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瑾王 - 破春寒POCHUNHAN - 秦声遥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破春寒POCHUNHAN >

第四十五章瑾王

裴崇光被一抬软轿回了九华殿,服下药后便沉沉睡去。云知这一守便是大半日,直到薄雾冥冥,柳暗花遮时,才见林栖桐携着侍女匆匆而来。她才复了宣仪之位,本该满心欢喜,奈何此时也是愁容满面。云知低声命菖儿和玛瑙守着裴崇光,轻轻拉过林栖桐到帘子外头说话。

“云知,君上怎么会……”林栖桐的眼里有泪珠打转,“我听他们说了一嘴,太后娘娘却不许人议论,我也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你一直在太后宫里,可知道缘由?”

云知摇了摇头:“这事情牵涉太多,还是别问的好。”她细细聆听着里头的动静,握了握林栖桐的手道,“皇后派你来守夜,你仔细着些。御医也在偏殿守着,若有什么万一,即刻传人进来。”

林栖桐也知道自己是个不大聪明的,从前倚仗宁妃庇护,如今见云知事事妥帖,也愿意顺着她的话。林栖桐点点头,心里还是有些不安:“你放心,我知道的。”她见四下无人,悄声说道,“只是纯妃怎么也没了?最近宫里的事也太多了些,难怪太后和皇后心烦意乱。”

云知沉默一瞬,只觉得有口难开:“纯妃犯上,你就别多问了。”

林栖桐见云知也累了,抿了抿嘴道:“你服侍了君上大半天,快回去休息吧。这儿着有我守着,明日一早慧妃娘娘还要过来,你也可以放心睡一觉了。”

云知轻轻颔首,又细细嘱咐了她几句,才带着菖儿离了九华殿。廊下的琉璃宫灯忽明忽暗,檐下的金钩风铃沙沙作响,声音在黑暗中低低地回响着。风虽轻拂,却似带着湿热的闷气,白日人来人往的热闹宛如被这股闷热吞噬,徒留几分倦意。

菖儿搀着云知慢慢走着,心里还惦念着今天那一场场的闹剧,不免害怕:“娘娘,咱们快些回去吧。”

云知却轻声说道:“我想去一趟兰池殿。”

菖儿一怔,转眼想起纯妃已逝,宁妃也算大仇得报,这才回过味来。于是不再多言,扶着云知往兰池殿去。

兰池殿在夜色中静谧无声,朱漆大门上的铜环已经微微斑驳,像是许久无人保养。殿内一切如旧,只是重重帘幕后萦绕的香气早已散去多时。唯见香案上供奉着的宁妃牌位还是一尘不染。一旁的青瓷瓶里还插了束新剪下的茉莉花,素白如雪。

云知缓步走到灵位前,眼神复杂地看着那道熟悉的名字,心中仿佛掀起了万丈波澜,却在片刻后归于平静。菖儿从一旁递上香来,她接过,双手捧起,将香插入铜炉中,烟雾袅袅升起,像是轻柔的手抚过记忆的湖面,却留不下半点痕迹。

“娘娘,纯妃已逝,您可瞑目了。”云知低声说道。

菖儿跟着跪在了云知身后,磕了个头,眼里满是泪。二人无言之际,却听帘子后头传来一阵轻响。云知回头望去,只见阿藿和鹿蜀捧了小盒过来,显然是来为宁妃添供的。

乍一见到故人,菖儿已滚下泪来。阿藿的脸上还是挂着柔和的笑意,眉眼间却难掩疲惫,施了一礼道:“奴婢恭请贵嫔娘娘金安。”鹿蜀亦跟着行礼。

云知的目光落在鹿蜀手中的供果上,叹息了一声:“兰池殿还是如从前一般,你们实在辛苦了。”

阿藿笑得虚弱:“娘娘已去,我们这些做奴才的能守着娘娘的兰池殿,已是极好了。”她不禁感慨,“奴婢和鹿蜀也没有什么,小藜、茹儿她们几个却还在内宫局做事,不知比我们两个辛苦多少倍。”

云知叹道:“物是人非,时移世异。”她看着鹿蜀将供品放上香案,深吸一口气,“纯妃死了,我曾经受过宁妃娘娘的恩惠,想了想,还是要来告诉她一声。”

鹿蜀一怔,沉默地垂下了头去。阿藿问道:“真的吗?”她眨了眨眼,忍住鼻尖翻涌的酸涩,“奴婢成日待在兰池殿,外头出了这样大的事情竟也不知道。”她说罢,忽然跪下,冲着云知深深叩首。

“这是做什么?快起来。”云知忙扶起阿藿。

阿藿吸了吸鼻子道:“奴婢虽不知道纯妃为何而逝,但也猜得到贵嫔娘娘您定费了不少心思,为宁妃娘娘报仇雪恨。奴婢多谢您。”

云知摇了摇头,柔声说道:“她犯了大忌,并非我出手。”她抬起头,望着牌位上“宁妃林疏月”几字,心绪复杂。也不知是不是错觉,她好似听到了一阵泠泠的琵琶声,不由得怔怔地问道,“是谁在弹琵琶?”

菖儿愣了愣神,低声答道:“娘娘,并没有琵琶声。”

殿外的风透过窗缝溜进来,吹动了轻纱帷幕,带来一阵淡淡的茉莉香气。云知静静地站在香案前,衣袖微微拂动,似与这夜色融为一体。

一声啼鹃惊夜月,半阙琵琶断人肠。

裴崇光的病一日日地沉重下去,竟没有半分要好转的迹象。太后因此严辞训斥了几个御医,又责怪嫔御们看护不周,弄得齐宫上下人心惶惶。那日午后,云知又奉命到九华殿侍疾,她轻轻拭去裴崇光额上的汗,手指微凉,却抵不过他皮肤滚烫的热意。太后坐在一旁,目光复杂,握紧了手中的念珠,低念佛号,似在祈求天命保佑。

相顾无言之际,殿外忽然传来通传声:“瑾王殿下命人送药进宫,请太后娘娘过目。”

云知抬眼望向太后,只见她露出几分警惕之色。太后略一沉思,示意碧珞传人进来。一名内侍手捧紫檀匣子进殿,匣上封着瑾王印记,显然是他亲手交付的。

太后看了半晌,开口问道:“这药是什么?为何此时送来?”

内侍伏地回禀:“回太后娘娘,这是殿下数月前得到的一味“紫霄丹”,听闻君上龙体抱恙,殿下即刻命奴婢送来,愿为君上尽一份心。”

“紫霄丹?”云知微蹙眉头,目光落在匣子上。瑾王和裴崇光因庄妃一事而生疏了不少,面上虽还是兄友弟恭,但难免暗流涌动。瑾王当真会如此好心么?

太后不置可否,示意苏院正上前。苏院正带着两名御医小心翼翼地打开匣子,只见其中摆放着一枚晶莹剔透的药丸,泛着微光,仿佛带着如同初秋晨露的清凉。

苏院正仔细检查了那药丸的成色,又与身后的御医低声讨论片刻,最后才恭敬禀道:“启禀太后娘娘,这‘紫霄丹’所用药材极为名贵,微臣也偶然在古书上读过。有人参、雪莲、紫玉芝等补益药材,佐龙眼汤服下,补血益气,确是难得的圣药。君上龙体抱恙,虚损过多,臣以为可用。”

太后目光深沉,语气中却透着些许疑虑:“既是圣药,为何现在才送来?”

那内侍答道:“回太后娘娘,瑾王殿下虽想起了这味丹药,却也担心于君上体质不和,因此访问名医,再三确认,才敢献入宫中。”

苏院正一听,连忙安抚道:“太后娘娘放心,微臣已辨别其中成分,并无可疑之处。不如先行取半颗化于温水之中,观察其效,再酌情决定是否继续服用。”

太后思忖片刻,看向身旁的云知:“薛贵嫔,你以为如何?”

云知眉头轻蹙,低声答道:“瑾王殿下的心意如何,咱们无从猜测。但此时君上病情危急,或可一试。不过用药需格外谨慎,还是按照苏院正的法子为好。”

太后微微颔首:“先给君上服半颗。药效如何,自见分晓。”

苏院正领命,小心地取出半颗紫霄丹,用玉匙碾碎,再融入温水中,呈至榻前。碧珞轻声唤来两名宫女,将裴崇光缓缓扶起,云知支着他的身子,一点点将药喂入口中。

药汁入喉后,裴崇光眉头微微舒展,原本苍白如纸的脸色隐隐透出些许血色,急促的呼吸也逐渐平缓。苏院正连忙为他把脉,诊毕后略显欣喜地说道:“君上脉象已有所稳,这药确有奇效。”

太后闻言,略微松了一口气,但脸上的神情依旧严肃:“既然有效,那便再接着用。不过,你们务必寸步不离,仔细观察君上的情况,若有任何异样,立刻向哀家禀报。”

苏院正与御医们齐声应诺,云知看着裴崇光平缓下来的气息,依然感到深深的疲惫。她扶着菖儿的手站起身,对太后低声道:“妾身去后头看看君上的药可熬好了。”

太后摆摆手:“你也累了一整天了,下去歇息吧,这里自有哀家看着。”

云知躬身告退,转身时,却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裴崇光。那张被病痛折磨多时的面容上总算多了些生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