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杀价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55章:杀价

收到中央确切的回复电报后,陈、乔两人心里有了底,开始大规模杀价。

谈具体采购要求时,陈绍宽竖起1根手指:“如果你们能把价格再降低些,我们的采购需求会非常大。比如,4号坦克报价变1000美元的话,我就购买300辆,不,500辆!”

乔冠华道:“我们还需要大量的3号突击炮、88mm高射炮、105mm榴弹炮、150mm榴弹炮……”

英国人拿到了中方回复清单,所有武器数量需求都大得惊人,唯一问题是价格也被大幅度打了下去,基本是英方报价4-5折,但就算这样压价,总价依然高达740万美元!

“陈将军,容我向内阁汇报。”

手下把回复清单交给了克里普斯爵士,再次提醒道:“阁下,您确信要把缴获物资乃至军舰卖给中国人?这不是个小数字。”

“有什么问题么?”

“严格来说没问题,但目前巴统已成立,武器和原子能可能会被列入一号清单,小范围输出或许还能瞒天过海,如此大批量的军火贸易,我担心……”

“内阁么?首相和我在这方面有共识,正因为取得了他的认可,我才同意见中国人。”

“不,美国人可能会给我们施加外交压力,对我们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为,艾奇逊先生不是很高兴。”

克里普斯爵士摘下老花眼镜,慢条斯理地擦拭起来,一边擦一边解释:“我知道巴统的限制,所以需要打个擦边球,这些武器,连带德国本土库存的那些,都由挪威出面卖给共产党中国,我们给15%的费用,作为他们保管、运输这批货物的收入……”

手下楞了下,忽又觉得该提议很巧妙,英国、德国目前虽是巴统成员国,但听财政大臣的意思,就只把产品放进去,交货改由挪威出面,后者目前还不是巴统成员国。

“军舰更好办。等他们抵达香港后,海军部会宣布退役并交付给香港船厂,然后香港又卖给了新加坡和日本的公司,至于他们再卖给谁,谁再卖给共产党中国,我们管不了。

哪怕美国人来问,我们也可以解释,这都已是退役、除籍的船只,并不是军舰,民用船只目前没有限制!要是不想卖,我有一百个借口,但如果我想卖,肯定找得到合适渠道。

要想做成一件事,办法总比困难多,取决于你想不想罢了。为反对纳粹德国,我曾和英国共产党走得很近,但那只是策略,我并不是共产党,先生们,目的证明手段的合理!”

手下们被说服了,随即转移到具体细节上来:“那这单子以及价格?”

克里普斯爵士沉思片刻道:“你告诉陈将军,因为我们还要支付挪威方面20%的费用,如果他能再提高20%,上面所有需求我都尽可能予以满足!当然,你也懂的,提高15%是我们的底线!”

“可销售会有问题,我们不可能变出那么多库存,哪里有500辆4号坦克?希特勒要是还有这么多坦克,他在东线至少能多武装3个装甲师!”

“不要担心,你只要去德国、荷兰、丹麦、挪威费心搜罗搜罗,肯定还能找出更多东西来,实在不够就拿汽油冲抵,中国人对汽油需求很大。”克里普斯爵士极有把握道,“卖他们这么多坦克、军舰,燃油消耗会很大,今后这将是笔很好的买卖!”

二战前,全球汽油价格跌到谷底,每加仑(美国1加仑=3.79升)只要10美分,但二战一打,汽油价格直线上涨,即便到目前,因炼油设施不足,供应能力依然紧张。

1950年远东每升汽油将近8美分,要知道此时原油价格依然在2.5-3美元一线波动,光把一桶原油中的汽油提炼出来就价值7美元,这还不算其他提炼后的产物,可见炼化有多暴利。

英国人控制着壳牌公司,除二战中被日本占领一段时间外,其他时间一直是远东的汽油供应商。

英国商人卖给新中国的价格高达15美分/升,换言之,在石油部门已赚取暴利的前提下,商业部门还要额外加价90%。要不然,英国轮船为什么要冒着被国民党军舰击沉的风险往上海输送物资?

无他!暴利耳!

英国各级行政部门对此大开方便之门,从香港出发的船只,为应付国党海军检查,通常有两份报关单:一份到上海,一份到日本各港口。各商船只要报声“去日本”,海关方面就心领神会你要干啥。

即便英国人赚取如此暴利,国内依然抢着进口,毕竟国内汽油产能不到600万加仑/年,而整体需求是4000万加仑/年,这还是在国共两党都打低机械化烈度战争下的消耗。倘若真用上这么多机械化装备,后续燃油消费不可想象!

如果林冠华知道克里普斯爵士的真实想法,一定会竖起大拇指,称赞这位财政大臣深刻领会了“买墨盒送打印机”的套路。

倘若汽油不是这么宝贵,当初傅作义也不见得如此爽快投诚。傅手下绝对主力新35军不过2万多人,却有400多辆汽车,在华北平原来去如风,打成了“机械化部队”,让解放军很头疼。

1948年末,这支部队在行军中因为要接应达官贵人并倒卖400桶汽油,耽误了时间,没让机械化优势发挥出来,在新保安被围,最终全军覆灭。丧失机动力量后的傅作义大势已去,只能投诚。

刘亚楼为什么想通过关系买2万吨美国航空汽油?就因为油料实在宝贵,他被缺油的场面吓住了,很想有个解决方案。但一吨汽油200多美元,航空汽油价格更高,2万吨就是500多万美元,新中国所有外汇全交给他都不够空军的油钱!

所以中央一听林冠华报告大庆有油田,建议去美国采购勘探设备,想都没想直接一口答应。

是故听说美军步兵师一个师就有3800辆汽车,聂总长胸口被压得喘不过气起来:解放军装备最好的13兵团,一个军才百把辆汽车!

当中英双方围绕价格清单不断讨价还价时,柯乐博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等他再次邀请各位前领事开会商量后续对策时,各国回应更加冷淡,除法、意两位领事如约前来外,英、比、荷连答复都懒得再说一声。

军管会发出507号命令,令他们按期腾交兵营,不得延误。不肯死心的柯乐博起草了一封信,试图援引不平等条约“据理力争”。

信本来要给北京市军管会主任聂荣臻,但写好后,柯乐博觉得作为外交人员,同军管会谈外交问题似乎不太合适,又将台头改为致周恩来外长。

北京政府外事处收到柯乐博的函后,压根没转交,直接把信函退了回去,表示:中美没有外交关系,柯乐博作为普通外国侨民,没资格代表美国政府向中方表明态度。

柯乐博赶紧向美国国务院请示对策,艾奇逊命他继续对抗,有上次的教训后,这回柯乐博学乖了,他电请美国国务院斡旋,利用英国人正就建交问题同新中国接洽的机会,由高来含出面替美国人送信。

“你们看……”高来含笑着摇摇手中的电报,“对华差异化策略的效果验证了吧?”

手下惊讶道:“您真要送?”

高来含洋洋得意:“送肯定要送,但中国人肯定也不会听,送是我的责任,不听是中国人的答复,关我什么事!就像禁止军火出口是美国人的要求,但伦敦不肯听,美国人讲他们的,我们管自己的,关美国人什么事?”

外交部欧洲和非洲司司长宦乡接待了高来含,后者把柯乐博的信递了上来:“我受英国政府之命,作一次美国政府的送信人,仅仅是代言人而已,并无其他任何用意。

美国方面对情况发展很感不安,希望中国当局无意对过去条约中所规定给予使领馆之权利加以忽视。”

宦乡当即回应:“我必须指出,现在所征用只限于兵营,那是在过去帝国主义不平等条约下造成的,新中国绝不允许它们的存在。外国兵营在中国的存在不仅是中国的耻辱,也是派兵来侵略中国的外国的耻辱。必须也只有把它们除掉,才有助于中外关系改进。”

高来含耸耸肩,仿佛早就料到这种答复一般:“你们大概什么时候会采取强制行动?”

“两三天后吧……”

“鄙国军营不属于该行列吧?”

现在轮到宦乡笑了:“就我所知,军管会目前并未向贵国发出类似通知。”

“我明白了,我会通知柯乐博先生。”高来含幸灾乐祸地和宦乡握手,“希望中英关系能更进一步。”

宦乡楞了下,知道帝国主义有矛盾,本以为只是面和心不和,哪晓得现在连面都不和了?

他也笑容可掬:“我们持有同样的发展愿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