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邓艾、姜维初交手 - 三国:开局就死了诸葛亮 - 排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06章邓艾、姜维初交手

去卑和刘豹被蜀军的步卒重重围困,至今已有好几日,关索只是令兵卒严加防守,暂未发动进攻。

包围圈中,匈奴兵随身携带的食物已经吃完,地上的青草早就被马匹啃得精光。由于马匹太过密集,这点草根没法让所有的战马吃饱。

去卑和刘豹在包围圈中划出一大块地方,不许其他兵卒的马匹进入,只准自己的战马单独享用,这才基本保证自己的战马吃饱。

部分匈奴兵实在饿得受不了,得到允许后,他们忍痛杀掉一些马蹄被扎伤的战马。

看着匈奴人将血淋淋的生肉不停地往嘴里塞,蜀军士卒一阵反胃,好多人连续两顿也吃不下饭。

由于包围圈内的战马众多,眼看匈奴人还能坚持很久,关索担心夜长梦多,于是在弓箭和连弩的掩护下,多次缩小包围圈,外层的匈奴兵终于进入了强弓的射程之内。

关索知道刘闪不喜欢匈奴人,所以从未想过要招降他们。随着密集的箭雨落下,许多匈奴兵死在蜀军的强弓之下。

时间又过了两日。

包围圈中,匈奴兵的战马早就饿得走不动路,这几万匈奴人已经失去了突围的机会。

不过,面对密如雨点的箭矢,许多匈奴兵聪明地趴在战马身下躲避,其实际伤亡并不大。

“关将军,这样不是办法啊!”一名校尉大胆地说道:“关将军,我消耗了那么多箭矢,真正伤亡的匈奴兵却极少!”

关索看起来心高气傲,但并非目空一切。很多时候,下属的许多正确建议,他还是会采纳。

“这些匈奴兵已被我围困多日,他们虽然无粮,但可以杀马吃肉,短期内不会饿死。”关索无奈地说道:“为减轻我军的伤亡,我只能逐步缩小包围圈,再以弓弩杀之!”

“关将军,正所谓困兽犹斗。匈奴兵被我包围,到了绝境时还是会全力一搏。眼下,这些骑兵已经变成步卒,我若主动打开一个缺口……”

关索挥挥手,止住校尉的话:“来人!把咱的床弩搬过来!”

校尉注意到关索脸上多有喜色,正欲相问时,关索指着包围圈中说道:“如果本将没猜错,挤在一起的那两个,应该就是去卑和刘豹吧?”

“关将军,正是!”

“好!今日,本将先来个擒贼先擒王!”

说话间,五张床弩已经就位,几名兵卒正在转动绞盘,几枝标枪很快就装填完毕。

“瞄准一点,中间那两个!放!”

关索一声令下,几枝标枪破空而去。

“气死我了!叫你们瞄准!怎会偏差那么远?”关索不悦地喝道。

“关将军……小的都是第一次使用床弩,所以……”

“罢了!重新装填,立刻寻找目标!”

这床弩的威力实在太强:刚才射出的几枝标枪,并没有射中去卑或刘豹,但每枝标枪都穿透了1—3名匈奴兵!

可惜的是,这几枝标枪射出后,那些匈奴人全都吓得趴在地上,去卑和刘豹的身影也消失无踪。

关索拿起竹筒望远镜找寻多时,还是没能找到这二人的踪影。

“哼!趴地上就行?本将照样宰了你!”关索恨恨地喝道:“蹶张弩准备!先来五十张!”

床弩的张力超强,它射出的标枪是“直射”,自然威胁不到趴在地上的匈奴兵;蹶张弩则不同,它是用箭雨的方式发射,它射出的标枪是“从天而降”,匈奴兵就算贴在地上,还是有可能被它射中。

果然不出关索所料,几轮齐射之后,那些匈奴兵吓得赶紧站起身来,全都在小心地躲避从天而降的标枪。

关索正在找寻去卑和刘豹的踪迹,突然东北方向杀来一队匈奴骑兵,估计数量在两千骑左右。

此刻,蜀军分散在粮车阵的四周,面对外围的骑兵,却不能用步卒常用方圆阵御敌,关索只得令道:“盾兵在前,枪兵在后,弓箭手准备,护住粮车!”

匈奴骑兵的速度实在太快,他们绕着包围圈转了一圈之后,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

粮车后方的近百名蜀军被斩杀后,匈奴人冒着箭雨将粮车推开,近百骑迅速冲入包围圈,在阵中盘旋一圈后又从缺口处冲出。

这队匈奴骑兵并不恋战,蜀军齐射几轮箭雨之后,剩余的一千多骑已经远远地离去。

被冲开的缺口还没来得及补上,包围圈中的匈奴兵一窝蜂地涌出来,其数量实在太多,蜀军来不及列阵准备,弓箭和连弩完全不够用。

缺口很难再堵上,包围圈内的匈奴兵看到了逃生的希望,他们不顾一切冒着箭雨冲出缺口。

不过,这些匈奴骑兵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战马,他们冲出的速度并不快。蜀军的弓箭手和连弩兵很快就围了上来。

……

郭淮战败,鲜卑战败,匈奴也战败的消息传回函谷关,司马懿绝望地仰望着天空,直呼“大势已去”。

有些事情,姜维和刘闪可能还不知道:匈奴、鲜卑和魏国的成年战马已经全部耗光!至少要一年之后,他们才能重新组建起骑兵部队!

曹叡得知此事后,在催促司马懿速退蜀军的同时,将目光转向了东北方向的乌桓,要求他们年底之前,必须上贡5万匹成年战马。

当年,曹操的虎豹骑大胜乌桓骑兵,活捉并处斩乌桓单于蹋顿之后,乌桓就群龙无首。曹操趁胜追击,斩首5万多乌桓骑兵并俘虏乌桓周边的20多万胡人,从此之后,这支草原部族每年都会前来进贡。

就在“羌人南迁”顺利进行时,两份细作传回的情报,分别置于刘闪和姜维的案前。

第一份是魏国郭皇后“无疾而终”,葬于邙山文帝首阳陵西,谥号“文德”。

第二份是魏国征兵的情报,魏国正在司、并、兖、豫四州大举征兵二十万,并且将函谷关一线的魏军数量已增至二十五万,这还不包括驻扎在临晋的三万兵马。

羌郡的百姓的行进速度,远远不能跟兵卒相比,他们扶老携幼,还要分批横渡黄河,至少还需二十天才能到达陈仓。因此,姜维对第二份情报特别重视,命细作仔细查探,随时上报魏国征兵的进展。

现在,姜维手上能调动的兵马不足五万,他对屯于函谷关的魏军并不畏惧,却在提防潼关东北方向的临晋。

姜维在潼关和武关分别驻军一万,张绍和傅佥领兵一万五屯于子口,吕祥和吴班各率五千驻于大散关和陈仓。

姜维隐隐感觉到,临晋的魏军主将很不简单,其用兵章法跟司马懿截然不同,特别是他在商县和郑县分别驻守的五千兵卒,这让姜维十分忌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