百的孙权还会有未出嫁女儿,一时有些好奇罢了,他从没想过要迎取孙权之女。
“禀陛下:这位小公主名叫孙朵,现年正当15,才艺样貌绝佳……”
“大将军误会了!朕……”刘闪急忙打断诸葛谨的话。
看着几名吴国老臣期待的眼神,刘闪实在不忍心当面拒绝,脑子里飞快地思索着如何推脱,突然灵机一动,命人取来自己的嫔妃绣的另一张图。
“大将军,吴皇的妃嫔技艺精湛,朕的几位夫人绣工也不差!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吴皇送朕这幅“九州五岳之势”图,朕也回赠吴王一幅!”
刘闪命人将图展开,几名吴国老臣不知刘闪的意思,自然不敢怠慢,急忙围上来观看。
“吴皇送的那幅是吴绣,其针法精妙,绣工细致,色彩清雅,确是难得一见的精品;这幅蜀绣是朕的几位夫人耗时三月绣成,它以软缎和彩丝为原料,色彩更丰富,也更具立体感,希望吴皇能喜欢!”
“这幅蜀绣色彩鲜艳,针法细腻,确实是极品!”诸葛谨赞赏一番后问道:“不知此图为何名?”
“此图名为“大汉江山社稷图”!”刘闪上前几步,食指在荆南四郡和郁林、苍梧、合浦等地划过,口中赞道:“大将军请看:这几处乃是朕的皇后亲手所绣,你看这针法和色彩,确实是世间罕有!朕最喜欢的,就是这几处的绣工和配色!”
诸葛谨不停地点头称是,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脸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落下。
刘闪的手指再次划过这些地方,口中啧啧称奇,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这幅蜀绣,汇聚了朕的妃嫔们几个月的心血,朕甚是喜爱,因此随时将它带在身边。劳烦大将军和众位老臣,将它转交给吴皇,请他品鉴一番!切勿损坏!”
“陛下放心!外臣一定将此图亲手呈给吾皇!”诸葛谨小心地将图收好,然后跟几名老臣拜别离去。
“陛下,你认为孙权会同意吗?”姜维欣喜地问道。
“自古以来,弱者就要挨打。朕也相信,孙权一定会明白这个道理。”刘闪长叹口气后说道:“战争只是最后的无奈选择,希望孙权能看清形势,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好能让百姓远离战火。”
“弱者就要挨打?”
“弱者就要挨打?”
姜维和众多的将领重复着这几个字,都在细细地品味着。
刘闪在不经意之间,突然说出这句极为“平常”的话,其间似乎包含着无比深懊的哲理,殿上的几名史官也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