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气数已尽
也难怪宋希濂气得骂人,湖南起义前,陈明仁串联过他一次,他犹豫了下,没答应;
退守重庆后,刘、邓方面又联络了他一次,他还是拒绝了。
不是他不知道党国气数已尽的道理,而是有两条原因。
第一条是蒋总裁待我不薄。
不薄那是肯定的,从黄埔开始,宋希濂就跟着常凯申东征西战,平步青云,哪怕曾是共产党,中山舰事件后才退党加入国民党的历史也无所谓,常凯申一力提携。
29岁那年,宋希濂就当上了陆军中将师长。这可是嫡系中央军中将师长,不是国民政府那些随意散发出去笼络军阀的空头军衔。再后来,国府一共编练了3个德械师,他又是其中之一。
宋希濂对此感恩戴德,在国党体系内,宋虽不属于飞扬跋扈的“十三太保”,但也有个特别称谓——鹰犬将军。
拒绝的第二条原因是宋希濂觉得自己罪大,起义不见得能见容于共产党。
国共内战时期,宋希濂积极参与,在36师任上逮捕了瞿秋白,后奉常凯申之命枪决。瞿不但是共产党核心领导,还当过宋希濂的老师,所以这点让他耿耿于怀,觉得自己洗刷不掉,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当然,鹰犬将军有些事很值得回味。
比如当初陈赓被捕,作为同乡小老弟的宋希濂马上联络多位黄埔同窗上书,希望能释放陈赓,最终在大家共同“疏忽”下,陈赓成功从狱中逃脱,避免了牢狱之灾。
再比如白公馆渣滓洞这件事,宋希濂一开始不知情,等知情了马上想到当年瞿秋白这一幕,就有了给陈赓的那份电报。说“脑子一热”,其实何尝不是另有想法呢?
再比如北塔山战役中,宋希濂扼守新疆,面对外蒙在苏联支持下侵略,坚决反击并打了胜仗,甚至截获了苏联参与外蒙军事进攻的各类物资、资料、电报,自此之后,外蒙不敢再窥视中国领土。
杜聿明是黄埔一期的老同学,皱眉道:“西南到底怎么丢的?你们败得也太快了吧?还有,白崇禧在搞什么?华中时他保存实力我能理解,都打到广西了还不拼命?真去台湾当寓公么?他没脑子,难道李宗仁也没脑子么?”
宋希濂就把大致情况讲了一遍,听到11月中旬丢重庆,下旬丢成都,他本人随后被俘,12月上旬四川、西康、云南、广西全境解放的消息,在场众人唏嘘不已。
对小诸葛的战术,宋希濂更为不屑:“白健生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陈明仁起义后,湖南归谁一看就清楚了,但他那时候趁共军一部突进,抓住机会咬了一口,有个上千人的战绩就吹嘘得不得了,还扯什么湖南大捷。
本来我觉得拿个虚名,退回广西经营防线,未必没有转机,结果他狂妄自大,带着重兵在湘桂铁路上机动,非要在衡阳、宝庆一线和解放军对决,美其名曰机动作战。
结果好了吧,林彪回过神来,直接抄了后路,把他自诩的钢7军包了饺子,连嚼都不嚼一下就咽了下去,最精锐的几个师一口气全断送了,这时候才慌了神再往广西逃,还有什么用,一路逃一路丢,被人撵着屁股打……
最让人发笑的是白崇禧眼看顶不住了,招呼部队退往海南,还花重金找陈济棠租船,每条船开出100根金条的天价,结果在钦州湾海面等了2天2夜,他愣是没接应道一兵一卒,全被穿插包围的共军给吃掉了,撤退到海南的部队了不起也就2、3万吧。”
虽然宋希濂说时手里没有半张地图,但在场众人都是经年宿将,对大体地理方位、兵力部署都有一点谱,没地图也能勾勒个八九不离十。
东北剿总副司令范汉杰评价得一针见血:“他哪是希望依托铁路机动作战,分明是不想在广西分兵作战,以免打碎家里那些坛坛罐罐!这么搞不还是成全了共军?真要是那50万大军往广西一撤、化整为零、守土作战,共军不头疼几年根本拿不下来。所以你的评价不错,确实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有人质疑宋希濂道:“不对啊,听你口气,11月下旬你就逃亡了,12月你都被抓住了,你哪来的白崇禧消息?别是以讹传讹吧?”
“陈赓说的,但我觉得不假……”
宋希濂很光棍,一五一十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全说了,“围歼白崇禧所部那会也有陈赓指挥的部队。另外,他说3兵团司令张淦也被俘虏了,要不然他们也不知道白健生花100条金条租船的事,张淦过段时间也得到这里来报到,到时候见面,消息真假你们一问不就知道了么?
对了,黄杰这小子稍微聪明点,没带部队往海南跑,直接走了越南,这会儿应该已被法国人缴械了,是死是活就看法国人发落了……”
“白崇禧去海南?李宗仁下野了么?”
“没下野,听说跑去美国了。”
“完啦……”有人哀叹道,“老头子在大陆没地盘啦,就只剩下几个岛了,这天下真就全是共产党了。”
“只怕那几个岛也守不住,党国气数已尽,救不活啦……”
一帮人长吁短叹,伤感不已,虽然到功德林后已有了心里准备,但多少还心存幻想,想着没准重演抗战时退守西南一隅的奇迹,没想到兵败如山倒,完全无济于事。
功德林陆陆续续会来新人,这是众人最翘首盼望的事,因为能从新来者处打听到新鲜消息。
虽然战犯管理处每天会提供《人民日报》给学员们阅读,上面也刊载有前线动态,但他们一般不怎么信,毕竟《中央日报》“歼敌几亿、转进台湾”的光辉事迹历历在目,他们下意识把报纸上所有报道都斥之为假消息,唯独新进来的人亲身经历的消息会让他们感觉更真实、更可靠。
“你怎么这么快被送到功德林来了?”廖耀湘不解,“我在抚顺呆了好久才被转移过来,按道理你该被就近关在重庆先杀个下马威,再慢慢挪过来,哪有直接送北平的?”
“是先在白公馆关了几天,据说那地方当初关押过叶挺,不过正好有专机到重庆,就被陈赓送这里来了……”宋希濂摇头道,“败军之将,都当了阶下囚,关哪都一样,这倒无所谓。不过,你们刚聚在一起干什么?”
“没干什么,共产党说给我们治病,打针呢……”
“盘尼西林?”
“对,你怎么知道?”
“猜的……飞机上我也看到有人在给病人打盘尼西林。白公馆里关押了几百个共产党要犯,保密局下手又重,很多人身体都有问题,北京派了医疗队到重庆给他们治病,还把伤势最重的接到北京治疗,我和陈赓坐的就是这班飞机。
他告诉说盘尼西林已国产化了,供应不成问题,这次他手下很多伤员也用上了。妈的,老子在重庆搜遍全城都找不到多少药,一盒盘尼西林花一根金条都买不来,打屁啊!飞台湾的机票更贵的离谱,一个座位20根金条还要托关系!
小蒋从重庆机场撤退时,差点被人围住走不了,最后把飞机上10万多银元洒在地上引诱他们哄抢才逃跑的,他起飞后不到3小时,机场就被共军控制啦。”
众人交头接耳:“看来共产党真把盘尼西林给国产化了?要不然手头不会这么宽裕。”
宋希濂没太关注盘尼西林,只不无伤感道:“虽然飞机已重新喷涂了油漆,但我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以前两航的飞机,好些隐蔽部位还有青天白日标志没去除……哎,抗战胜利没几年,一下就又城头变幻大王旗了!”
众皆默然无语,现在不但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他们还都从高高在上的党国栋梁沦为了阶下囚。
其实宋希濂有一点不知:北京到重庆的专机上除给白公馆志士治疗的医疗队外,还有陈绍宽等人组成的赴英海军采购代表团,他们从重庆出发去了印度新德里,但因为这是绝密消息,故而陈赓并未和他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