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购舰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36章:购舰

朱老总皱眉道:“如果肯花90万两黄金买军舰,为什么不向苏联买呢?英国打完仗有剩余军舰出售,苏联应该也有军舰剩余吧?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林冠华无奈道:“确实可以买,不过我们花68吨黄金才换了4艘二手愤怒级驱逐舰,这还是低三下四求了好几年才搞来的。”

大部分领袖不管经济,一瞬间算不出68吨黄金到底值多少钱,好在总理长期与经济工作打交道,他拿起算盘,噼里啪啦一阵后,摇头叹气:“68吨黄金算起来就是220多万两(16两制),1市两和1盎司差不多重,按目前市价等于7700多万美元!”

“真是瞎整!”一直旁听不吭声的罗部长忍不住爆了粗口,差点要站起来拍桌子骂人了!

苏联太坑了!

这是他们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

第二个念头是,如果英国货便宜还能买,为什么不试试看?因为新中国并不是没向英国人买过军舰。

原皇家海军三叶草号(属花级反潜护卫舰,满载排水量1170吨),二战结束后拆除武装在香港出售,被改造为商船“祥德”,几个月前已被华东军区海军派出的人员转购,海军准备命名为开封舰并重新安装火炮投入使用。

主席的态度倒比较平和,没太惊讶,而是问:“小林,68吨黄金买来的苏联军舰,大致相当于你刚才说的哪一种英国军舰?”

“就是比英国驱逐舰稍微强些的驱逐舰,但肯定比不上巡洋舰。

伦敦级是标准条约型重巡,1万吨出头;林仙级和黛朵级都是轻巡,5000多吨,而苏联愤怒级是1500吨级的驱逐舰……如果不那么严格换算的话,我觉得4条愤怒级的战斗力勉强相当于1条伦敦级。

这4艘驱逐舰要我估最多值700万,7700多万美元实在太贵。7000多万啥概念?一艘全新的,排水量近3万吨的美国埃塞克斯级航母也就这价啊。”

现在主席也不吭声了:再不懂海军,4艘驱逐舰和1艘埃塞克斯级哪个值钱总分得清吧?

林冠华补充道:“去英国买船不能通过香港中间商,那样太慢,也容易走漏或误导消息,我建议选拔一位熟悉英国海军界乃至在英国上层有影响力的人选当代表团团长,可以不是我党的高级干部,但必须再配几个既懂海军、又为中央所信任的副手和秘书随行。”

总理沉吟道:“你这么说,莫不是指陈绍宽先生?”

陈绍宽曾任国民政府海军总司令、一级上将,也是闽系海军掌舵者,他心心念念想把海军搞上去,很反感蒋介石打内战,抗战一胜利,国共内战刚露出苗头就挂冠而去到福建归隐。解放前夕拒绝蒋介石的赴台邀请,策动了一批海军官兵起义,后以海军代表身份参与了政协会议。

一战时期,陈绍宽在英国驻外考察,曾拜访过英国外务部及海军部,参观了英国各处军港、军舰、厂校营栈及飞机工厂,还考察了潜艇根据地的设备,并随潜艇出海操演巡弋。

等北洋政府对德、奥宣战后,身在英国的陈绍宽立即加入潜艇队参战,在日德兰海战中,陈绍宽以突出表现得到英国海军当局嘉奖,并获“特别劳绩勋章”(OderofDistinguishedService)一枚,战争结束后升任中国驻英国海军武官。

“陈将军在英国有很重要的关系,从履历看,是所谓留英派海军的衣钵传人,如果他去伦敦,应该会给英国人一点幻想,这种朦朦胧胧的幻想可能在政治上有点欺骗性……”

林冠华笑道,“中央可以给英国人画大饼嘛,比如将来我们还要从英国订购航空母舰,买配件、买弹药,在英国船厂维护保养,聘请英国教官乃至联络员等……

毕竟军舰本身不贵,后续配件和弹药才是天价,以伦敦级的203mm舰炮为例,一发炮弹估计就得500-600美元,一条船8门炮,开火齐射一轮小5000美元就没了。

这还只是主炮,还有副炮、高射炮等等,射速更快,更烧钱,全是吞金兽。

战场上打疯的情况下,一次作战消耗60-80万美元的弹药毫不奇怪,如果英国人肯卖军舰给我们,那后续军火生意岂不是赚到饱?

目前英国首相是工党出身的艾德礼,工党一直对庞大的海军舰队没什么好感,虽然也算资产阶级政党,但工党和保守党毕竟不是一回事,艾德礼和一直反共的丘吉尔也不是一回事,我觉得可以谈谈。

比如,紫石英号的事已过去了,这是不必要的误会,是远东某些海军将领的恣意妄为;

又比如,新中国不但愿意和英国建立外交关系,还愿意深入发展双边贸易,英国的军舰、飞机、工业机器乃至科学技术都是我们所急需的,美国不想要中国这个市场没关系,我们很欢迎英国朋友,香港可以成为彼此间的重要桥梁与窗口;

反正什么好听就给英国人灌什么,这玩意又不写在条款上。

真正的要害我觉得只有一条:只要大不列颠愿意在明年4月30日前将有关军舰、配件、弹药送抵广州湾,那我们就在香港移交对应的黄金和美元,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概不拖欠!

倘若英国人真能如期交付军舰,没准可以加快发起解放台湾的战役,一旦攻台,说不定朝鲜战争的时间会推迟或改写,最起码走势肯定不一样,实在不行请中央出面做下朝鲜领导人的工作,让他们稍微晚几天,等我们解放完台湾再说,到时候我们多送一些弹药、物资给朝鲜同志。

如能早点解放台湾,后面很多事就好办了,甚至还能挣点钱:把蒋介石没花完的黄金白银再拿回来!”

这些话让几个领袖频频点头:抗美援朝在所难免,这是历史必然,但时间未必一定要从1950年6月开始,这具有偶然性。朝鲜发起进攻背后有苏联撑腰的因素,而苏联之所以唆使朝鲜南下,与《中苏同盟互助友好条约》缔结后可能丧失的亚洲不冻良港有关系。

对莫斯科而言,丢了大连,如能靠釜山补回来,完全不亏。

对新中国而言,更紧迫的是解放台湾,如果能争取一段时间,比如推迟6-12个月,那完全不在话下。至于向朝鲜输送些弹药、装备、物资稳住平壤,这本就是抗美援朝应该做的。

主席把目光投向了聂总长。

后者会意,忙道:“9兵团目前正在上海、浙江一带整训,如果明年春夏之交海军军舰、空军掩护到位,发起渡海战役并解放台湾,我认为有较大把握。”

主席下了决心:“由恩来同志协调,请绍宽将军迅速入京商议,小林赶紧把购买报告写完,尤其要把建议买什么主力船、大概花多少钱写清楚,其他配件、弹药、辅助军舰由代表团在路上继续敲定。

既然事态比较紧急,就不要再坐船了,我建议与空军采购组一起组成代表团,坐火车到莫斯科,再从莫斯科去伦敦。”

总理插话道:“这恐怕太直接了,代表团要派,军舰采购意向也要接洽,但不能全部走莫斯科这条线。

我建议兵分两路,萧劲光同志带领一个海军代表团去莫斯科,陈绍宽同志带另一个代表团去英国,谁谈下来我们就买谁,由中央决定。

为避免苏联同志起疑心,去英国代表团不要取道莫斯科,建议从印度走,目前两航已起义,重庆也已解放,机场和航空设施都比较完整,可从重庆派专机去新德里,再从印度坐飞机去欧洲……

当初驼峰空运时,重庆—印度这条航线两航飞行员都飞过,非常熟悉,只要挑个不那么恶劣的天气,安全还是有保证的……路上顺利的话,1月上旬就能到伦敦。”

会议最后达成一致意见:

去苏联的代表团,由刘书记会同军委,与海、空军两个司令员商议后派出代表团,坐火车去莫斯科;

去英国的代表团,由总理负责,抽调得力人选配合陈绍宽坐飞机去伦敦。

上述两个代表团初步沟通的结果,包括贷款金额、支付方式等内容还要经中央财经委员会认可,由陈云同志统筹调度资源。

主席最后总结道:“该省的钱要省,该花的也要花嘛,海空军我们一定要尽快建立并强大起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